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管理学类 > 人力资源管理 > 正文

“知识失业”对人力资本投资带来的影响及对策

 2024-01-03 09:01  

论文总字数:7693字

摘 要

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政策,大学生不再是端着“铁饭碗”的特殊群体。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屈就于一些只需要体力的工作岗位,才能得不到发挥,这也就是所谓的“知识失业”。本文从我国“知识失业”的现状出发,比较详细地剖析了“知识失业”产生的根源,并借鉴相关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客观地分析“知识失业”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最后从家庭和个人、企业和社会以及国家和高校三个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知识失业;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对策

Impact of “Knowledge Unemployment” on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Zhong Yu-lai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ai 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Jiangsu, 223300)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market economy reform and the implement of “two-way choice, choosing profession independently” policy, college graduates are no longer a special group with “iron rice bowl”. A large number of college graduates can’t get jobs, and have to go into some manual jobs, and their abilities can not be used, which is the so-called “Knowledge Unemploymen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s “Knowledge Unemployment”, and probes into its root in more details. Focuses on related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theory, the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main body for research. Then, this paper objectively analyses the effects of “Knowledge Unemployment” on the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from the viewpoints of households and individuals, companies and society, countri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Knowledge Unemployment;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Impact; Countermeasures

当今社会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许多高校毕业生因为各种主客观因素不得不面临“毕业即失业”这一难题。许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或只能屈就于一些只需较低知识技能要求的岗位,这一“知识失业”现象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极度浪费。

一、“知识失业”问题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知识失业”问题现状

“知识失业”是指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在社会上处于不得其用的状态,是社会对于人力资源未能合理配置的表现。[[1]]本文对于知识失业的衡量和界定为:

第一,当代高校毕业生在一定时间里未能找到工作;

第二,知识劳动在职者拥有超过其岗位所需的更高的专业技能。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我国高等教育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以及扩招政策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就不断显现出来。如今,这一问题早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且随着每年几百万高校毕业生涌入到就业大军,而不断加剧。根据有关数据统计,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为145万,2003年为212万,2004年达到250万,4年增加了135万。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338万人,2006年达413万人,2007年达495万人,2008年人数达559万人,2009年人数达611万人,2010年人数达631万人,2011年人数达660万人,2012年为680万人,[[2]]2013年人数达到699万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27万人,首次突破700万人。[[3]]由此可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是十分严峻的,这需要社会各阶层共同应对,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它带来的负面影响。

另外,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就业压力的增大,“知识失业”将不断地加剧,这将会给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消极的社会心理效应,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知识失业”原因分析

引起“知识失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因素如下:

1.个人因素

有许多知识劳动者在进入社会前,会对社会有过高的期待,而对自己也缺乏比较客观的认识,这往往会使其在就业时“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从而失去了最佳的就业机会。此外,也存在一些高校毕业生由于较大的就业压力,不愿面对激烈的竞争,而选择推迟就业甚至放弃就业,这种消极的就业态度,虽有社会整体就业压力太大原因,但更多还是毕业生个人自身原因造成的。

同时,也存在着各种滞后、陈旧的观念影响着人才的自由流动。一些劳动者一心只想到一些大城市或发达地区工作,甚至非国营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不去,这种不合理的流动也是造成“知识失业”的一个原因,也是资源的一种浪费。另外,知识性劳动者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主要源于其在校期间没有打好基础,没有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只能“望职兴叹”。

2.政策因素

国家相关政策对于市场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具有重要影响。主要包括户籍制度、人事档案制度等方面对人员流动方面的限制。

现实生活中由于户籍制度的种种限制,劳动者往往无法自由流动,市场也无法发挥出应有的配置作用。一方面,户籍常常与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险等挂钩,迁入工作地越是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限制越多,而另一方面,户籍制度背后附加的各种权利,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社会地位差别的象征,这对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不利的,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秩序的稳定。此外,人事档案制度也阻碍了高校毕业生的自由流动,一些毕业生好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单位,却在签订协议、办理报到手续、转接档案时,因人事档案制度受阻,只能放弃就业机会,这种现象屡见不鲜。

3.供求关系因素

当前,许多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与社会的需求存在结构性的错位,客观上导致了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错位。[[4]]

第一,目前国家偏重对高校本科生的教育投资,而对大专生和高职生的培养不仅投资少,而且培养的模式偏重于理论,实践能力差。

第二,专业不匹配现象较严重,并且缺少必要的心理素质。很多知识性劳动者对于所处行业的信息一无所知,不知道如何去适应工作。同时,还会较容易产生消极的就业态度,心理素质差。对于这一现象,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并不定期开展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

第三,存在市场需求空间上的错位。一些较发达地区、行业和企业,知识劳动者供过于求,造成人才过剩,而另外一些地区、行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却得不到满足,比如,东部沿海地区人才普遍供大于求,而中西部地区人才供给却出现大量缺口,需要的各类人才大多都得不到满足。

二、“知识失业”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

西奥多·舒尔茨曾在20世纪60年代明确阐述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并被广泛应用至今。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技能、健康等方面的总和,也称“非物力资本”。[[5]]相比其他物质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更大价值。而人力资本投资则是指为了提高劳动者的生产能力,对劳动者的教育、培训和医疗等方面进行时间和金钱的投资,其核心是教育和培训投资。

由此可见,人力资本投资的来源主要就可划分为家庭、企业和国家三个主体。

第一,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主要指家庭在教育、保健、医疗卫生等方面,自觉的、有目的的投资活动。通过父母对自身和子女在各方面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的总和,达到提高专业知识技能、保持身体健康水平等目的,使接受投资的人在充满竞争的经济社会中有着一定的竞争优势。

第二,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是指企业为了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的目标,集中投入一定得人力、物力和财力,有针对性地开发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的投资活动。其主要采取脱产学习和在职培训等方式,调动企业人员的积极性和提高员工的相关专业素质,以达到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扩大营业利润。

第三,国家人力资本投资是指国家为了保障公民在教育、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合法权益,对公共教育、公共医疗等多方面的投资,其投资方式不仅包括资金的投入,而且还有政策上的扶持。国家在公共教育和医疗方面的投资对于国民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民的教育水平决定了国家日后是否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公共医疗事业的发展也保障了国民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由此可知,“知识失业”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识失业”对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

知识劳动者在社会上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得不到发挥,这必将打击许多知识劳动者,也会使许多家长减少对子女的教育投资,因为教育投资本来就是具有风险的,而且它是一种长期投资,具有不稳定性,它的收益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如果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无法带来预期的收益或与预期的收益相差太大,他们将减少或放弃这方面的投资。

当个人接受教育的时间越多,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也就越大,而获取的个人收益也越多,但这只是一种正常情况下的常态,也是以充分就业为前提的。个人净收益会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增多,但是由于“知识失业”增加了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教育的预期收益。这时候,“知识失业”导致个人成本增加,而个人收益则会因“知识失业”的“削减作用”而减少,人力资本投资的机会成本和收益将越来越接近。如果“知识失业”现象持续恶化,个人收益将可能低于个人成本。这极易造成人力资本投资走向两个极端,形成人力资源的两极分化现象:

第一,收入低的家庭将减少高等教育投资,甚至不愿投资。“知识失业”会使得低收入家庭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大幅增加,而高等教育带来的差别收益却因“知识失业”而降低,甚至不复存在。当大学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之间的工资报酬差距缩小,低收入家庭会减少教育投资,这也是减轻负担的一种方式。

第二,收入较高或有能力负担的家庭将会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由于劳动力市场供给大于需求,毕业生找工作的压力增大,岗位竞争日益激烈,市场无形中抬高了就业的学历要求,因此,许多家庭将会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选择继续深造。

综上所述,当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不断上升,收益不断下降,可能使得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小于成本,导致一部分人减少或放弃人力资本投资,而另一部分则继续人力资本投资,由此形成人力资源的两极分化现象。

(二)“知识失业”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

对于每一位员工的入职,企业都会缴纳必要的社会保障福利,并且对其进行系统的培训。但是“知识失业”现象的不断恶化,即知识性员工在企业里总处于不得其用的状态,无形中就造成了企业资源的浪费,也带来了内部不稳定因素。究其原因,一方面,系统的培训之后发现候选人的能力与岗位要求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那么,他们将仍处于待业状态。另一方面,因为一些其他因素,他们可能跳槽或放弃工作机会。这些已经接受相关培训的候选人在从事下一份工作时,仍然需要另一轮的参训,如此循环,资源的浪费是巨大的,对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资源的浪费。

(三)“知识失业”对国家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

“知识失业”现象的恶化,抑制了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热情,增加了国家人力资本投资的比例,影响国家人口素质的提高以及优秀人才的储备,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第一,家庭教育投资的减少,必然会增加国家投资的份额,以此来弥补教育培训方面所带来的空缺,如若长此以往,给国家的财政带来负担,也会影响国家对其他方面的财政支出。除此以外,即使国家加大了教育投资的份额,但在知识失业现象逐渐恶化的这一现实面前,教育无用论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人们不愿对自己进行投资,对于国家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后备人才的储备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很可能造成过度教育,[[6]]造成国家资源方面的极大浪费。

第二,在常规的投资中,投资可能为投资者带来利润,也可能使投资者遭受损失。但对教育的投资不能只着眼于短期的利益,教育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未来获得的工作上,更不应该以未来所获得的报酬多少来衡量,而“知识失业”无疑在这方面蒙蔽了许多人,让人们只注意到了“知识失业”削弱了教育投资的短期收益,而忽视了它的长期价值。若长此以往,只会助长社会急功近利的风气,形成社会的“短视化”倾向,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第三,知识失业现象也会间接的影响国家对于公共医疗卫生保障的投资。现有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机制本身不健全,再加上政府投资受到知识失业的影响,居民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福利也会受到波及,得不到保障,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恶化,很可能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三、解决“知识失业”问题的对策

(一)家庭和个人层面

在“知识失业”面前,不同家庭对于人力资本投资容易产生两极分化现象。但即便如此,也应该调整心态,改变就业观念,加大对教育方面的投资。

一方面,不少知识性劳动者就业观念滞后。许多家庭在子女的教育投资上下了不少功夫,对教育投资往往有着过高的预期收益,所以在面临择业时,往往对一、二线的大中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感兴趣,而对小城市或落后地区、基层和乡镇民营企业考虑较少,一旦工作达不到预期就放弃择业。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也十分重要。

另一方面,很多知识性劳动者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时,缺乏良好的心态,没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这就往往使他们在求职面试时表现得不够理想,得不到企业的青睐。所以,家庭教育应在每天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有意识的培养自身良好心态,提高心理素质,努力学习知识和专业技能。只有充分地掌握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去为自己赢得一份理想的职位。

(二)企业和社会层面

“知识失业”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与高校、政府缺少必要的联系,就业信息不能很好的相互交流,导致人才供给与需求常常存在不匹配现象。

第一,企业应主动联系高校,提供及时的就业信息和方便的就业渠道,促使人才能够得到合理的配置。必要时,与高校进行合作,可以向高校提供一定的资金和研究设备,进行“产学”对接。

第二,企业可以对一些学生进行合理的资助,邀请他们毕业后到企业发展,根据每个人不同的专业特点,给予他们展示自身知识技能的平台。

第三,企业在新员工入职参训前应具体的了解其对于岗位的看法和自身的职业规划,避免出现人才流失,导致企业资源的浪费。

(三)国家和高校层面

第一,增加教育投资,担负起国民教育投资主体责任

根据相关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公告显示,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2万亿元,占GDP的比例达到4.28%,但是仍低于世界平均5.5%的水平。[[7]]同时,存在贫困地区农村家庭孩子的辍学率较高的现象。因此,从国家人力资本投入的角度来看,即使会影响其他投资的比例,国家也应当增加对公共教育的投入,强化国民教育投资主体的责任。

第二,政府应加强经济建设,调整产业结构

出现“知识失业”的直接原因是人才供大于求,只有加强经济建设,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才能减少这种现象。但同时,更应该积极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改变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模式,大力扶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积极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创造一个更大的用人市场,以满足更多知识性劳动者的需求,从而减少“知识失业”。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7693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