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经济学类 > 经济学 > 正文

劳动力流动、产业集聚与区域收入差距文献综述

 2020-04-14 03:04  

1.目的及意义

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产业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空间分布呈现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递减的格局。同时,中国劳动力流动表现出由经济不发达的内陆区域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区域流动的趋势,东中西三个区域的人口分布出现了明显的失衡,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内陆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随着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阶段,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供给侧改革将更加注重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动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这将引起劳动力数量和产业结构在区域间的进一步调整,从而对区域收入差距产生影响。因此,在新形势下,重新审视劳动力流动、产业集聚与区域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认清当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与本质,对促进协调区域发展、提高地区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毕业设计(论文)的意义:

在理论意义上,根据新经济地理核心- 边缘模型,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循环累积效应。因某种震动而导致的劳动力或企业向某一区域的集中.扩大了该区域的市场规模和该区域的供给能力,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以及运输成本等贸易成本的节约,以收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的企业将选择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为生产区位,这就是本地市场效应。另一方面,某一区域内集中了很多企业,则在本地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量增多,而消费者无需支付高昂的运输费用,这意味着该区域市场上的产品价格相对较低,即在相同的名义工资水平下,该区域的实际工资水平较高,这就是价格指数效应。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意味着该地区居民福利水平的提高,进而影响劳动力的流动,形成循环累积效应。简而言之,根据核心-边缘模型的理论逻辑,因外部环境变动,劳动力在地区集中会导致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带来地区收入差异,地区收入差异又影响劳动力流动,产生循环累积效应。但相关学者在研究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时,主要集中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与产业集聚,产业集聚与区域收入差距之间某两者的单向因果关系,并未对上述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作过多探讨,本文拟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尝试探究劳动力流动、产业集聚、区域收入差距之间是否存在循环累积因果关系。

就现实意义而言,本文试图评估当前我国劳动力流动、产业集聚以及区域收入差距的现状,试图回答,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在地区空间上的分布是否出现了新的变化?产业迁移是否带来地区收入分配的新变化?本文对劳动力流动、产业集聚以及区域收入差距三者之间的内生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有助于我们分析相关政策的传导过程,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制定找到决策依据。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对劳动力流动、产业集聚与区域收入差距之间关系的研究比较多,主要集中在探讨劳动力流动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如何影响区域收入差距,特别是对劳动力迁移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论述较多。Mussida, Chiara和 Parisi, Maria Laura两位学者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影响迁移人口在区域上的分布(Mussida, Chiara; Parisi, Maria Laura,2018),而Fu, Yuming和 Gabriel, Stuart A的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的人力资本集中情况影响高技能劳动者的迁居选择(Fu, Yuming; Gabriel, Stuart A,2012),高技能劳动者从迁移中获得的收益比低技能劳动者高(Combes, Pierre-Philippe; Démurger, Sylvie; Li, Shi,2017),因此高技能劳动者流动性更高,这就强化了人力资本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人力资本存量差异是地区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张文武、梁琦,2011)。相关学者在劳动力流动对收入差距影响的看法上并未达成一致。彭国华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东部地区高技术型工作岗位引入相对更多,中西部地区高技能劳动力向东部流动拉大了地区发展差距(彭国华,2015)。蔡武等学者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他们认为劳动力流动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正处于极化效应状态,劳动力流动通过加速产业集聚扩大了收入差距(蔡武、吴国兵、朱荃,2013)。而关爱萍和葛思羽则认为劳动力流动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其实证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对区域总体收入差距和区域间收入差距的缩小起到促进作用,抑制了京津、南部沿海、西南等区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但没有抑制西北、东北等地区的区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关爱萍、葛思羽,2017)。

部分学者着重探讨了我国劳动力流动与产业集聚的关系。颜银根用30个省份的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和对非农产业集聚有着显著正向影响,但劳动力流动与FDI并没有能够形成“核心—边缘”模型中的“循环累积”结果(颜银根,2014)。孙丽环选取1998-2011年鉴中国30个省市经济数据,从动态角度检验中国劳动力流动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孙丽环,2013)。实证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虽然对产业集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中国沿海经济集聚优势主要来源接近国际市场的区位形成的对FDI吸引以及进行进出贸易的优势。由此可见,中国产业集聚的形成主要原因并非来自劳动力区域流动,而产业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却是影响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申鹏和陈藻认为产业转型对农村劳动力区域流动的影响力不同,促使产业和劳动力在各区域的集聚能力呈现新的发展态势(申鹏、陈藻,2015)。鉴于此,在探讨劳动力流动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需要考虑到区位、外资投资以及产业升级等因素,充分考虑劳动力流动与产业集聚的双向因果关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