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文学教育类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试论中学语文教材中“丑形象”的情感教育价值

 2024-02-05 03:02  

论文总字数:8049字

摘 要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丑形象”丰富多彩,根据样貌及性格大致可以分为“真小人”型、“伪君子”型和“内美形丑”型,各自特点鲜明。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分析情感教育对语文教学的作用,联系“丑”的具体形象,总结出“丑形象”使学生认清现实、提高明辨是非能力等情感教育意义和以教材为主、生活为辅等情感教育方式。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材;“丑形象”;情感教育

Abstract: Colorful image in the middle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 "ugly", according to the appearance and personality type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real man" and "hypocrite" and "ugly heart good", bright characteristics. Emotion education in Chinese teaching is an indispensable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emotional education in Chinese teaching, contact "ugly" specific image, summed up the image of "ugly" to make the students realize the reality, emotional education significance of improving the ability to distinguish right from wrong and emotional education such as teaching material is given priority to, the life is complementary way.

Key words: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Ugliness"; Emotional education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2]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学活动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智力发展,另一方面还承担着提高学生品德、健全学生人格的重任,所以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不能约束在传统教学框架中,应该寻找突破口,借此来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性发展。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材充当了传播语文知识的重要角色,同时也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作用,语文教材中的人物形象则是主要的施教对象。现行的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不少的“丑形象”,“丑形象”已经成为不可磨灭的艺术典型,这些“丑形象”或是肮脏不堪,或是被逼无奈,或是可怜可恨,或是至丑至陋。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正确引导学生对丑形象进行欣赏、分析、评价,不仅能使学生认识丑陋卑劣的本质,而且还能“以丑比美”地认识美,开阔学生审美视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对学生求知增智和人格发展具有重要的情感教育意义。

一 中学语文教材中“丑形象”的分类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丑形象”丰富多样、纷繁复杂,根据其外貌特征及性格特点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真小人”’型

“真小人”这类“丑形象”的性格特点可用一个词来概括——卑劣。前苏联著名美学家鲍列夫说:“卑劣——丑的极限程度,是被极端否定的价值。这是隐藏着对人们有威胁的消极力量,而这种力量还不能完全从属于人的意志。如果人类不能掌握个人的社会关系,它就可能成为更大灾难的根源。凡属于这种极端危险的现象都可以理解为卑劣。”[3]由此可见,卑劣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对人类生活的危害也极为严重。这类“丑形象”的卑劣品质,通过自身语言和行为的前后矛盾表现的尤为突出。

八年级下册《范进中举》一文中的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他的动作变化迥异,判若两人。当范进只中了秀才时,他是“吩咐女婿”要干什么事,不干什么事,一副谙熟事理的样子;吃完酒后是“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一副粗莽可笑的姿态;范进参加乡试向胡屠户借盘费时,却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丝毫不讲人情脸面;而当范进中了举人后,即使是为了替范进治病,他也只是“大着胆子打了一下”,且 “手早颤起来”;当看到范进衣襟皱了后,更是“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市侩小人形象令人咋舌。语言方面,胡屠户的变化更是卑劣丑陋不堪。在范进中举前,骂范进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就想中起老爷来”,是“尖嘴猴腮”;范进中举后,称范进是“是天上的星宿”,夸范进“才学又高,品貌又好”。他前后的言语改变使得其前倨后恭的市侩性格昭然若揭。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的“我”的父亲母亲即菲利普夫妇,在于勒“挥霍家产—经商发财—衰败穷困”三次身世的起落浮沉的过程之中,他们也采取了“惧怕憎恨—奉为福星—深恶痛绝”三种不同的态度。前后反差大,对比强烈,把他们虚伪、自私、贪婪、冷酷的内心世界充分地展现出来,刻画了他们那副可怜又可鄙的拜金相。

(二)“伪君子”型

“伪君子”型类“丑形象”的性格特点就是虚伪。这类人物用堂皇的外表和虚伪的内心来掩盖自己的空虚和卑微。

高中语文必修四《雷雨》一文中的周朴园是一个阴险残忍、虚伪自私的人物形象。对待事业,他用阴险残忍的做法积累资本: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时,他故意让江桥出险,淹死了两千多个工人,从中获取染着鲜血的“性命钱”;当了煤矿公司的董事长后,为了镇压工人的罢工运动,他一面收买工人代表,来瓦解分化工人队伍,一面又挑唆矿警开枪导致三十多个工人被打死。对待家庭,他专横、冷酷、自私:命令繁漪喝药、呵斥亲生儿子、干预儿子的选择等是他稳固封建大家长地位的专横方式;他怀念侍萍,称侍萍是规矩人家的大小姐,保留侍萍以前用过的衣物,但当他知道侍萍就在眼前,立即声色俱变,凶相毕露。他确是一个阴险残忍、虚伪自私的伪君子,是一个人格卑下没有任何仁义道德可言的反动资本家。高中语文必修二《祝福》一文中的鲁四老爷,他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鲁镇人心目中的“鲁四老爷”,表面上他是事理通达的,“看得出祥林嫂安分耐劳”而以“每月工钱五百文”录用了她,实际上是一个虚伪假善、迷信神灵、顽固守旧的封建余孽。可以说,他是害死祥玲嫂的间接凶手。

(三)“内美形丑”型

“内美形丑”型类“丑形象”的外貌虽丑陋不堪,但内在的高尚品质并不能被外表所掩盖。

高中语文必修五《渔父》一文中屈原“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搞”的丑的可怖的外表令人心灵产生巨大震动,使人不由地生出一种崇敬感,因为这丑陋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与他丑陋的外表不同的是,他有“长太息以掩息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忠贞报国之志和“宁赴湘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尘埃乎?”的耿耿忠心。屈原,用他丑陋的容貌唤起了人格品质的道德力量,他身上不屈的力量使我们有了伟岸不群的崇敬感和天地尊荣的自豪感。高中语文必修三《老王》一文中的老王,是一位出身卑微、生活穷苦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社会底层人民。文中的一段外貌描写是这样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4]这样如同行尸走肉般的人物形象多少让人感觉磕碜,但他的行为却令人感动。文中老王与杨绛先生的对话令人讶异,难以与他枯槁不堪的身形产生实质联想。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4]这其中的“哑”、“悄悄”和“不大放心”写出了他对钱氏夫妇不幸遭遇很是同情,关心他们的生活处境,表现了他的善良。另外,因为杨绛先生照顾他的生意,关心他,他就送杨先生鸡蛋和香油,说明他是一个重感情的人。小事中见高品质,老王就是这样一位样貌丑陋身世平凡但却善良重感情的小人物、真君子。

二 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中的特殊成份,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和多变的社会现象。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可见,当日常教学活动中融入情感教育,学生的知识吸收的会更好,思维发展会更加全面,情感教育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情感教育内涵

那么,什么是情感教育呢?教育专家朱小蔓在《情感教育的意识及其特殊机制》一文中指出:

所谓情感教育,是指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教育的力量,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同时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以及对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的教育。[5]

情感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与教学情境、学生的个人经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教师个人的经验、人格品质息息相关,同时也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制约。

(二)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作用

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是学生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情感是梳理文章体会深意的要素,是内心感受的真实写照。对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来讲,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学中的各种途径都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学习具有较高的主观性,从而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如果不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一味的以应试要求为目标,虽然能使他们学到一定的语文知识和答题技巧,但不能使他们更确切地把握作品的深刻内涵,体会文章的深层思想。最终,再好的文章也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再有深度的文本也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作品,感悟文本思想内涵。《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以看出,情感是作者创作作品时的根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就必须回归作者创作时的情感。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去探寻作者的心路历程和情感变化后,对于作品的理解就有了提高;若学生本体的读后感悟与文本内容、作者情感相结合,则对于作品的理解将会更加独到且深刻;若文本触及到学生自我的情感深处,则能够与文章产生共鸣,体会出作品中蕴含的喜怒哀乐等情感,从而达到文本情感高度统一。在多次情感体验之后,学生会更好地掌握知识、理解作品,更好地理解品味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主旨。

3.有助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当学生认同教师的教学,与教师的课堂情感体验达到一致时,教学过程则顺利,常伴随 “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出现,课堂教学内容就会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若是学生难以认同文本和教师的教学,那么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则难以统一,情感教育难以进行,课堂氛围低迷,教学效率低下。发挥好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更有效的利用自身特长,从文字书写、语言表达、表情呈现等多方面巧妙地创设一个又一个情境,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收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

4.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情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一方面是通过语文教材中的语言、思想、人物形象传达正面的精神或负面的批判,对学生有强烈的感染力量,可以使得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陶冶;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与生活实际,让学生对生活的认知、对人生的感悟、对大千世界的感受应由表面文字转化为内心能量,使他们为之动容,为之动情,情感体验逐渐加深,在学习与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启迪。

三 “丑形象”的情感教育

著名学者钱理群说:"我们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为中学生打好一生的精神底子,奠定一生的精神追求,完善人格操行,应是中学语文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内容。”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系列“丑形象”就是很好的教育典型,可以帮助学生从另外一方面培养自我情感发展。

(一)“丑形象“的情感教育意义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语文教材中的“丑形象”在这一特殊时期有着独特的教育价值,这种价值对学生的精神引导、人格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

1.能扩展学生的社会视野,深刻认识现实生活。“真小人”和“伪君子”类型的“丑形象”的描写包含了否定的批判态度,学生可以通过这些“丑形象”的展现,去认识人性的丑陋,认清现实社会。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关于人性的自私、贪婪、狠毒、迂腐、世故、蛮横、无聊等等的描写,这些人物形象或事件的呈现,可以使学生在厌恶式的阅读中认识现实生活,透视现实的真正面目。九年级上册《故乡》一文中麻木、卑微、迟钝的闰土和自私自利、尖刻泼辣的杨二嫂;高中语文必修二《祝福》一文中狠毒阴险、保守迂腐的鲁四老爷与可怜可憎、愚昧无知的祥林嫂;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的自私、冷酷、贪婪、惟利是图、势利、爱慕虚荣的菲利普夫妇等各种各样的“丑形象”都可以让学生深刻地认识社会现实。

2.可以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李泽厚说:“人的觉醒是在旧传统、旧观念、旧价值、旧风气的破坏对抗和怀疑中取得的。”[6]也就是说,从相反的事物上能得到真实的启发。对广大中学生实施反面教材即“丑形象”的教育,让学生通过文本中丑陋的形象来辨别社会中人类活动的善恶对错,虽然与大众的审美趣味相悖,学生在欣赏时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否定和憎恶的情感,但是从深层次方面来讲,却存在着对于培养正确的认知力、准确的理解力和明锐的判断力的巨大作用。中学教材中的 “丑形象”,有的是真实的丑陋,有的只是表面的丑陋,当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和分析后,将对于表象的认知逐渐地上升到理性层面的理解后,会达到一个明辨是非的新高度。

3.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我,反思自我行为,提高德行。高尔基曾经说过,文学能够帮助读者了解自己,使人变得高尚有力。对于涉世未深的中学生来说,文学中的典型形象更具感染力。对于教材中“丑形象”的阅读与理解,进行旨在揭示丑的本质及其危害的深刻情感教育,让他们通过对“丑形象”的鉴别和批评,警醒鞭策自己不要沾染上野蛮残暴、自私自利、愚昧无知、仗势欺人、贪欲无度、迂腐麻木等种种卑劣习气,走好未来旅途的每一步。

(二)教育方法

积极的文学内容能产生积极地艺术价值,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内美形丑”类丑形象的坚强勇敢、坚韧不屈、独立自主等品质来对学生进行情感激励;负面的形象要换个角度审视,会发现更深的奥妙,“伪君子”“真小人”之流,则需要抛开问题看本质,从其卑劣的人生中得到反思。如何通过语文教材中的“丑形象”来进行情感教育,是一个值得商讨的问题,根据中学生的年龄、学习能力、情感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提出以下教育方法:

1.以教材为主,全面、透彻地解析文本中的“丑形象”。中学教材中的“丑形象”各有各的特点,表现丑陋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不管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文本解读都应置于首要位置,读透文本才能体会作者的情感,才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才能有深刻的触动。要从读中体会到屈原的爱国情怀,领悟到伽西莫多的深情无私,感受到老王的困苦善良;同时,也要读出周朴园的阴险狡诈,丁举人穷凶极恶,鲁四老爷的顽固守旧。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解读文本,力争做到让学生读懂、读熟、读透。例如: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影片的方式,直观真切的感受“丑陋”,强化对丑的理解,加强情感感化;或者是根据语文教材中的情节虚拟各种情境,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丑形象”,使学生从中得到启迪。作为学生,一方面要紧跟老师的步伐,稳健踏实地走好学习基础内容的每一步;另一方面要以文本为中心,好奇心为半径,画出专属的文学文本学习版图。

2.以生活为辅,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多类型“丑形象”,健全学生的思想观念。教材中的人物形象虽说有的极丑极陋,但大多是作者自我创作出来的人物,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学生要体味现实的“丑形象”还是需要走入社会,体验真实的生活,目睹社会中的“丑形象”,以此来完成真实的情感体验。学校、家庭、社会是学生面临的三大社会性场所,在这三大场所里,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见识到更多的“丑形象”,通过社会性的体验,思想观念会有所改变,情感态度价值观都会更加完善。

3.以学生的自我领悟为主要途径。中学生的情感比较强烈而且呈现的方式丰富多彩,“复杂多变、阴晴不定”是中学生情感变化的特点。语文教材在学生的生活中起提示作用,教材中的人物形象不可能从本质上改变学生的性格,教材中的“丑形象”只是一种表现手法,重要的是学生自我的情感发展。当其对周朴园、菲利普夫妇这类人物的言行举止产生厌恶式情感后,学生的自我领悟就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丑形象”的典型性教育就产生了效果,学生的情感发展就相对完善起来。

四结语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给学生提供知识和情感教育的基础。通过分析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丑形象”,分析其情感教育的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的自我认识,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反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生活实际与语文教材有机的融合,让“丑形象”具有社会教育意义,学生从中得到的情感教育也会更加深刻。情感教育的意义是宽泛的,但宗旨是唯一的,即提高学生情商,促使学生全面成长。“以丑比美”的情感教育方式,虽然逆道而行,但会促进学生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8049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