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文学教育类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浮泛的底层—王十月《无碑》论

 2024-02-05 03:02  

论文总字数:9905字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打工文学已经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一个引人注目的、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文学现象。王十月是打工文学的领军人物,其长篇小说《无碑》则是打工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主人公老乌在南方十多年的生活经历,展示了当下的时代风貌;通过对老乌及其他打工者苦难生活的描写,表现其良知与人性的选择;通过老乌性格的发展,彰显打工者的精神生活和梦想追寻。小说《无碑》多层次地展现了社会环境的残酷,人性的真实与打工者命运的悲哀。

关键词:《无碑》; 现实环境; 人物抉择; 命运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literature on the theme of rural migrants has become an attractive and national literature phenomenon since 1978. Wang Shiyue is a leading figure of the literature on the theme of rural migrants and his novel "No monument"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literature on the theme of rural migrants. The novel shows the lifestyle today by the protagonist Lao Wu’ s life experience when he lived in the South of China. The author displayed Lao Wu’s choice between conscience and human nature by the description of Lao Wu and other migrant labors’ bitter life. The author displayed migrant labor’s spiritual life and the pursuit of their dream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Lao Wu ′s character. The novel "No monument" shows the cruelty of social environment, the true of humanity and sorrow of migrant workers′ fate in multi-level.

Key words: No monument; Realistic environment; Choice of the people; Fate

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发展中,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打工群体。他们为了生存与梦想踏上了虚无缥缈、遥遥无期的打工之途,有的人为了生存偏离了本性,失去了梦想,有的人为了坚守本性,追寻梦想而失去了生活的基本保证,但是他们的艰辛与痛苦又有几人知晓、几人理解。各式各样的打工者堆挤在人才市场,任人挑选,失去了所谓的尊严。他们用血汗在为城市添砖加瓦,但无人关心与认可。所以我想借王十月的《无碑》揭示他们打工生活的种种不易与艰辛。王十月在《无碑》中刻画了形形色色的打工者,描写了他们在生活中的摸爬滚打,表现了他们在这时代的梦想、希望、幸福、失落、悲伤……王十月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底层打工者苦痛的表层书写,而是将思想的触角延伸至更深层次,以悲悯的眼光审视这一群体,反思其苦难的根源,揭示出灰暗生活中人性的挣扎与坚守,宽容与忍耐[2]。目前有很多学者研究打工文学,有的研究打工文学的类型,有的研究打工文学的历史,有的研究打工文学的艺术,当然也有对打工者的苦难进行研究的,但终究不占主导地位。而我恰巧对打工者的苦难这一块有份特殊的情感,所以我借助王十月的《无碑》对此进行粗浅的探究。可能我的研究比较浅俗,但这是我与打工群体灵魂相碰闪现的奇异火花。

一 令人窒息的生存环境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举起了改革开放的大旗,从此中国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为了发展经济,邓小平主张: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只要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因而中国进入了商品经济的全面发展。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从而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现象。这也就意味着进城打工者不再能够轻易地觅得一份工作,而要每天起早贪黑的寻找,还要经过招工者的苛刻挑选与考核。如果你是新来的还有可能被冒牌招工者骗的血本无归。老乌刚到瑶台时,连续找几天的工作都没有结果,很多人一看到他脸上吓人的胎记就将他排除在外了,使老乌根本没有丝毫的机会。终于上天眷顾了他,他花了双倍的钱参加了一家工厂的考核,没想到却是一场骗局。很快老乌手中的钱就没有了,他没有力气再去找工作,凄凉地昏睡在瑶台的两株大榕树下。小说在写老乌失去第一份工作,入住五元店的时候,还介绍了与他同住的一系列为找工作而滞留此处的人,他们有的已经找了十来天,有的竟然寻找了几个月也没有结果。这些都为我们展示了底层打工者寻找工作的艰辛与不易。

正在寻找工作的打工者是痛苦的,顺利进入工厂工作的打工者也没有想象中的幸福。商品经济的发展自然会涉及到劳资矛盾的问题,也就是剥削与被剥削的问题。马克思曾说:“资本主义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虽然这句话是针对资本主义来说的,但是所描绘的状况在《无碑》中有了充分的体现。小说中描写的两次罢工就是典型的例证。首先我们来看看瑶台厂的罢工,黎厂长为了帮黄老板增加生产利益,更是为了保住自己厂长的位置,提出了一个所谓的“减员增效”的方案:改两班倒为一班制,让员工满负荷工作,适当增加加班时间,早上七点半上班,中午十二点半下班,下午一点半上班,五点半下班,晚上六点半上班,到凌晨两点半下班。[1](P64)这样机器一天可以开十七个小时,只比两班倒少三小时,而两班倒时多余的百余名工人的生活开支及管理成本远远大于那三小时的利润。黎厂长的方案表面上使打工者的工资因为加班费而有所增加,但是他们工作的时间却被无情地延长了七个小时。按照打工者工作时间来计算,他们付出的劳动增大了,得到的工资却降低了。所以这一方案遭到了李钟等人的反对,但黄老板为了自身的利益,实行了这一方案,这就加速了罢工的爆发。李钟为了维护打工者的合法权益发动了这次罢工,也得到了许多人的拥护,但这些人没有一个能逃过老板的胡萝卜加大棒的,最终使罢工演变成了李钟一个人的斗争,斗争的结果则是李钟一人被迫离厂。基德厂的罢工与瑶台厂的一样,军事化的管理,超额的工作,拖欠的工资……打工者实在难以忍受老板过度的剥削,于是罢工暗潮涌动,但是一样的原因,一样的结果,只不过老乌替代了李钟的角色。这两次的罢工虽然都没有正式的开始就结束了,但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劳资矛盾的激烈。也许劳资矛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我们无从控制,但是罢工一而再再而三的瓦解在摇篮中,我们就不得不反思一下自己。大时代的发展我们无法左右,但我们可以选择以什么样的姿态存在于不停发展变化的时代中。当老板许诺好处给罢工的组织者时,他们不会愚蠢到为了别的打工者的利益而与老板闹翻,因为他们组织罢工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领头羊已被击败,其余罢工者自然不驱而散,一切恢复原有的平静,打工者又心甘情愿地接受老板的剥削。这不禁让我想到了鲁迅先生对中国民众的情感态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也正是我对这些打工者的态度。他们确实被老板压榨的千疮百孔,失去精神寄托,令人怜惜,但工友之间、派系之间、甚至朋友间的龌龊和利益争斗与对老板的奴性服从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因其不争气、不抗争而感到愤怒。大时代的发展压榨了打工者的肉体,也奴化了他们的灵魂。由此也可以看出,作者王十月不仅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剥削者,也指向了具有明显人性缺陷的、过于自私的、一盘散沙的打工者自身。

二 多维度的抉择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不同的人或遵从利益,或遵从人性选择了不同的人生路,从而踏上不一样的历程。作者王十月在小说中塑造了很多生动形象的人物,他们带着热情和各自的期待奔到瑶台,选择了不同的生活之道。有的人在出发时就定错了方向,有的人则在岔路口选错了路,有的人则行百里而半九十,功败垂成,然而还有一类人却始终保持着做人的底色。打工妹阿湘天生丽质、秀色可餐,也正因为她过人的姿色使她不甘于做一名普通的打工妹,她一直想通过婚姻过上自己梦寐以求的小资生活。一开始她和烂仔子阿昌鬼混在一起,然后抛弃阿昌做了一名货车司机乔治的小三,然而乔治却抛弃了她。她怀了乔治的孩子,坚信当她把孩子生下的时候乔治一定会回到她的身边。但是这一切只是阿湘一厢情愿的想法,她始终没有等到乔治的出现。老乌用自己毕生的心血悉心呵护这对被遗弃的母子,但这样的温情并不能阻止阿湘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她将刚刚出生不久的孩子无情地丢给了几乎为其倾其所有的老乌,悄然离开。多年后,当她想要回已经入小学的乔乔时,她已经是有钱人家的阔太太了,但她的老公是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我想这并不是阿湘正真期待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也不可能给她带来幸福,因为金钱的富足永远都不能弥补爱情、亲情的缺失与灵魂的空虚。阿湘在准备出发时就为自己选择了一条不归路。周全林是老乌失去第一份工作后,无奈入住五元店时结识的小不点。五元店是这些外来寻工者暂时的落脚点,小不点已经在这里住了二十三天,但一无所获。为了能多争取一点寻工的时间,他每天早餐一元,中餐晚餐六元,喝水用瓶子接自来水,找工靠双腿跑,但就是这般节省,他也快弹尽粮绝了。然而他总是每天笑嘻嘻的,似乎感觉不到危机的逼近。他还说:“车道山前必有路,不笑怎么办,哭也哭不出工作啊。”小不点的乐观与淳朴深深地打动了老乌,于是老乌厚着脸皮帮小不点介绍进了瑶台厂。师傅王一兵毫无保留的指导、帮助他,但世事难料,很快他就背弃了王一兵,攀附上了黎厂长,与王一兵闹的势如水火。最后挤走了曾经帮他入厂的师傅,自己坐上了主管的位置。周全林的本性并不坏,但原先的乐观、天真与淳朴确实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心计、迎合与争斗。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最起码应该以一种让人信服的、光明正大的方式去争取。周全林则是在正当的追求中选错了道路,迷失了自我。李钟可以说是老乌的第一任精神启蒙老师,他有技术、有能力、有义气、有知识,知道运用《劳动法》来维护打工者的利益。当黎厂长提出“改两班倒为一班制”的方案时,他强烈反对;当组织罢工时,他主动要求一人承担失败的后果,让罢工者没有后顾之忧;当罢工泄露时,他独自一人举牌呐喊:“ 维护劳动法,还我加班费。”此时的李钟就像一名英雄,在为同伴们争取最大的权益。但同伴们却因为自身的利益得到了暂时的满足,而将他绝情的遗弃。李钟落败离厂后不久,因醉酒与治安队发生冲突,借着酒劲质问治安队为什么中国人在中国的领土上还要暂住证,结果换来的是一顿毒打,失去意识的他挥刀砍伤两名治安队员,也因此将自己送入了大牢。本以为他会因此而消沉,但是事实证明他没有。他在狱中认真学习法律,因为表现良好而被提前释放,出狱后凭借自己在狱中所学的法律知识为那些被剥削的打工者提供法律援助。巨大的变故并没有玷污他的灵魂,他还是像以前一样充满正义感。本以为李钟会一直守住心灵的净土,但命运向他开了个玩笑,让他发现那些被剥削的打工者并不像他想的那样值得同情。他不仅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而且在这期间还免费供他们吃喝,努力为其争取最大的权益。但是很多接受援助的打工者在得到自己的赔偿时,为了逃避事先说好的酬劳,而选择悄悄的逃跑,这使李钟逐渐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基本保障,也使他对这些言而无信的打工者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寒心。这些让李钟的内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决定为任何人打官司,只要价钱合适。这一决定使他逐渐脱离了原本的轨道,沦为了金钱的奴隶。如果他再坚持一下,也许那些无知的打工者会因为他的真诚而醒悟,一切都无从预测。看着李钟,就像看到一位历经千辛万苦快登到山顶的探险者,因为一小块绊脚石,而逐渐滑向山脚,失去人原有的纯粹。阿湘、周全林也好,李钟也罢,他们都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的不同的阶段迷失了自我,但也正因为他们的迷失,展现了人物的真实。的确,打工生活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要守住自己,不容易。

优越的物质诱惑对人们来说是具有巨大吸引力的,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初期那个物质极度缺乏的年代,许多人因此而迷失了自己,但老乌却成了一个例外,他始终保持着做人的本分。王十月说:“他心性高迈、秉性淳朴、但长相丑陋;他在社会最底层摸爬滚打,历尽坎坷;他只要稍稍违背良知便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但他每次都选择了坚守。”[1]正如作者所说,老乌淳朴、善良,不愿违背良知,凡事为他人着想。他抱着极其简单的梦想来到瑶台,希望自己在此能找到一份工作,讨到老婆,过上幸福的生活。艰难的寻工之路,使他差点死于瑶台的榕树下,幸得黄叔搭救,于是他奇迹般的获得了第一份工作。当他成为瑶台厂的总务时,他一心想着的是怎样用有限的资金改善工人们的伙食,怎样能够报答黄叔的救命之恩。所以他并没有将总务的工作看做是一份肥差,而是勤勤恳恳的埋头苦干。当他得知李钟组织罢工时,他陷入了两难境地。黄叔对他有知遇之恩,不可不忠,而李钟与他情同兄弟,不可不义,但如今忠义终究难两全。他向黄叔举报了罢工事件,缓解了黄叔危急的处境,可以说是报了恩,但是却将李钟逼向了绝境,于是他在李钟被迫离厂后,也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离开,想以此弥补对李钟的亏欠之情。

李钟罢工事件之前,老乌说到底也就是一个善良、淳朴、踏实、可靠地打工仔,但是事件之后,老乌的精神境界在此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他逐渐意识到黄叔的改变,意识到黄叔为了收获更多的利益而残酷剥削打工者的现实。是李钟悲壮的罢工行为敲醒了老乌,于是李钟成了老乌心灵的导师,以至于后来每次老乌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都习惯性的写信给李钟寻求解脱。老乌自己也明白正在服刑的李钟几乎不可能收到他的信,但这已经成了他的精神寄托。最后他在基德厂有意效仿李钟式的一个人的悲壮的罢工,使他的思想境界更进了一层。

此时的老乌开始厌倦打工的生活,谋划着回家种几亩地,搞点养殖,缓解在城市打工的劳累。然而一年的养猪大业赔上了他全部的积蓄,他不得不怀着惊恐、迷惘和不安再次踏上瑶台之途。也许是善有善报吧,老乌再次得到了黄叔的眷顾,成为了二手房东,当然这样的身份更加符合老乌现在的心态。虽然钱挣得不算多,但日不晒,雨不淋,不愁吃,不愁喝,最重要的是没有人管着,自由自在。就在老乌离幸福稳定的生活更进一步的时候,一个重大的变故发生了,他偶遇了被人遗弃的阿湘。此时的阿湘已经怀了那个男人的孩子,而且天真的认为只要生下孩子那个男人就会回到她的身边,可是一切都是幻想,那个男人彻底消失了,好心收留并精心照顾她们母子的人却是曾经被自己嘲笑、蔑视的老乌。老乌不知不觉的爱上了阿湘,并幻想乔乔叫他爸爸,然后一家三口幸福的生活,但是阿湘并没有停止追求“梦想”的脚步,她不甘心一辈子过带孩子、看店的生活,她急切地渴望成为城里人,她离开了。老乌瞬间从天堂掉到了地狱,感觉有只巨大的爪子,紧紧攥住了他的心脏,使他不得动弹,想要静静的死去。可和他没有丝毫关系的乔乔却成了他的牵绊,也成了他活下去的支柱。从此老乌又当爹又当妈,还要清扫楼道,看小店,整个人消瘦了很多,但是当黄叔想要用十万元换取乔乔的时候他毅然地拒绝了。这不仅说明了老乌的心善与有爱,更加证明了老乌思想的更新与进步,也许在以前,老乌可能为了报恩愚昧的将乔乔托付给黄叔,毕竟黄叔能给乔乔带来更加丰富的物质享受。当阿湘给老乌带来的伤口随着时间逐渐愈合时,阿霞走进了他的世界。阿霞没有阿湘的姿色,但是为人质朴、善良,又勤快。但命运弄人,阿霞被迫嫁给了同乡的一个赌鬼,而且经常对她拳打脚踢,于是她带着一儿一女偷偷跑出来投靠老乌。老乌二话没说就收留了他们,而且还到处托关系希望将阿霞的大女儿送到公立小学读书。老乌总是这样对别人的事比对自己的事还上心,这也许就是他始终坚守的纯真吧。随着两人相处之久,阿霞与老乌相爱了,但幸福是短暂的,阿霞带着孩子回乡与丈夫离婚时,发现丈夫出事变成了残疾人,于是她忍痛舍弃了老乌,决定留下来照顾不能自理的丈夫以及他那两鬓花白的父母。阿霞的选择对于老乌来说是残忍的,但这恰恰也说明了阿霞与老乌的相配,因为他们内心的善良总是促使他们先为别人着想。现在老乌剩下的就只有乔乔了,但是命运又让阿湘再次出现,想要带走乔乔,老乌再也承受不了了,他带着乔乔不断的奔跑,他想逃到一个没有人能找到的地方。但他终究还是想明白了,他觉得自己没有权利阻止人家母子的相见,更没有权利割断那血浓于水的亲情。现在老乌的思想境界升华到了最高层次,因为他已经看透了一切,从物质到精神的。他明白了生活的必然与偶然,然与所以然,顿悟到幸福的真实含义。

然而不管老乌的思想怎样的转变、深化,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底色:为人以善,予人以爱。虽然老乌的脸上长了一个骇人的胎记,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胎记,只不过有人长在脸上,有人长在心上。长在脸上固然会丑,但并不可怕,然而一旦长在心上,那么便无药可救,遗臭万年。

打工者们一直在生存的边缘挣扎着,物质生活极其的贫乏,但他们从未放弃过对梦想的追寻。有些打工者为了追寻自己的梦想而选错了路,用错了方式,迷失了自己,当然也有很多打工者踏踏实实的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终生的,老乌自然算一个,此外,他的第二任精神启蒙老师刘泽也是这样的典型。刘泽是一位南漂画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该怎样做,同时也对这样的社会有着自己的思考。老乌在与其交往中,逐渐被其影响,当年的书法梦也被其唤醒。老乌虽然有一定的书法基础,但是没读过什么书,文化底蕴不够,刘泽则提醒道:“就你现在这样的水平,不多读书,练字再刻苦,就算练上一辈子,顶多是个写字匠。”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虽说刘泽说的话很伤老乌的自尊,但是确实是真心的为老乌着想。在刘泽的引导下老乌开始阅读《人间词话》、《淮南子》、《山海经》、《老子旁通》、《论语别裁》等著作,这些中国传统经典书籍进一步丰富了老乌的精神修养,也使老乌在喧嚣和躁动的城市中找到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作者以老乌为例,实际上想告诉打工者,他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在追寻梦想的路途中有所精神的追求。正如有人说,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应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追梦的过程就像人生旅行中的一段,我们不必纠结梦想是否能够实现,而应该学会享受追梦过程中的所感、所悟与所得。老乌在打工旅途中,不仅始终保持着原有的纯粹与做人的本色,而且能够勇敢地追寻自己的梦想,为打工者竖起了一座丰碑。

三 无奈与尴尬的命运

中国人很重视归宿感,然而以老乌为代表的进城打工者的归宿却是进退两难的。他们满怀憧憬的来到城市寻工,也用自己的血汗为城市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可是却得不到城市的认可。他们晚上不敢在路上走动,因为到处都是治安队查暂住证,一不小心就可能会因为没有暂住证而被关入大牢。他们这些说普通话的也会受到当地说白话的歧视,工作时会被分配些既复杂工钱又少的任务。这些都说明了瑶台不愿意接受这些外来的打工者。老乌还曾经天真地认为瑶台总有一天会变成“老乌的瑶台”,可是这一天可能永远也无法实现。瑶台容不下外来打工者,可是又不停地招纳这些外来打工人员。打工者在此付出了超出薪水几倍的劳力,可结果却是不被认可,我认为这是极其不公平的。强烈的漂泊感、思乡情不禁涌入心头。他乡不容,回到故乡,可是故乡也没能让这群打工者感到一丝的亲切与慰藉。在打工之途中,老乌因身心俱疲而回过两次家乡,但家乡没有给予老乌一丝的温暖。老乌第一次回家是失去基德厂工作的时候,他本想故乡会抚平他的创伤,消除他心里的疲惫,但事实恰好相反。他发现如今的故乡变了,变富了,人也变懒了,最让老乌无法接受的是家乡人的是非观变得淡薄了。他们满眼只知道钱,根本不在乎钱来的途径是否道德。当谈到谁在外打工挣了大钱时,满眼都散发着羡慕与嫉妒。当看到老乌的养猪大业失败时,他们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喜悦,却送来虚假的安慰。老乌再也忍受不了邻居的讥讽、父母的唠叨,再次踏上了打工之途。第二次回乡是老乌极其崩溃的时候,他想在故乡享受和乔乔的最后时光,同时也让乔乔体会农村的快乐与艰辛。可是父母因为老乌没有混出名堂而感到丢脸,不停地催促老乌回去,然而老乌却无处可去。他乡的不认可,家乡的不欢迎,老乌几乎无处生存,只能在两者的夹缝中喘息、漂泊。很多和老乌一样的打工者也面临着同样的状况,找不到自己的归宿。作者王十月也不能为其找到真正的归宿,所以他在小说最后安排老乌不知所终。这样的结局应该是对现实最大的讽刺。而我们也只能默默地感慨这些打工者命运的无常与悲惨。

王十月的《无碑》揭露了小老板们对打工者的剥削,探索了打工者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时的抉择,展示了打工者漂泊在他乡与故乡之间的尴尬处境。许多打工者因为各种因素失去了原有的纯粹,而面容丑陋的老乌却始终坚守着自己,我想这是作者对打工群体的一种期望,因而利用老乌这一人物形象为打工者树立起一块坚实的无字碑。此外,作者为老乌设定了一个不知所终的结局,这就引起了人们对打工者归宿问题的思考。我想坚守本性与寻找归宿是王十月创作《无碑》最大的动力,而这两个问题也正是我写此文章所揭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十月:《无碑》,花城出版社2009年版。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9905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