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经济学类 > 金融学 > 正文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其风险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24 09:04  

1.目的及意义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但金融之竞争力凸显的前提是金融风险的有效管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7月召开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指出的,“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要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2017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华盛顿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年会期间表示,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将会重点关注影子银行、资产管理行业、互联网金融和金融控股公司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中监管影子银行被列为第一个目标。

中国的影子银行发展迅速,FSB(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金融稳定理事会)3月5日公布了2017年全球银子银行监测报告,报告覆盖了全球29个地区,这些地区加起来代表了全球80%的GDP,共计45.2万亿美元,而中国共计7万亿美元占全球影子银行规模的15%,整体上影子银行规模自2016年来增长7.6%,占到了总金融资产体系的13%。当前,中国的影子银行具有双重特征: 一方面是金融创新与促进融资"活跃交易之使然,另一方面又是规避法律"监管套利的产物; 一方面有着极大的资金融通的市场需要,另一方面亦会把金融风险无限度地放大。

有关影子银行各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几年,国外文献多结合金融危机中影子银行扮演的角色、影子银行运行机制及监管措施等方面展开研究,国内学者对影子银行的研究多结合本国国情研究中国式的影子银行,从内涵、运行机制、对货币政策及金融稳定的影响、监管措施等方面研究的国内文献居多。总结国内研究来看,对影子银行的定义尽管不能统一,但是主要从市场功能、表现形式、业务特征和监管属性四个方面展开,这四个方面也是影子银行的主要特征所在。中国的影子银行既有影子银行的一般特征,又有中国的特殊性,由于影子银行具有隐蔽和规避监管的特征,影子银行准确数据的获取比较困难,对于影子银行的实证研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比较少。

本文首先探究了“影子银行”的国内外发展状况与研究进展,分析了中国的影子银行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接着具体探究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情况及其带来的金融风险,并针对金融风险指出解决的方向,最后提出了影子银行监管的一些措施。我国影子银行的复杂程度以及杠杆率,并不能与发达经济体相提并论,但我国影子银行规模的增长以及与银行的关联性,是不容忽视的。目前我国对影子银行监管规范的不足以及模糊性将不利于对影子银行的研究以及规范化,现行的分业监管模式成为影子银行实现监管套利的前提而不利于金融稳定。未来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体系的完善需要进一步按照统一标准和规范,向消除套利、穿透监管、打破刚兑、逐步整改、规范统计等方向开展,相信影子银行纳入到全面监管框架的时代已到来。

{title}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

(一)研究基本内容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2 影子银行概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