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经济学类 > 金融学 > 正文

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4 04:04  

1.目的及意义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2005年联合国大会率先提出“普惠金融”概念,希望能全方位、有效地为社会所有群体,尤其是风险承担能力较低的社会弱势群体、低收入者提供金融服务;2015年“普惠金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在我国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2017年5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2017年7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三农”及助力精准脱贫的功能定位,首次提出“建设普惠金融体系”。自2014年到2019年,普惠金融连续六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显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即充分发挥好技术和大数据的优势,做好普惠金融服务,把社会资源更好地投入到小微、实体经济当中,促进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

普惠金融聚焦在小微企业、“三农”、创新创业、脱贫攻坚等领域,商业银行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中介机构,有责任、有义务帮助社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然而,面对客户分布范围广、还款能力低,以及自身可能面对的信用风险、运营风险等,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因此商业银行建立普惠金融风险指标评估体系、完善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1.2国内外研究

从宏观层面来看,国内对普惠金融的研究主要在经济增长、区域分布状况、监管层面等领域。李梦雨(2018)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研究普惠金融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一国的普惠金融不仅促进本国的经济增长,而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促进邻国经济增速的提高[1];杜强、潘怡(2016)运用2006年至2013年我国31个省的面板数据定量分析得出我国普惠金融与地区经济呈倒U字形,存在最佳普惠金融指数,但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普惠金融抑制经济发展,而中西部则有明显促进作用,需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的普惠金融来促进经济的发展[2];王立勇、石颖(2016)利用二层次灰度关联模型证明当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风险凸性,其中信用风险占重要地位,提出要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构建有效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指标体系[3];国外学者 Germana Corrado(2017)证明普惠金融对金融市场的重要性,认为缺乏获得信贷的渠道会影响实现最低国家生活水平,将人们推向社会的边缘,而被主流贷款机构拒绝贷款的“信贷被排除在外”的人,面临着非正规放贷者的风险,这些放贷者以极高或过高的利率放贷(包括剥削性贷款),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脆弱性。这使得更多的社会群体被边缘化,他们很难获得基本的银行产品(如当前账户和其他支付服务)和信贷[17]。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对于那些处于金融市场边缘的群体至关重要。

从微观层面来看,主要以银行为研究对象。国内对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研究主要是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商业银行如何利用数字普惠金融创新发展以及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策略、模式的研究,或者单独从整个社会体系的角度对普惠金融进行风险评估和防范,很少从商业银行的视角系统地对普惠金融业务进行风险管理研究。其中,候耀新(2016)以储蓄银行山西分行为例,在普惠金融的视角下研究普惠金融业务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说明商业银行是普惠金融体系的主体,实行普惠金融的商业银行短期内绩效可能会下降,但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有利于银行绩效的提高,并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对提高银行绩效的效率大于城市地区[6];姜其林、苏晋绥、杜敏(2018)对我国35家具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展开问卷调查和研究,详细探讨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利用数字普惠金融中的新兴技术和运行模式创新发展[7];陈一洪、梁培金(2018)认为商业银行发展模式需从供给——需求对接的角度探索发展路径,一方面完善立体化金融产品供给体系,增强中小银行的供给能力,另一方面加大对普惠金融产业的激励,培育金融素质,有效引导普惠金融的需求[8];国外学者 Sandip Sarker(2015)用线性回归模型证明孟加拉国银行业的农业融资与农业产出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并且银行部门的信贷大大促进了孟加拉国普惠金融的发展[19];Lina Sonne(2012)研究表明银行并不热衷于小额信贷,虽然这通常被认为是普惠金融的主要解决方案,但银行无法提供足够多的资金支持日益增长的社会风险。然而,现在出现了一些有趣的举措,开始在银行业以外弥补这一融资缺口,它们正在利用银行和其他正规部门金融机构为创新创业提供资金[18]

1.3综合评述

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为风险承担能力较低的社会弱势群体、低收入者提供金融服务时,可能会面临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不良贷款等问题,但从中长期发展角度及服务对象的广泛性来看,普惠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因而如何有效地构建普惠金融风险评估体系以及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对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具有重要的作用。

{title}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

2.1研究的基本内容

(1)普惠金融基本概念及相关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状况及面临的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