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经济学类 > 经济学 > 正文

论经济发展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0-04-21 04:04  

1.目的及意义

幸福感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民生的新指标,成为一种系统的评价标准。经济增长特别是收入的增加,对主观幸福感造成的具体影响是有关社会民生的一大问题。传统上以经济成就指标衡量幸福感容易导致经济增长与幸福初衷的背离,本文将通过一系列分析调研,测度居民们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从而得出这些因素对主观幸福感所造成的利弊影响。

20世纪60年代以来,积极心理学逐渐兴起,人们的积极心理状态也受到了空前及普遍的关注,研究者们对幸福感等积极心理状态进行了大量研究,而不是再仅仅局限于焦虑、抑郁等消极心理状态。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是作为对心理学过度强调消极状态下的心理反应的修正而发展起来的。

关于主观幸福感,Dodge的幸福理论提出已有70年的历史,关于个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的研究亦是心理学界重视个人生活质量研究的一个明显标志,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国外学者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简单描述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人口统计项目;第二阶段是探讨获得幸福的各种途径和跨文化研究,并建立了相关的理论;第三阶段则是研究方法的探索。

关于经济收入如何影响主观幸福感,目前研究者并没有达成一致。国外大量研究将收入转化其对数形式计算(利用曲线作用可表现经济收入对幸福感影响的边际递减效应)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有研究表明,在给定时间内的国家水平和个人水平,收入和幸福都呈正相关,且个人或国家水平的生活满意度随收入变化的梯度大致相同;公民的生活满意度也通常随国家经济水平的增长而提升,经济增长越多的国家生活满意度提升也越多。这些结论表明了绝对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主观幸福感水平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升。但在发达国家,国民收入的变化和幸福水平的变化之间并非总是呈正相关,一旦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人均国民收入总体上的增加并不一定转化为主观幸福感的大幅度增加以上结论的差异除了与样本量和测量方法的不同有关外,也可能因为作为衡量国家收入水平的GDP并不一定能转化为家庭财富的平均水平。

有关主观幸福感与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在西方已有了较为系统且颇有成效的发展。而相对来说,我国国内对这一内容的研究还略有欠缺。近年来,以邢占军(2002)为代表的部分学者就主观幸福感方面做出了诸多研究,有重要意义。

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虽晚,但近年来关于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的研究已初见成效,这些成果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title}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

基本内容:首先,文章将提出经济发展对主观幸福感造成的影响及意义,并结合国内外现有成果进行简要的综述;其次,对近年国内外的相关数据进行简要筛选和处理,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两者之间相关性结论,并对文章存在的不足和尚需改进之处进行简要说明。

技术方案: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应用理论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以确保所得结论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在实际的分析和探讨过程中,本文将会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大致分为以下两种:

(1)文献总结法:本文借鉴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通过广泛地收集和阅读相关文献,本文尽可能地从这些国内外既有文献中,获取本研究所需的资料,以取得必要的背景材料和事实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相应的文献综述。这些已有的文献研究不仅为本文的选题和分析思路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给予了本文大量启示。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本文通过借鉴大量相关文献的理论分析,分析经济发展各项重要相关指标特别是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理论关系,在定量分析方面,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的模型拟合相关理论,进一步讨论经济发展对主观幸福感造成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