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文学教育类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略论刘备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差异及其原因

 2024-02-05 06:02  

论文总字数:18971字

摘 要

:刘备是世人所熟知的一个历史人物,然其形象在后世流传过程中,却有较大转变。此点学界已有所论述,但所论并不全面,少有人论述这一形象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转变的原因。本文将根据作品分析出刘备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里形象的差异。以及从晋代到元末明初这段历史时期里,刘备形象是如何渐渐发生变化,最终完成这一形象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的演变。再由刘备形象演变的过程,分析出刘备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里形象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刘备;形象;差异;三国志;三国演义;

Abstract: Liu Bei is known worldwide as a historical figure, However, its image has a big change in the process. This circle has been discussed, but the theory is not complete. Few people discussed this image from the three kingdoms to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into the reasons. This paper will tell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hree kingdoms to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of Liu bei’s image. from the Jin dynasty to the late Yuan and early Ming period, Liu Bei was gradually changed, culminating in this image from the three kingdoms to the evolution of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By the process of evolution of the image of Liu Bei, I will analyze the reason for Liu Bei’s image between the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and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Key words: Liu Bei; image; difference; the three kingdoms; three kingdoms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十常侍祸乱朝纲,方平定黄巾除十常侍,董卓又欺主弄权,十八路诸侯建立联盟讨伐董卓,战争频繁,民不聊生。经过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多场战役,曹、孙、刘三分天下,终归于晋。常言道:“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1](p1)和平时期易出贤主能臣,动荡年代易出英雄豪杰。确实,烽火频繁,局势动荡的三国就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期,一大批名垂青史的英雄人物涌现了出来。赵翼曾说过“人才莫胜于三国”。 [2](p7)而刘备就是出现在三国时期家喻户晓的三国一霸。

刘备作为中国古代一名了不起的英雄人物,在后世的历史文献、话本杂剧以及演义小说里都有记载。然而对于这一人物性格的刻画、形象的塑造多有不同,比如在历史典籍里,刘备的“枭雄”形象深入人心;在文人笔记里,这位英雄又被赋予了爱士亲民、善于纳谏的仁德君主的品质… …对于刘备形象,胡适在《lt;三国志演义gt;序》里认为刘备的主要性格是庸弱无能;凌宇在《符号——生命的虚妄与辉煌》里充分地正面地肯定了刘备的仁者形象,认为这是刘备这一形象性格特征中本真的体现;刘劲圻在《明清小说补论》里指出刘备是一个“投机者”,善于在大动荡的年代里,运用合适的手段,实现既定目标,并留下千古美名。可见,前人对此已经做了许多分析研究,并且人们对于刘备这一人物的认识大相径庭,褒贬不一。因此,刘备成为了争议比较大的一个人物。刘备在陈寿的《三国志》里弘毅宽厚、知人待士,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过分的仁爱落入无能、虚伪爱哭。自晋至元末明初,经过一千多年民间传说、作家创作,刘备的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前人多立足于刘备这一人物本身来分析其性格特征,而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刘备形象的同时来阐述这一形象的演变过程,从演变过程来探讨刘备形象演变的原因。

一、刘备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里的形象差异

(一)《三国志》中的刘备

刘备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虽然起于微薄,但是凭借自身独特的魅力和数年的坎坷奋斗,最后成为了蜀汉昭烈帝。早期身上的草莽之气也在多年的经历之中,氤氲成英雄气概和霸王气质。他爱民如子、重仁重义、待人真诚,陈寿在他的《三国志·先主传》里是这样评价刘备的:“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气焉。… …机权干略,不待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3](p715)

  1. 来自底层的草莽之气

关于刘备的出身,《三国志·先生传》中记载:“先主祖雄,父宏,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3](p2)可见,刘备本起于布衣,从小与母亲过着以买鞋织席为业的生活,可以说刘备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草根。小时候的他整日与下层老百姓生活在一起,对老百姓的豪爽率真、勇烈冲动的真性情耳濡目染,这些都在他幼小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自然也就对他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国志·陈登传》中记载许汜和刘备一起在荆州牧刘表处共论天下人,许汜说:“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3](p84)他认为陈登这个人乃江湖之士,傲慢无礼。这时,刘备反唇相讥:“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色,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3](p76)刘备和许汜的这番对话,真实地反映出了刘备率直、豪气的真性情。他深知陈登智谋过人、胆志超群,是一个不可多得、文武兼备的人才。当他听到许汜说陈登的坏话时,不管他国之名士的身份,对许汜一番大骂,可谓酣畅淋漓。这与小说里刘备畏畏缩缩、哭哭啼啼的窝囊形象截然不同。

怒鞭督邮是《三国演义》里描写的非常精彩的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张飞狠狠地抽了贪官污吏一番,真是大快人心,反映出张飞脾气暴躁、嫉恶如仇、鲁莽的性格。同时反衬出了刘备亲善爱民的形象,他在做县尉期间与民秋毫无犯,所以受到了百姓的拥戴,上演了百姓为之求情的一幕。另外他急喝张飞住手还表现出大仁大义的一面。这是小说里的故事,但是《三国志》却是这样记载的:“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伐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都有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枊,弃官亡命。”[3](p13)这与小说里的说法完全不一样,正史中鞭打督邮的人不是张飞而是刘备。小说为了维护刘备大仁大义、贤明的君主形象,去掉了他身上鲁莽、冲动的性格特征,并将此事张冠李戴,让张飞“背了黑锅”。刘备是一个男子汉,本应保持头脑清醒,三思而行。但是他却被一时的情绪冲昏了头脑,为了一个区区县尉的官职,而迁怒督邮,狠狠抽他一顿。大丈夫何愁不能为官,他却因担心丢失一个小小的官职而怒火中烧,可见在他身上缺少一定的气度和风范,体现出来的却是率直、勇烈、易怒的真性情,英雄气概不足,草莽之气有余。

据《三国演义》的描述,刘备入赘东吴,是诸葛亮劝刘备去的。但是《三国志》上记载的却是东吴招亲时,刘备明明知道是“美人计”,但是面对诸葛亮的力劝不要前往,他不以为然,固执地以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明显地看出小说将刘备身上的草莽英雄志气抹去了。

他的这股草莽之气使之与曹操、孙权那些出生于官宦世家、乡绅土豪的人有所区别,吸引了一批与他一样家族背景浅薄、在所谓“主流社会”不受重视的人物。早期桃园结拜的关、张是“贩夫走卒”,资助他起兵的张世平、苏双是卖马商人,到后来追随刘备的赵云也是无名小卒,这些人在当时都属于“非主流”人物,但是都与刘备意气相投。至于后来的诸葛亮,说起来出身世家,其实也不过一个普通官吏的家庭,在隆中时更是要靠自己下地耕作来维持生计,只是一个比较有文化的农夫罢了,所以诸葛亮也是一个“非主流”人物。在当时,诸葛亮愿意加入没什么资本的刘备集团,刘备的诚意是一个方面,但刘备对“非主流”人物的那种独特的感召力肯定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2、杰出的军事才能

刘备戎马一生,但在《三国演义》里,刘备就是一个除了会哭哭啼啼装可怜就是抛妻弃子地跑,遇到大事就只会“军师如何如何”的无能之辈,很是叫人看不起,他的军事才能不及孙权更比不上曹操。小说里的刘备似乎没有亲自领兵打过几次像样的仗,唯一能使人记住的就是夷陵之战,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输给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小将。这场战役不仅让蜀汉昭烈皇帝颜面尽失,而且在它结束后不久,刘备的生命就被画上了极为不圆满的句号。人们常常拿夷陵之战来黑刘备,说他没有军事才能,根本不会行军打仗,难得领兵打一次仗,却败得如此凄惨。

难道刘备在军事上真的很无能吗?当年统军百万,拥有谋臣武将无数的袁绍、 坐拥富甲之地,兵精粮足的淮南袁术、有张辽陈宫等名将相辅的人中吕布、骑兵冠绝天下的燕云白马公孙瓒,这些人最后都在哪?他们都变成黄土一抔,最终唯有刘备与孙权、曹操相抗衡,成为三国一霸。这样的人军事才能拙劣?据不完全统计,刘备一生打过的仗大大小小十八场,分别为幽州之战(胜)、青州之战(败)、救援陶谦之战(败)、淮阴之战(败)、灭韩杨之战(胜)、灭袁术之战(胜)、徐州之战1(败)、徐州之战2(败)、汝南之战(胜)、博望之战(胜)、当阳之战(败)、赤壁之战(胜)、南征四郡之战(胜)、涪之战(胜)、雒城之战(胜)、南三郡之战(败)、汉中之战(胜)、夷陵之战(败),胜十一,输六,平一,这样的战绩也算不错了。其中,博望坡之战、赤壁之战是不得不说的。因为在《三国演义》里这两场战争的胜利都归功于诸葛亮,然而《三国志·先主传》对于博望坡之战的记载是这样的:“使拒夏侯敦、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敦等追之,为伏兵所破。”[3](p43)也就是说刘表派刘备去博望坡抵御夏侯惇、于禁。两军相持数日,刘备想出了一个妙计,事先埋下伏兵,烧了自家的营寨,然后假装逃跑。当敌军追来时,伏兵一举将敌军打败。所以,火烧博望这完全是刘备的计策。而对于三国里著名的赤壁之战《三国志·武帝纪》上说:“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3](p51)《三国志·先主传》记载:“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3](p67)作为出站一方的曹操说在赤壁与刘备作战时不顺利,作为迎战一方的刘备也说与孙权联军一起大破曹操。可以见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刘备的功劳是必不可少的的。在小说里,为了凸显诸葛亮神一般的军事才能,这两场战役的胜利都归功于他,将刘备发挥的军事能力完全抹杀了,而刘备正是赤壁之战的主角之一,在孙刘联盟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诸葛亮才是真正的闲杂人等,他只是个配角。小说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对刘备不公平的,并不是所说的文听诸葛。诸葛亮也没有小说里描写的经天纬地之才,神机妙神之智,他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并非军事家。火烧新野、借东风是子虚乌有,空城计的创始人是曹操也非诸葛亮。罗贯中为了显诸葛之智,继而隐了刘备之能。除了赤壁、博望之战,荆州取四郡、取汉中等战争中也是刘备亲自率军并取得胜利的。实际上,刘备是一位相当杰出的军事家。

3、超凡的个人魅力

《三国志》里的刘备礼贤下士,确实是一位仁义之主。 与《三国演义》里一些为了刻意描写刘备的仁义相比较,《三国志》里的更为真实,让人读来能切实感受刘备的个人修养以及个人魅力。

《三国志·先生传》记载:“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3](p6)刘备原先是试守平原令,后又为平原相。这个时候有个叫刘平的人,因为他看不起刘备,所以认为受刘备管制是一件耻辱的事情,于是就派刺客刺杀刘备,结果刺客受刘备感化,不忍杀之。关于这个,《魏书》说得详细一点:“刘平结客刺备,备不知而待客甚厚,客以状语之而去。”[4](p2)刺客来刺杀刘备,刘备不知道来者是刺客还厚待了他,刺客很是感动,于是向刘备说明自己的来意离开了。我们都知道,豫让刺赵襄子、荆轲刺秦王、侯赢刺晋鄙,历史上哪一个刺客不是不顾一切、拼尽全力地完成使命。而感化刺客使其不忍动手的天方夜谭,也只有发生在刘备这样一个非同一般的人的身上了。在这件事中,刘备以自我魅力震撼刺客,但是在小说演义里面被作者抹去了。

刘备于新野败于曹操,十余万百姓背井离乡跟着刘备逃难。面对曹军大兵压境,有人劝说他不要带着百姓,不利于抗敌。刘备却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3](p269)他不顾个人安危,坚持要带拥护他的老百姓一起撤退,并且分兵保护百姓。且不评价刘备带着百姓跑究竟是何目的,因为有人说他是“假仁义”,不管带不带百姓都会被追上,那不如带着百姓可以收揽人心。但是,换作曹操,数十万百姓能心甘情愿地跟着他跑吗?不能不说这是刘备的厉害之处。

刺客不忍杀,百姓跟着逃难,这些在一般人身上确实是不大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刘备做到了,他凭借自己一直以来努力在人们心中塑造的高大形象做到了。他具有宽仁忠厚、爱民如子、知人善用等优秀的品格,为人谦和、待人真诚的个性,并且形成了非凡的个人魅力,以一种强大的感染力影响着人们,这种魅力就像一块磁铁般吸引着人们趋之若鹜地跟随着他。刘备身上所具有的相当完整的亲和力,令人钦佩而信服,也受到了大多数人的推崇和敬仰。

(二)、《三国演义》里的刘备

小说里的刘备仁德而无能,爱哭而且虚伪。在罗贯中心里,刘备代表了皇室正统,旨在把刘备塑造成“仁”的化身,却不禁意间落入柔弱的一面,掩盖了刘备身上的枭雄之气。使得这一人物形象不够立体、饱满,他就是一个“喜怒不形于色“,中规中矩的人。从表面上完全看不出这个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受人物形象类型化的束缚,刘备形象不如那些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形象出彩,受人欢迎。比如有勇有谋的关羽、草莽勇猛的张飞、奸诈狡猾的曹操、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作者写作的出发点是“拥刘反曹”,但是却事与愿违,受演义小说、影视作品的影响,开始出现尊曹贬刘的潮流。

1、妇人之仁、迂腐之仁

《三国演义》里的刘备不像个真汉子,处事果断,雷厉风行,缺少一种果敢的霸气。相反倒像一个妇人拿不定主意,选择性困难。这样一种摇摆不定的个性对于成大事的人来说是万万要不得的,机会往往稍纵即逝,如果当时抓不住,那么将来就要付出更为沉重的代价来换取。

对软弱无能的刘璋大发侧影之心体现了刘备的妇人之仁。刘璋邀刘备入西川抵抗张鲁时,庞统和法正再三建议刘备杀刘璋,取得西川便易如反掌。刘备却一直以“刘季玉与吾同宗,不忍取之”为由拒绝。直到张松被杀,刘璋与刘备反目成仇。先后进行了几次战争,刘备最后派简雍说降了刘璋,才得以入蜀。这期间,在攻雒城时,“凤雏”庞统不幸身亡于落凤坡。本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取得西川,却因为刘备的妇人之仁,不仅损了战士,而且折了一位雄才大略、胆识过人的谋士。就连诸葛亮也批评刘备“妇人之仁临事不决”。

而其迂腐之仁则表现在刘表让荆州这件事上。刘表让荆州给刘备时,诸葛亮一再劝刘备接受,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个安身之地,而且可以拒曹操,刘备却不愿接受。如果说起先是出于道义,不忍夺人之基业尚可理解。后来刘表病笃,托孤刘备:“我子无才,恐不能承父业。我死之后,贤弟可自领荆州。” [5](p116)话说的很明白,刘备却依旧不接受。结果刘表死后,蔡瑁等人公然废长立幼,立刘琮为主。伊籍、孔明献出计策用吊祭作为借口,等刘琮出迎之时,擒住他并杀掉他的党羽,便可以取得荆州。刘备却执意不答应,认为这是“执其子而夺地”。 结果,刘琮白白地将荆州送与了曹操。曹操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刘备落了个逃窜流离的下场。赤壁之战后,曹操败给了周瑜。这时的刘备一副死皮赖脸,就是不肯把荆州还给孙权。东吴多次前来索讨,局面很是被动。当初且认为他不取荆州是重仁义,但是他也应该帮助刘琦保荆州,使得荆州不落到曹操的手里。这样一来不但没有辜负刘表托孤之义,而且还取得了一席立足之地。到头来,大好的时机都被他给错过了。当然,这只是小说里的描写,与《三国志》记载的刘备三辞徐州是有区别的。罗贯中这样写还是为了彰显刘备的“仁”,不趁人之危。

从表面上看,这些事情似乎是刘备仁慈所致,其实更多的倒是由于他的愚蠢。反正都是入蜀,为什么不是采用最简单易行的方法,而是要选择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反正都是取荆州为什么不是名正言顺地获得,而是死皮赖脸地抓着东吴的地不放?难道说后一种方式比前一种方式更高明更能显示出他的“仁义”吗?简直就是愚蠢可笑的。刘备的妇人之仁、迂腐之仁,导致他做事情不够当机立断,总是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最后一再失去大好时机。

  1. 伪君子

在《三国演义》的书里,刘备被罗贯中不遗余力地塑造成一个正面人物形象,几乎成了“仁义”的代名词。他以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的名义,名正言顺地肩负起兴复汉室的重任,受人尊敬;他携民过江,可谓是史无前例之壮举,称得上是深明大义;他所到之处,与民秋毫无犯,所谓的爱民如子。《三国演义》里的刘备就是就是一代贤君英主,就是一个圣人,他的身上无不闪烁着理想中的君主的光芒。但是,作者为了刻画出刘备仁义的形象似乎有点过犹不及。对此,鲁迅先生曾评论过:“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 [6](p32)

《三国演义》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战白门楼吕布殒命》,曹操在白门楼上捉住吕布。当初辕门射戟吕布曾救过刘备一命,所以吕布请刘备为自己求情,刘备也点头示意。按照事情的发展刘备应该为吕布求情,这也是讲信义之举。但是他却忘恩负义,反噬吕布。当曹操询问刘备该如何处置吕布时,他竟然对曹操说:“公不见丁原、董卓之事乎?” [5](p156)他不仅不帮吕布,而且还提醒曹操,吕布所投靠之人尽被其害,不得有好下场,倘若你今不除之,以后很有可能步丁、董两人之后尘。这种表面一套背面搞一套的人真是虚伪至极!吕布死之前大声骂出了刘备的诡诈奸险,说他是奸贼,是天下最无信义之人。

《三国演义》中一共描写了刘备三次丢老婆。吕布趁刘备讨伐袁术之时,偷取徐州。由于张飞的嗜酒误事,不仅让吕布抢得城池,还俘虏了刘备的家小。刘备在第一次丢老婆时说,“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5](p149)后来甘糜两夫人被吕布毫发无损地送了回来。第二次,曹操杀了董承、王子服等人后,又举兵进攻刘备。驻扎在小沛的刘备被曹操打败,自己逃走了。关羽保护刘备的两位夫人,死守下邳,最后以“三约”被曹操所降。后来听到刘备的消息,心系哥哥的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杀出重围,一路上护送二位嫂子并送还给刘备。第三次,在长坂坡一战中,糜、甘两夫人一个投井生亡一个身受重伤。赵云孤身一人与敌军厮杀,于重围之中救出阿斗。当刘备听闻夫人死了,他也不在乎,将阿斗摔在地上也不心疼,竟然还说:“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用摔儿子来讨好自己的部下。刘备一直以“仁爱”来标榜自己,以仁慈之心关爱天下黎民百姓。然而当他遇到紧急情况时,竟然会多次做出抛妻弃子这种狠心残忍的行为。至亲骨肉是人性中最深的感情之一,但是刘备却不在乎妻子和儿子的生死,说他假仁假义,残酷无情也不为过。 “小爱”爱家人,“大爱”爱天下人,刘备舍“小爱”取“大爱”,究竟是其境界太高?还是为了讨好部下而采用的一种手段?都说刘备“仁义”之人,仁者爱人、重义如山,爱护百姓是收买人心,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爱惜将士是讨好部下,为其效犬马之劳。这些都为他实现远大的政治抱负而服务,所以,刘备身上的所表现的“仁义”是有目的的,甚是虚伪。他的一句“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5](p149)反映出他人性中黑暗的一面,不尊重女性,是个的的确确的道德上的伪君子。

  1. 爱哭

《三国演义》电视剧里的刘备经常是以泪洗面。每当看到他泪眼婆娑,神情动人的时候,总是让人恍惚,这个人还是那个三国时期英伟不凡的一代枭雄吗?还是那个功名盖世后来成为汉昭烈主的人吗?但不得不说的是,刘备的哭是很厉害的,他哭来了一批文臣武将,哭着守住了地盘,最后还哭着当上了皇帝,因此,更有人认为刘备的天下是哭着得来的。

《三国演义》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中写道“执手垂泪,不忍相离。云叹:“某曩日误认公孙瓒为英雄;今观所为,亦袁绍等辈耳!”玄德曰:“公且屈身事之,相见有日。”洒泪而别”。 [5](p39)这是刘备和赵云第一次见面,只是当时赵云是公孙瓒的部下,刘备赏识赵云的勇武,却奈何不能为自己所用,故离别时很是不舍,潸然泪下,非常感人。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中写到:“陶谦劳军已毕,赵云辞去,玄德执手挥泪而别。”[5](p46)刘备从公孙瓒处借赵云及步兵两千解徐州于危难之中,陶谦劳军结束,刘备与赵云再次分别,刘备又一次眼睛发红,鼻子发酸,声音哽咽,尽情地哭了一场,这一哭彻底征服了赵云的内心。赵云最后追随刘备,冲锋陷阵,奋不顾身。刘备终于如愿以偿地收了一员猛将于麾下。此乃刘备惜才爱才之哭,可以理解为情真意切。

但是有的时候,刘备似乎哭得太显无能。鲁肃来要荆州,刘备不想归还荆州,但是又想不出好办法,于是询问诸葛亮该怎么办,诸葛亮说:“若肃提起荆州之事,主公便放声大哭。哭到悲切之处,亮自出来解劝。”[5](p76)于是,当鲁肃提出索要荆州时,刘备便放声大哭,哭得那个惊天地、泣鬼神,刘备这一哭让鲁肃惊慌失措。这时,诸葛亮出来了,一番解说,正好说到了刘备伤心处,又是一番捶胸顿足,嚎啕大哭。鲁肃本是厚德之人,看着刘备声泪俱下不禁动了恻隐之心,以为刘备真是为了没有立足之地而哭,于是忙劝说索要荆州之事当从长计议。在这里,刘备自知自己是鸠占鹊巢,不占理,只能痛哭耍无赖。

刘备作为一个英雄人物,哭并不丢人,他的对手曹操也曾哭过郭嘉。但是如小说里那样描写的,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如此的“爱哭”,不管是什么原因,确实是有点叫人难以接受。对于刘备,与其说他爱哭倒不如说他是无可奈何。众所周知,刘备空有皇家宗室的身份,刚出山时,实质上就是一个底层的平民百姓,没有像样的军队、没有稳固的地盘。到后来奋斗大半生,才有了从东吴借来的荆州这块立足之地。他与曹操孙权相比较,先天不足。毛宗岗曾批注:“前乎此者,依托吕布,又依托曹操,后乎此者,依托刘表,又依托孙权。茕茕一生,常为客子,然则备之为君,殆在旅之六五云。”[6]《p46》是说刘备先后投靠吕布、曹操、刘表等多人,可见他的奋斗道路历经坎坷。在这过程中他学会了忍辱负重,他的哭代表示弱,示弱是一种手段,更是智慧。示弱不是简单的让步,也不是事物表面所呈现的懦弱无能,而是冷静、理智的体现。早在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就用卧薪尝胆的故事告诉我们,如何在示弱中发挥惊人的力量。刘备也学到了这一点,在与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时候,便用这招骗过了曹操。不管是从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上来看,还是从生命基因角度看,对弱者给予更多的是同情与怜爱。刘备也正是通过示弱,来引发鲁肃的恻隐之心而守住荆州的。

总结:《三国演义》里的刘备作为汉皇室的合理继承人,背负了作者太多希冀,最终物极必反,使得人物过于柔弱,过分的“仁德”恰好落入了无能的一面,显得窝囊。而《三国志》里的刘备多了枭雄之气,集智谋、勇武于一身,形象具有立体性、多面性的特点,更符合人物有血有肉真的一面。总而言之,《三国志》里的刘备并没有《三国演义》里的那么仁义,众望所归。

二、不同时期文学作品中刘备形象的演变

(一)、唐代三国诗里的刘备形象

1、爱才好士的英明君主

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唐代底层的读书人渴望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走上仕途,这些儒生都期望通过寒窗苦读而一举成名,完成自己建功立业的英雄梦。他们想当英雄,希望成为历史长河里一颗璀璨的明珠,从而名垂青史。然而,现实生活中千里马总是难以遇到自己的伯乐。于是,遇见一位能够赏识重用自己的英明君主成了他们共同的追求。在这个时候,曾近三顾茅庐、求贤若渴的刘备走进了他们的视野,他们歌颂刘备并且将刘备塑造成爱才好士的英明君主的形象。

唐朝大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期间,游览武侯祠时,感物思人,创作了感人肺腑的咏史诗《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7](p2431)

杜甫这首诗的大意是到什么地方去寻找武侯的祠堂?就在城外的柏树繁茂处,青草长在台阶上,那是大自然的美丽春光,黄鹂在树叶间发出美妙的声音。先主曾经三顾茅庐请诸葛出山定夺天下,诸葛亮满腔热情地辅佐两朝君主,然而出兵不利,病死途中,使得历代英雄为此泪沾裳。诚然,这是一首赞美诸葛亮的诗,但是从中我们也可以读到体现刘备爱才的这一形象特征。刘备作为赞美诸葛亮的附属品存在,其中的一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7](p2431)一方面赞美了诸葛亮的赤胆忠心,另一方面写出了诸葛亮之所以为蜀汉江山殚精竭虑、不遗余力,是因为要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侧面体现了刘备确实是一位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即使在他死后,诸葛亮依旧不改初衷,一心辅佐刘婵。假设刘备不是一个惜才爱才的君主,如何能将诸葛亮这样号称“卧龙”的重量级谋士留在身边,而且让诸葛亮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一生奉献在蜀汉政权的建立巩固之中?刘备虽然作为赞美对象附属品存在,但是也为本身形象的流变奠定了基础。

诗仙李白在渴望遇到知己荐举而一展宏图抱负之志时,曾经也写过一首《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8971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