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外文翻译 > 计算机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正文

美国、英国、中国和新加坡四国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战略的发展回顾外文翻译资料

 2023-03-15 03:03  

美国、英国、中国和新加坡四国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战略的发展回顾

摘 要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发展有着革命性的影响。因此,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是全面应对信息时代教育发展挑战的战略选择。世界各国已经开始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并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来指导其发展。同时,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的实现。我们以美国、英国、中国和新加坡为例,重新审视了全球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策略,在综述各国发展路线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典型特征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美国,英国,新加坡,中国

“信息化”一词最早出现在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日本的一些学术文献中。当时,“信息化”的概念主要是从工业角度阐释和定义的。在20世纪70年代,德国、欧盟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一系列计划,以促进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和发展。这些计划都把信息基础设施作为一个重要部分。1993年9月,美国克林顿政府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即“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其核心是发展以互联网为中心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促进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Clinton White House, 1993)。在此推动下,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成功发布了一系列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引发了全球信息化建设的浪潮。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随着90年代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而提出的。在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中,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主要被认为是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这一举措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以英国和新加坡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相继制定了促进信息技术在本国教育中应用的计划。此外,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关注教育信息化,并逐步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创新以及对教育的不断渗透,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各国政府相继制定了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引导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同时,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具体实施,进而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教育信息化政策体现了国家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方向。它对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宏观规划和指导作用,是教育信息化活动有效开展的必要保障。

本文选取美国、英国、新加坡为发达国家,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对这四个国家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进行总结。首先,概述了全球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三个阶段,然后研究了国际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推进路径。深入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和产品规律,为全球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全球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进程

20世纪90年代,现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促进了世界各国的教育信息化。作为跨世纪教育改革的实际内容和指标,教育信息化已被纳入全球新一轮教育改革计划,各种政策计划相继出台。在政策的指导下,采取了分阶段、循序渐进的策略来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异,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是不同的。为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各国制定的教育信息化政策的重点将不断发展和变化。但从总体上看,其战略发展路线具有主要的阶段性特征,它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信息基础设施全面建设阶段

教育信息化包括很多方面,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教师信息化培训、政策法规等。基础设施建设是指建设校园网、多媒体教室、学习终端等硬件环境。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内容是基础设施建设(Jiao等,2014),它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持作用。

1993年9月,美国提出了国家信息结构战略,旨在建立一条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时代的高速公路。在1996年初颁布的“国家教育技术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每个教室都需要有一台可以连接到互联网的电脑,高质量的学习软件,以及训练有素的教师(美国教育技术办公室,1996)。1998年,美国政府投资510亿美元,使每个美国公民都能使用信息技术进行终身学习。调查显示,1994年,美国只有3%的学校与互联网连接;1996年,4%的学校可以达到每5个学生一台电脑的要求,9%的教室可以与互联网连接(Glennan amp; Melmed,1996);1999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63%;2000年,这个数字被刷新到90%以上。

英国还特别关注信息技术教育中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现阶段,政府从政策和资金上大力扶持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1998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我们的信息时代”,要求政府改革教育,在教育中使用新技术,并使用政府投资的教育资金。结果,总共有6%的教育资金被用于购买学校硬件,确保英国20%的中小学能够连接到互联网。这一政策直接促进了英国教育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根据Ofsted在2004年提供的统计数据,全国拥有数字投影仪的学校比例为:小学80%,中学99%(Ofsted, 2004)。

新加坡是最早发展全球教育信息化的国家之一。1997年,教育部颁布了一个为期五年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计划——Masterplan 1(MP1)。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计划的实施为学校的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它在提供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和使教师具备基本的信息通信技术整合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个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计划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到第一个计划结束时,所有学校都配备了支持教学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并连接到互联网,直接访问教育部的网站。小学的学生与计算机比例为6.6:1,初中为5:1(Lyu,2016)。

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略晚于发达国家。1998年,教育部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它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项目(教育部,1998)。1999年,中央政府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提高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水平”。2000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通知》,成为中国教育信息化的第一个国家发展规划(中国教育部,2002)。200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12〕号),开始关注农村等教育薄弱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并于2003年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这一系列的政策为教育信息化的建设铺平了道路。

2000年以来,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相继建成。因此,各学校接入互联网和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的比率大幅提高。2012年,为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三通两平台”建设计划被提上日程,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张建国,2019)。

作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第一步,主要任务是实现教育网和校园网的初步覆盖,形成数字资源服务体系。从具体时间上看,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多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基础设施在21世纪初就已经完成建设。由于发展水平不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起步相对较晚,但从发展阶段来看,其发展的第一阶段是以完整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导。

推广和应用阶段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推进,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技术素养和设施建设不匹配的情况下,普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本阶段的重点。

美国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第一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它也对全民较低的技术素养发起了挑战。大多数地区的学校都没有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Zhu 等人,2014)。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教师信息素养建设等。从2000年启动第二个计划,该计划将重点转移到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同时,2001年《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的颁布再次强调,不仅要投资硬件建设,还要加强教师培训,将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结合起来。因此,在第三个国家教育技术计划中,提出了七个行动计划:加强领导,考虑改革预算,改善教师培训,支持数字学习和虚拟学校,鼓励使用宽带网络,向数字内容发展,建立综合信息系统(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2004)。在NETP2000和NETP2004的发展计划中,美国着重于促进数字资源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关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数字资源建设,并通过教师培训提高教学应用。

在新加坡1997年发展计划的第一阶段,他们不仅推动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也被列为目标之一。因此,在完成第一阶段的计划后,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大幅提升,教师掌握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基本能力,学生掌握了完成信息技术项目或任务的必要技能。

在第一阶段计划的基础上,2003年,新加坡教育部启动了为期5年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计划的第二阶段——Masterplan 2(MP2)。与第一阶段侧重于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相比,第二阶段集中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Lyu,2016)。2005年,新加坡实施了信息技术示范学校项目。该项目选择15%的学校作为试点,鼓励他们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形成典型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并在全国积极推广。

英国的情况也是如此。2005年发布了《利用技术:改造学习和儿童服务》的信息战略。它提出要在教育和儿童服务的各个领域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为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完整的服务环境支持。2008年开始的“下一代学习”更明确地提出要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为学习者提供学习工具、在线支持、可定制的资源和技术指导,以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Becta, 2008; Laurillard, 2005)。

在第一阶段的信息基础设施全面部署后,中国迅速将建设任务转移到应用普及上。2012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十年规划》)。由此,从国家层面对未来十年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整体设计和全国性部署,这是中国第一个教育信息化的长期战略规划(教育部,2013)。《十年规划》提出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和优先领域。到2020年,建立人人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形成各地区、各层次学校的宽带网络全覆盖。此外,还将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因此,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和发展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2015年5月,中国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山东青岛举行。会议提出了“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的目标。建设一个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一大批创新人才。报告指出,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运用信息化的覆盖面”,通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Li amp; Lyu, 2015)。2016年6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它主要体现了三个概念:一是从建设到应用,二是从单点到全局,三是从一线到融合(教育部,2016)。“十年规划”的正式发布和首届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的召开,使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15年,学校的网络教学环境大幅改善。中国中小学的互联网接入率为83%。多媒体教室的普及率为73%;高质量的数字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基于信息的教学也越来越受欢迎(Zhao, 2015)。

在这个阶段,数字教育资源得到广泛共享,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普遍应用。在这个过程中,关注教育者的信息素养,建设广泛而丰富的数字教育资源,已经成为各国的战略重点。然而,各国的建设重点有所不同。例如,新加坡赋予技术以“以人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英语原文共 21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596035],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