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管理学类 > 人力资源管理 > 正文

周恩来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2024-02-05 03:02  

论文总字数:10275字

摘 要

知识经济时代,全球范围内的竞争由原来的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的竞争逐步地转为人力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成为决定一个国家、一项事业能否迅速增长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周恩来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一向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着非常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相关论述。从现实的角度探讨周恩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对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周恩来;人力资源管理;影响;价值

Th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thoughts of Zhou enlai and time value

Jie Hua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Jiangsu, 223001)

Abstract: The knowledge economy era, global competition from natural resources and capital resources competition into the competition of human resources. Human resources is key to a country, an enterprise, an enterprise can rapid growth and sustained development of important factors. Zhou enlai as the party and state leaders, always attaches importance to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work, has a very rich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 and related in this paper. From the Angle of reality, explores th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thought zhou enlai, at present our country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zhou enlai;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fluence; value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不断地寻求着突破,寻找着与外国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地学习着他们的先进的思想理念。其中国外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理念、技巧是我们一直在学习的,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强大我们自己的企业,壮大我们的国家,但是我们在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管理思想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应该静下心来好好研究一下我们前辈在人员管理上的一些理念呢?其中也有很多是我们没有发现的,有很多我们没有总结好的,而且他们隐藏的一些管理理念或许更符合我们国人使用。所以笔者就以尝试着研究了一下伟大总理周恩来的一些管理思想,作为开国的功勋,人民最爱戴的总理,那么其在管理方面必定会有其过人之处。

  1. 周恩来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主要内容

周恩来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承者,不断践行并发展着这一伟大思想,让中国人的思维层面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与跨越!他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的身份,不断带领着国人实现突破,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与复兴的伟大梦想!合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解决中国具体的实际问题,体现在政治、经济、教育、科技、外交、军事、党建等方方面面,同时,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也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肯定不可能仅仅依靠一个人完成,伟大的周恩来总理意识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通过思想的传播来带动一群人,充分挖掘有识之才!周恩来主要历经中国两大历史时期,所以周恩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主要分为两大时期:

  1. 抗日战争时期

此阶段是中国最为艰难的时期,也是最能团结所有有情结的中国人的重大时期,在此阶段,周恩来极力宣导每个人的力量都是必要的,每个人都是对抗战胜利的重要一份子,所有人都要将思想高度统一,集聚力量,发挥每个有血性的中国人的光与热,抵抗外敌的入侵,将敌人赶出我们的美好国土!周恩来认为,温室里培养不出好花,因为这样的花是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和磨难的,在此时期的中国要的就是那种为维护国家利益而奉献自己的光与热的广大人民群众!要的就是那种能够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与外敌坚决抗争的勇士!此时的周恩来强调的就是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中锻炼国家需要的人才、成就国家需要的人才!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经受的住各种考验:从流汗到流泪再到流血甚至到最后的牺牲自己的生命!周恩来说,愈在困难的条件下,愈能锻炼我们。就是通过这样的种种“考验”,造就了新四军吃苦耐劳、不怕困难、不怕流血的强硬作风!

(二)解放时期、建国初期

1.在对待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也就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此时的周恩来十分的推崇广大劳动者的智慧。在1965年2月的棉花会议上,周恩来亲自请来一大批棉农,倾听实际操作者,基层劳动者的心声,并在会上强调:“一切智慧都是从劳动人民中产生的,科学家和政治工作人员只是把普通的智慧提高,把它总结出来,提炼出来,集中起来,作用就在于此”,反复强调:我们的工作要“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你只要留心学,在劳动人民中遍地是人才,遍地是我们的老师![1]也就是说,周恩来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以及对实践的总结,很多很多的知识“知识分子”都不知道,都掌握在实际操作的普通劳动者手中。周恩来这样的认知与宣传,充分调动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让劳动者不在认为自己是只会出卖自己体力的“无用的人”,灌输了“实践出真知”的伟大思想!

2.在党派、阶级思想还处于矛盾、冲突的时期

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人对人才都有一种狭隘的看法,认为只有自己党派内的人才才能称之为人才,才会毫不顾忌的任用!对此,周恩来就严厉指出,人才的存在是不受限于党派的,共产党的人员都不要画地为牢,画一个圈子,将自己的思想局限在里面!因为有些人是没有合适的机会加入共产党,但我们就能主观臆断他们就是没有才识吗?周恩来强调:党外的人,因为他们不是党员,当然有些事情就不知道,比我们差一点,但并不是没有长处。[2]对于地主分子,周恩来也没有一票否决,认为他们经过三五年的教育、改造也是可以慢慢地改变的,这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下子就能达成的,一步步地去改善、去突破,逐渐改造成新人。总的来说周恩来的这一思想与做法,体现的核心观点是在没有充分了解之前,勿妄下定论,人人都有我们学习的地方,只是可能当时站的立场不同,我们要学会汲取他人之所长,并为自己所用。把人才圈子扩大到最大的范围,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必然,因为历史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把人才圈子缩小到最小最狭的范围,这是一切剥削阶级人才观的必然。[3]

3.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中国是百业待兴、任务繁重,体现的最为明显的是在国民经济、国防实力、科技实力上,这时候的中国是继续高素质的人才来填补国内空缺的关键时期。对此,周恩来也在当时的特定情境下,充分发挥了自己“人力资源管理”的实力!为了实现把我国建设成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把中国由一个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周恩来屡次强调中国最缺的就是高素质的知识分子,国家急需要人“急”,需要才“专”,明确强调培养技术人才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必要条件。为了组建尖端科技队伍,周恩来从1954-1956年期间,先后对留苏大学生的专业进行了三次调整,往核工业和国防专业方面转;在国内,也进行了一些调整,比如从各大学的物理系抽调一批优秀的学生集中到一所学校,成立专门的系加以培养。总而言之周恩来在蓄积尖端科技人才上可谓费尽心思!人才要的不仅仅是尊重,还需要的是关怀。“大跃进“期间亲自为酒泉的一支火箭部队筹粮;专家上下班必须要派专车接送;送炖好的鸡肉给骨科专家杜自明老先生;关怀着在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的学者、专家们等等,这些鲜活事例无不印证着周恩来对人才的重视、关怀程度!

以上仅仅是周恩来对待人才的态度,那么周恩来在判定人才、培养人才方面又有哪些独到之处呢?俗话说“一个萝卜一个坑”,那么如何选择恰当的“萝卜”填入合适的“坑”中呢?这就是体现了周恩来的“科学用人”。周恩来的用人原则有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以德为首、德才兼备最佳原则

当一个人如果在品德、思想方面出现了偏差 ,即使再有才华,周恩来也不会任用这样的人,这样的人也不会被周恩来定义为人才,甚至会被周恩来定义为国家和人民的罪人,因为这是一种浪费,情况更严重时,可能会对国家、人民有害!建国初,周恩来曾在全国进行调查,了解各类人才和德才情况,一遍尽其才而用之。另外,加强被用人才的考核。周恩来认为,人才的德才不会固定不变,特别是在实践中,德才会不断提高和完善,到一定程度,就应授以新的职务

第二.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原则

干革命、搞建设,不是拉帮结派、搞小团体就能解决的问题,所以在用人上一定要摒除任人唯亲的错误理念,必须善用贤者,必须善用那些有共同报复、拥有牺牲精神的人

第三.搞五湖四海原则

简单来说就是拉动更多的人来完成共同的报复,一定要将范围扩大,不要给做这件事情的人画圈子,要将天下的人才都用起来。那么在整个的过程中,周恩来判别一个人本着主要看本人表现的原则,不要依照传统思维来评定他人,一定要通过别人的实际表现来准确评价一个人,就以“根红苗正”一词来说,根红就一定能证明苗正吗?同样的,根不红就一定能证明苗不正吗?

第四.不求全责备原则

如果万事最求完美,那肯定是最不可能完美的,因为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呢?当过分要求时,最后的结果只会是无人可用,也就无从谈起尽才使用了,这不仅仅是周恩来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各级干部和用人部门的要求

第五.用其所长原则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当发现一个亮点的时候,这个人就是有可用之处,只要安排合适的岗位,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像跑步一样,有些人就适合长跑,有些人就只适合短跑,只有将各自的长处发挥出来,那么才会成为最终的赢家。

那么在人才培养这一方面,周恩来也是特别的重视,在社会主义建设刚刚起步的阶段,在水利上只治理一条淮河,周恩来就感觉到人才远远不够用,那么在其他方面就更不用说了,这就促使周恩来下定决心一定要着力培养建设中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才会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复兴的伟大抱负。因为搞建设需要的不仅仅是靠体力,需要的更多的是技术、科学,,所以人才已是建设的决定因素,必须一刻也不能迟疑的全力培养人才。所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周恩来的培养人才方针就是全党动手、多路齐进,调动各方面培养人才的积极性,才能尽可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一、兴办各类学校,培养高、中、初三级人才 二、调动各行各业培养人才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办学校,办训练班等等 三、扫除文盲,普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4]

二、周恩来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特点

周恩来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特点是很好的结合了当时社会环境这个大背景,很好的调动了全体劳动者。

(一)人才的涵围拉伸

历史是广大人民创造的。对于“人才”的定义很多人的理解都很狭隘,认为只是受过高等教育、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能被定义为人才。 周恩来总理对待劳动者的态度就是赞扬广大劳动者都是“人才”,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光与热的“伟大”的人,因为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中国还没解决全国人民温饱的问题,而此时的中国还处于相对混乱当中,所以,这样的鼓动,才会激发劳动者工作的积极性,他们会充分意识到自己付出的并不仅仅是体力,是参与建设中国的一份子,就会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劳动,“干活”与“快乐的干活”,这是两个层面,只有快乐的干活才会认可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有价值与意义的,才认为自己是在为国家作贡献,自己是国家的主人。

  1. 人是可以改造的

在这一方面,周恩来不设限,不以过去来评判任何一个人,不管是当初党派不一样,政治立场不一样还是阶级立场不一样,周恩来都进行了重新定位,一切归零!地主、官僚资产阶级,这些人都已经成为了过去式,我们不要再看重过去,只要现在思想能够转变,即使是时间周期比较长,我们就一定要给机会,不要一棒子打死。虽然谁也不清楚这样的人在改造之后是否能给国家价值或者说带来多大的价值,但是我们要以改造新人的心态去对待。

(三)培养、重用、尊重专业人才

在对待人才这一方面,周恩来也是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当时的中国是最紧缺人才的时候,所以周恩来对待他们就好比现在我们重视大熊猫一样,所有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最为典型的一则案例就是周恩来费尽周折让远在美国的钱学森回国,这一过程可谓是苦难重重,美国意识到钱学森对中国崛起的重要作用,甚至有这样一句话,钱学森一个人就相当于一个师的力量,所以想尽办法阻挠钱学森回国,但是周恩来总理深刻明白钱学森对中国科技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意义,所以也是意图很明确,想尽了一切办法,最终将钱学森成功请回中国,为钱学森的成功回国特地庆贺。钱学森一回国,周恩来立刻委以重任。1957年周恩来签署国务院令,任命钱学森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钱学森从此就在中国开始了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技术攻关工作,钱学森回国后一直享受将军的待遇,周恩来甚至还特地向聂荣臻交代:要好好关照,科学家是我国的国宝,钱学森是科学家的一个优秀代表。[5]由此,我们可以深刻感受的周恩来对于人才的那种求贤若渴的感觉。一切的一切都是以让人才感觉自己受到重视为核心,因为中国的建设与发展最主要的就是依靠这群人,他们的劳动就是我国最核心的生产力,他们的才华舒展,就是我国的飞速发展,而且,我国的发展并不可能仅仅依靠他们这几个人,还要依靠他们这一群人将他们的才华传授给可培养的人,因为人才是永远都不会嫌多的,只会感觉到不够用,只有这样,中国的发展才会持续,才不会出现断层。那么在可培养的人员的甄选上,周恩来的特点就是范围一定要广,不要设限,给自己画圈子,每个人的兴趣面是不同的,每个人对同一样事物的领悟能力是不一样的,每一个站在你面前的人你都不要妄加评论,因为很多人都是拿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进行比较,为避免这种情况,周恩来就是将范围扩大,只有深刻了解过后才会有一个相对公平的评价,才会有一个适当的人员安排,才不会造成因判断有误而造成人才的浪费。

  1. 领导起绝对作用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在管理这一块,领导就是“上梁”,员工就是“下梁”,所以领导必须要起到示范、榜样的作用,用自己的实际作为、行动来展现给员工看。周恩来在一次参观北京市卫生局是,对卫生局负责人说:“爱国卫生搞的好不好,关键在领导,领导搞不好要批评,你们可以检查政务院的爱国卫生运动,如果搞得不好,就点我的名登报批评。” [6]由周恩来这一番话中,我们就可以深刻的了解到周恩来对自己,对所有领导的严格要求,因为领导就是榜样,领导就应该在这些活动、事件执行中起到决定作用。

不管是靠体力贡献国家的劳动者,还是靠脑力贡献国家的劳动者,还是我们的领导群体,周恩来都特别关注的是他们的品德、品行,有句话是:有才无德是小人、有德有才是君子、无德无才是庸人、有的无才是好人。那么什么被定义为有德呢?有德最基本的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背叛祖国的是世界上最为卑鄙的人,最威害别人的人,对其必须实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方式。那么更高一层级别的要求就是德才兼备,周恩来指出德才就是“政治标准和工作能力,两者是缺一不可的”。所以总的来看,周恩来在对待人才这一方面是客观公众的,没有设限,没有主观臆断,做到了任人唯贤。为此,1966年5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曾高度赞扬了周恩来这一高风亮节,说他从不打自己的旗帜,也不划自己的圈圈,更不摆自己的摊摊,号召全党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学习他的这一崇高的美德。[7]

三、周恩来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对当时社会的价值

周恩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相当的先进,与原有的传统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然这也与周恩来接触了国外先进科学的思想有关系。那么,这样的思想对当时的中国到底有什么样的积极意义与特殊价值呢?

  1. 从思想理念上来看

这是与时俱进必要的,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思想,才会在后期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有合适的人才来填充,解决了人才空缺这一对当时来说特别突出的问题。同时,这也是打开国人思想大门的一大进步,不再因循守旧,懂得汲取适合自己的,要知道,当时的中国人还处于思想保守的是时代,对于这么先进的思想,是很难接受的,心中想的只要上面有人,一切都不是问题,那么周恩来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带头,以身作则,让人们逐步接受这样的思想冲击,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有用之才得以施展自己的才华与抱负,而无能、无德的人只能被这样的思想、理念给冲垮,逐步被时间给吞噬!

  1. 从社会建设、发展来看

社会的发展必然离不开有能力的人舒展自己的才华,周恩来这一用人思想可以说是盘活了生产建设中的最为关键的环节,邓小平说过:“科学是第一生产力”,那么科学掌握在谁的手上?就是掌握在那些有能力的人的手上,所以对于社会的建设、发展来看,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一点一点追赶先进的发达国家,周恩来率先就意识到了人才对于的发展的重要性,这可以说在国内是绝对前卫的思想,正是这样的思想,后来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人才不断地涌现出来,发展的脚步不断地往前迈进!

  1. 从人才的质与量来看

有才华的如雨后春笋一般积极的涌现,而且受这些人的影响,想要奉献祖国、学习知识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他们的的关注点将会发生转变,意识到只有接受更多的学习,在这样的年代才会有自己的用武之地,才会受到地方,甚至国家的重视,他们将会接受越来越多的国外的先进的思想和科学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是在发展、建设之中必经的环节。

  1. 对于广大体力劳动者而言

周恩来对于劳动者的赞赏也是相当的深入人心,称赞他们是国家建设中的默默无闻的功臣,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解决了人们的吃和用,让国家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每个普通劳动者对自己的工作又有了全新的认知,不再认为自己的工作重要性很低是可有可无的。甚至周恩来还提到普通劳动者会的,而我们许多搞科技的都不知道,这就更加在思想上改变了他们的固有看法,只会更加用心的去从事自己当前要做的事。

  1. 对于国家高层领导而言

周恩来的这一思想并不仅仅对普通民众起到了醒世作用,对于高层领导而言,也是一次冲击,他们只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才能够在他们的“圈子”里继续发展,只有不断地学习国内、国外优秀、先进、科学、适用的知识、思想,才能够有充分的发言权与建议权,如果仅凭原有的知识、理念只会被社会淘汰。

四、周恩来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对当下社会的价值

学习、取舍、吸收、传播、提升,这是历史发展中必经的几个过程,那么周恩来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一些杰出的、先进的思想、理念,也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因为他在这方面的思想对于当下社会的我们还是很有价值与学习、使用意义的。

  1. 万事德为先

在用人之前,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你所要任用的人的品德如何,而不是首先考虑这个人个人能力有多强,才华是多么的横溢,因为即使能力再强的人,如果品德不合格,那么这样的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他是否还站在你的角度,站在你的阵营,就像现在的贪污腐败,很多人都是在国内贪污受贿很多,然后在国外生存,这样的人就是在品德上不过关,永远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国家、社会的利益,这样的人只会是社会的毒瘤。同样的道理,在我们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也首先要考察员工的品行,我现在所就职的一家培训咨询公司就坚持这样的原则“业绩是话语权,品行是通行证;小用看业绩,大用看品行”。这就跟周恩来总理的用人思路是一样的:万事德为先!

  1. 任人唯贤

任用你不是因为你与我有什么样的关系,而是因为你的能力、才华让我觉得必须要任用你。这就是周恩来总理的原则!对于现如今的社会,现如今的企业,靠关系吃饭、存活的比比皆是,但是我们必须要改掉这样的弊端,因为当你仅仅是因为这个人与你有关系而任用他时,此时会伤害很多人:首先,对于自己的企业是一个重大的伤害,没有能力的人占据了一个公司重要的岗位,对于自己公司后期的发展是相当有风险的;其次,对于靠关系而任用的人也是伤害的,这样的人不知道自己的实力到底是什么样的,不知道自己不足,不知道自己想要往什么方向发展;最后,对于有能力而没有被任用的人是一种伤害,他们只会越来越抱怨这样的社会现实,他们的特殊才华没有合适的平台让他们充分施展。所以,在任用员工时,一定要坚持周恩来任人唯贤的原则,坚持凭能力说话的原则,力求一视同仁!

  1. 不计前嫌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一直在追求公平,同样的在用人的时候我们也一定要做到公平,那么这里的公平就是不要追究以前的任何事情,即使是以前有得罪过你,也要用一颗公平公正的心去对待,我们在这方面一定要做到 “就事论事”,将自己心中天平重新规整一下。

  1. 表现就是主要的依据

当以一个人的家庭背景、过往经历来决定是否任用时,这是极大的错误,我们一定要摒除这些,一定要依据他现在的表现、行为来衡量这个人是否值得任用,因为家庭背景是不能左右的,过往经历是不能更改的,我们考虑的是这个人可能拥有什么样的未来,不能死盯着过去不放。

  1. 不拘一格

传统的用人理念已经不适合当今的社会,周恩来“不拘一格”的用人理念对于我们来说是十分价值的。我们在任用、晋升时,不能再局限于一级一级往上升,一定要实现“能岗匹配”,即什么样的能力应该匹配相应的岗位一定要做到不拘一格。当做不到不拘一格及不能实现能岗匹配时,会有两种情况:1、能力匹配不了岗位要求,这时,就会让有能力的人“浪费”自己的能力,而不能胜任岗位的人,就履行不好职责,公司内部管理就会出现问题,公司的发展就会逐步逐步受困、停滞;2、能力超过岗位要求,这时就是一种浪费的现象,而且,也有可能招致有能力的人离职,对于公司来说就是极大的损失。

  1. 管理从“头”做起——树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新中国成立知识,毛泽东主席就将雷锋同志树立为榜样,人们竞相模仿、学习。周恩来也在各行各业树立榜样,让人们有了奋斗的方向,行动的指标,调动了所有人的积极性,因为这样的方法能激人奋进,为人奋斗指明方向、方法。同样的道理,在我们日常管理中,也要树立榜样,遵守公司章程要设立榜样,好人好事要树立榜样,业绩标兵要树立榜样等等,只要有进取心和羞耻心的人都会向着让自己成为榜样而奋斗。

  1. 老中青合理搭配

现如今的公司总会担心断层的问题,这就是因为没有将老中青三代的比例设置合理,有些公司就适合年轻血液的加入,如果这是硬要招聘年纪比较大的人,那么这是对公司整体的办公效率、办公氛围、企业文化就是一种伤害;有些公司就是要找聘那些有经验和阅历的人,那么这时如果大批量招用年轻人,这也四相当错误的,所以,我们在招聘时,一定要考虑自己的公司适合什么样的人,三个年龄层次的比例是什么样的。

参考文献

[1]、[2]顾振权.周恩来人才之道[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4.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0275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