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经济学类 > 金融学 > 正文

绿色金融和金融可持续发展浅析文献综述

 2020-04-21 04:04  

1.目的及意义

绿色金融代表了未来金融发展的新趋势与新方向,是金融领域的一场创新与变革。开展绿色金融对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均开始关注绿色金融,将绿色金融纳入到政策体系之中。随着绿色金融理念的推广,近年来,不少国家开始采取行动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机构投资者成为发达国家推动绿色金融的重要力量。中国应推广绿色金融理念,并将绿色金融纳入经济转型和生态文明战略,在金融改革和开放中发展绿色金融,积极参与相关国际合作项目。

目前,中国绿色金融总体体量较小;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匮乏,市场尚不完善;绿色金融盈利能力不足,盈利模式单一;绿色金融制度设计欠缺,政策法规不全。因此,应从国家层面完成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完善绿色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建设绿色金融市场机制;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及业务模式。

一、国外关于绿色金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1.国外关于绿色金融的研究内容

一些国际组织、政府部门、学术机构和金融企业已经或正在对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发展战略作深入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环境风险。金融企业在开展业务时,必须对环境风险给予足够重视,把环境风险作为其考察的重要指标,并在项目进行中给予风险管理。(2)资产定价和审核。环境风险的引入改变了传统资产定价和审核方式,在进行项目财务评估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调整。金融企业应该重新制定绿色会计制度,环境会计制度的建立能给不同的使用者提供他们需要的会计信息。金融企业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对评价环境措施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进而对企业的环境风险和盈利能力作综合评价。 (3)环境风险管理。环境管理体系是一个有组织、有计划,协调运作的管理活动,其中有规范的运作程序,文件化的控制机制通过明确职责及成立组织结构来贯彻落实,目的在于防止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对金融企业有重要意义。环境管理体系作为一种内部管理,使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从而降低金融机构的环境风险;同时,金融企业自身实行绿色管理又能完善金融业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的经营绩效。(4)金融工具创新。环境问题的引入,为金融工具创新开创了一片新的天地,金融企业可以通过金融工具创新(例如排污权交易等),降低风险,甚至获取利润。国外主要的绿色金融工具有:绿色贷款、绿色金融债券、绿色回购协议和绿色环保基金。(5)政府与行业协会的推动。政府和行业协会通过立法或者制定相关行业规章,引导金融企业注重投资行为中的环境问题,降低环境风险和获取环境价值。

2.国外把碳金融作为研究和实践的重点

1987年,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起草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人口问题、生态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方针制定并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从此绿色革命渐趋高峰。1997年12月,《京都议定书》签订,规定协议国从2008年到2012年温室气体排放的消减目标[14]。2002年l0月,国际金融公司联系荷兰银行等9家商业银行制定了“环境与社会风险的项目融资指南”,即赤道原则(The Equator Principles)。目前,全球五大洲60多个金融机构接受了赤道原则,其项目融资额约占全球项目融资总额的90%。2003年6月,七个国家的10家主要银行宣布实行“赤道原则”,即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管理与发展项目融资有关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根据国际金融公司的政策,金融机构保证在其项目融资业务中充分考虑社会和环境问题,将项目按照高、中、低级环境和社会风险分类,只有在项目发起人能够证明在执行项目过程中对环境问题负责时,方可对项目提供资助[15]。目前已经有29家金融机构实施了“赤道原则”。2006年7月,成员银行又共同对赤道原则进行了修订,将适用赤道原则的项目融资规模从5000万美元降低到10O0万美元。

在相关国际公约签署的同时,碳金融的实践快速发展。自2004年起,全球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标的的交易总额从最初的不到10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600亿美元,四年时间增长了60倍。交易量也由1000万吨迅速攀升至27亿吨。世界银行在促进碳金融迅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世界银行总共设立了9项碳金融的专项资金,这些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亚洲和非洲国家的CDM和JI联合合作机制,对这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08年1月23日,新近完成合并的纽约—泛欧交易所(NYSE Euronext)与法国国有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局展开合作,宣布共同建立一个二氧化碳排放权的全球交易平台。这个被命名为BlueNext的交易平台以二氧化碳排放权的现货交易为主,并计划在2008年的二季度设立期货市场,最终涉足各种与环境有关的金融衍生品交易。2008年2月18日,作为首个交易《京都议定书》碳排放配额的平台—BlueNext开始正式运作。这意味着二氧化碳排放权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扩展,无疑也是对二氧化碳排放权商品属性的一种肯定。

2005年以来,欧盟内的欧洲气候交易所(European Climate Exchange)、北方电力交易所(Nordpool)、未来电力交易所(Powernext)以及欧洲能源交易所(European Energy Exchange)等均参与碳交易,欧盟的碳交易量和交易额均居全球首位。此外,加拿大、新加坡和东京也先后建立起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机制。在亚洲,碳交易所通过电子交易系统来买卖由清洁发展项目产生的核证减排量(CER)。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