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文学教育类 > 汉语国际教育 > 正文

穆旦诗歌宗教意象隐喻性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4 04:04  

1.目的及意义

一、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在中国新诗史上,诗人穆旦以其知性的诗歌语言、大胆的意象选择和富有张力的情感表达在四十年代的中国新诗诗坛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边缘化”诗歌路线。不可置否,这种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立精神也在中国白话诗的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穆旦诗作的超越与新锐的艺术审美历久弥新,在中国现代诗歌中闪耀着独一无二的光芒。但纵观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因意识形态与时代偏见等原因,穆旦其人其诗长期处于“沉寂”的状态,仅其友人与同期诗人在四十年代中期进行过几次小范围的诗作评论,关于穆旦诗歌语言、情感主题、思维模式等研究成果则是凤毛麟角;在八九十年代,关于穆旦诗歌作品的研究有了一定进展,可具体分为三类:一是同期诗人王佐良、赵瑞蕻对穆旦诗歌的“回忆式”再析,两位分别在《穆旦由来与归宿—诗人逝世十年祭》与《怀念穆旦,并忆西南联大》中提及西南联大时期与南下从军对穆旦诗歌语言与情感深度的作用。二是对具体诗例的分析,李方与王毅多针对穆旦早期爱情诗(《诗八首》)的诗艺表现与诗学特征,对爱情观念“颠覆性质疑和辩证拷问与思索”也是现代主义诗风的雏形。三则是从文体学、语言学、修辞学等角度展开研析。其中以李怡与王毅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在《穆旦研究评述》中李怡概述穆旦诗歌内涵、语言、情感对中国传统诗歌的“偏离”,并在《黄昏里那道夺目的闪电》和《论穆旦诗与中国新诗的现代特征》指出诗人“反传统”与“陌生化”的语言对于“文化精神的现代性”的建构作用。而王毅则从文化角度阐明穆旦诗作中独特艺术审美与内在情感的本质是“个人信仰价值的重构”以此来超越与突围平庸的社会现实。

上世纪末的“穆旦现象”引发了学者们对于穆旦诗歌的研究热潮,当代对于穆旦诗歌的研究在取得累累硕果的同时,也日趋系统化,针对穆旦生平经历、语言特征、创作主题、思想内涵、时代意义等都有了更为细致的研析与讨论,如易彬(2005)从穆旦生平经历与时代环境分析穆旦创作的时代意义;罗振亚(2009)与王光明(2009)则立足于穆旦的抒情方式来分析诗人的创作实践;戴惠(2009)则重点分析诗人晚期作品的美学倾向。此外,穆旦诗作中所表现出“反传统”的宗教意识、“陌生化”隐喻性语言及其意象撷取也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至此,笔者将从以上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1.关于诗歌隐喻性研究

学者叶琼琼与李章斌率先注意到穆旦诗歌话语中非同寻常的隐喻现象,且现有关于穆旦诗歌隐喻性的研究中,也以两位学者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与全面。其中叶琼琼多以隐喻与诗歌语言、隐喻与篇章建构为出发点,指出隐喻影响下的穆旦诗歌语言呈现出肉感、抽象、含混三大特质(《论穆旦诗歌语言的隐喻性》),同时穆旦的语言风格也使隐喻在诗歌篇章表现为片段拼贴式、文体杂糅与原型结构(《论隐喻在穆旦诗歌中的建构功能》);而李章斌则侧重探讨了穆旦结合“思想”与“感性”的隐喻手法,并从时代与思想的角度指出穆旦诗歌中的“偏移”与“陌生”是“非指涉性”、“感性化”与“发明性”特点体现,是用以消除事物之间界限、处理诗歌与现实关系、获得“现实性”最大值的最优解,也是转换诗学路线的必然结果。同时李章斌也指出因意象没有有机统一的隐喻内涵与抽象观念,也使得“诗歌过于混杂和凌乱,在感知上易给人造成混乱。”(《穆旦的隐喻与诗歌感性——兼谈“伪奥登诗风”论》) 此外,宋春香同样关注到穆旦诗歌的隐喻现象,她指出穆旦使隐喻的修辞技术达到了陌生化的效果,而“陌生化”的隐喻效果同时传递出中国汉诗的现代主义气息。总体观之,穆旦通过隐喻使日常用语“偏移”虽然造成了部分感知上的“误区”,但它带来了语言的张力,此外,其诗作中隐喻思维与隐喻结构也让作品呈现出与传统迥然相异的思维方式与艺术审美,这种抽象与具象、感性与理性并存的诗艺风格在新诗史的里程碑意义也是学者们广泛赞同的。

2.关于诗歌意象

穆旦的意象撷取与同时期诗人相比有着更为独特的审美价值,文学界对穆旦诗歌意象的研讨与分析则主要分成两类:一类对于穆旦诗歌中整体意象或意象群的整体分析,另一类则是对诗歌中某一属性或者单一且典型的意象进行深入剖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