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管理学类 > 会计学 > 正文

ST公司的盈余管理研究:来自沪深股市的经验证据

 2023-09-14 05:09  

论文总字数:18137字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本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优胜劣汰,管理经营不善等各种原因难免会导致企业发生财务困难,从而提高了上市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预警的可能性。因此很多企业为摆脱退市的风险并继续活跃于证券市场,会实施一定程度的盈余管理。适当的盈余管理,可以在企业遇到短暂危机时提供喘息调整的机会,还可以增强企业信心等,但是不规范的盈余管理势必会降低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文章试图对2017年摘帽成功的公司进行统计分析,用实证分析法对其假设,证明多数被特别处理的公司倾向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及会计估计变更的盈余管理手段来操纵利润以达到摘帽目的,进而提出相关治理意见。

关键词: ST制度,盈余管理,退市风险,利润操纵

Abstract: With the rocketing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upraising drastic competition, 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the poor management and other reasons will inevitably result financial difficulties for enterprises, thus increasing the possibility of listed companies being warned of delisting risks. Therefore, lots of corporations will manage the earnings to some extent for the sake of getting rid of the risk of delisting and continuing to vigorously participate in the stock market. Appropriate earnings management can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wheezing adjustments in the event of a short-term crisis, and can also enhance corporate confidence. However, non-standard earnings management will inevitably lower the reliability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The mistakes are prejudicial to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firms. The article tries to analyse the data of the companies which were cancelled special treatment successfully in 2017, using the empirical analysis method to make assumptions to prove that most ST companies that are specially handled tend to manipulate profits by changing accounting policy or accounting estimat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aking off the hat, and then put forward relevant governance opinions.

Key words: ST system, earnings management, delisting risk, profit manipulation

目 录

1 引言 3

1.1 研究背景 3

1.2 研究意义 3

1.3 文献综述 3

2 ST公司盈余管理相关理论 4

2.1 盈余管理的涵义 4

2.2 ST制度 4

2.3 ST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分析 5

2.4 ST公司盈余管理主要的会计手段 5

2.5 盈余管理的利弊分析 5

2.5.1 盈余管理的积极影响 5

2.5.2 盈余管理的消极影响 6

3 我国ST公司盈余管理现状分析 7

3.1 ST公司摘帽数量统计 7

3.2 ST公司利用盈余管理摘帽的实证研究 8

3.2.1 研究设计 9

3.2.2 统计分析结果 10

3.2.3 实证结果的解读 11

4 对ST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相关建议 12

4.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12

4.2 优化公司业绩考核及激励制度 12

4.3 提高会计人员及管理者综合素质 12

4.4 建立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 12

结 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附录 17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金融市场更是从最初的蓬勃发展,到现如今的复杂多变。自2018年5月开始,沪深港通的日额度从130亿调至520亿,港股通的日额度从105亿调至420亿,经济愈加的活跃,证券市场已然成为上市公司筹资的重要场所。从《中国证监会与日本金融厅关于促进两国证券市场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的签署、青岛海尔登陆欧洲资本市场、“沪伦通”的正常推进等活动的开展,不难发现对外开放的步伐仍在加快,中国资本市场日益国际化、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风险与机会并存。在新时代浪潮的冲击下,企业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短期内是很难通过改变经营的方式或战略转型来提升业绩以摆脱危机的,并且我国目前依旧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仍在发展中,监管机制尚不完善。因此,为降低被退市的可能,上市公司通常倾向使用盈余管理手段以扭亏为盈。

1.2 研究意义

我国公司上市资格审批较为严格,但在上市后诸多好处的诱惑下,很多公司纷纷投入到了证券交易市场。随着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化,难免会有上市公司陷入各种各样的困境中,为保住上市资格并摆脱困境,企业管理层可能会有目的的进行盈余管理来粉饰报表,掩盖财务状况,但其只是暂时的,企业面临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危机并未解除,而投资者、债权人是很难识别其盈余管理手段的。适当的盈余管理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及会计盈余信息质量,有利于投资者进行正确的选择等,而过度或不合法的盈余管理行为则会背驰而行,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以及证券市场的稳定。本文通过对2017年成功摘帽公司的简单统计分析,利用实证研究,得出通过实质的变革来提高改善经营业绩的ST公司占比较少,多数ST公司是通过会计估计及政策变更等盈余管理行为来操纵利润以摆脱特别处理的,并对如何规范治理盈余管理行为给予相关建议。

1.3 文献综述

1985年Healy通过研究发现,经营者为使利益最大化,往往利用调控应计项目水平进行盈余管理,自此掀起了盈余管理研究的浪潮[1]。Beuselinck和Deloof发现管理层为取得税收优惠,会偏向进行盈余管理,且股东越多的企业越易产生盈余管理行为[2]。Almadi研究发现,严格的法律制度下,可将与CEO激励薪酬相关的盈余管理控制在较低的水平[3]。Hemmen认为信息透明度低的公司为使公司保持增长态势,当债务增加时通常会对业绩进行盈余管理[4]

相比于国外,我国对盈余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乐婷(2015)通过研究2011-2013年间出具会计估计变更报告的公司,发现公司通常会利用减少坏账计提比例或延长折旧年限来进行盈余管理 [5]。温丹凤、陶宇龙(2014)指出,处于财务困境的企业,在初始阶段较少出现盈余管理行为,但在转亏为盈的年份则存在明显的利润调增的盈余管理行为[6]。金莲花、贾莎(2015)通过分析2010年亏损中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发现通过操控现金流或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方法调增利润是其常用手段[7]。鲍辰璐(2016)总结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目的有三点:一,为提高发行价格;二,为获得配股资格;三,避免企业连续三年亏损而退市[8]。诸祺生(2013)研究发现,近年来企业盛行通过会计估计变更进行盈余管理,由于会计估计的主观判断性,很难界定其是否合理[9]。向倩辉(2015)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不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方法会影响资产负债表上的财务数据,从而影响利润[10]。由上述诸多研究可发现,盈余管理手段各式各样,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识别难度。

2 ST公司盈余管理相关理论

2.1 盈余管理的涵义

Katherine Schipper最先提出管理层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获取个人利益。此外,他还指出增强财务报告透明度和减少股东与管理层间的信息不对称对减少管理人员的盈余管理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1]。Scott 指出,盈余管理是经营者为达到某些特定的财务目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有选择的使用会计政策[12]。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来看,经营者在进行经济决策时,出于逐利本能,会在不同的会计政策中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那一个,以达到利益最大化。之后Healy 和 Wahlen将盈余管理补充定义为,管理层为误导以公司业绩为决策依据的利益关系人或为了影响以公司财务报告为基础的契约行为,从而利用其专业判断来变更财务报告或规划交易[13]。本文将盈余管理理解为在遵循法律法规及会计准则的前提之下,管理层通过调整变更对外财务报告信息或是规划交易,以达到利益最大化。

2.2 ST制度

ST制度是我国特有的制度,当上市公司的财务经营等出现异常时,其被特别处理的股票被成称为ST股。特别处理主要分为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和其他特别处理。大致有六种情形:第一,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第二,连续两年股东权益低于注册资本;第三,近一个会计年度的审计报告为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第四,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股东权益扣除注册会计师、有关部门不予确认的部分,低于注册资本;第五,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对上年度利润调整后,出现连续两个会计年度亏损;第六,经交易所或中国证监会认定为财务状况异常的。

2.3 ST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分析

我国大部分ST公司实施盈余管理的直接动因就是避免退市,多数ST公司在特别处理前其盈利能力就已不容乐观。被特别处理之后,监管部门会更加严格。股票报价日涨跌幅限制为5%,使得筹资难度加大,资金周转困难,想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调整并通过正常经营扭亏为盈,提升业绩并不容易,而会计准则的灵活性和滞后性,给予了财务人员较多的选择空间,因此为暂时摆脱危机,ST公司有很大可能会利用盈余管理手段来操控利润。这也侧面反应了ST制度的不完善是公司实施盈余管理的深层原因。现行的ST制度,连续两年亏损就被ST,连续三年亏损就面临退市风险警示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问题的,尚不说有一种亏损叫战略性亏损,有些重资产、高固定成本的周期性行业连续不景气,有的即使是这个行业里面最好的公司都可能会连续亏损两年以上。比如油服行业,有可能连续两年都会亏损。这样不论以前资产有多雄厚赚了多少钱的,都被ST,股票被大幅抛售,金融机构抽贷,管理层面临巨大的压力,为避免ST不得不做出各种短期行为。

2.4 ST公司盈余管理主要的会计手段

盈余管理手段主要分为会计和非会计手段。本文针对会计手段进行探讨,尽管有相关准则规定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但并未绝对禁止。若符合下列情形之一即可变更会计政策:(1)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2)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由于没有给出具体的衡量指标,这就给了ST公司自主选择的机会。目前ST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会计手段主要有:一、变更存货计价方法;二、减值准备计提与转回的操纵;三、变更长期投资的核算方法;四、变更折旧和摊销的方法或年限等。会计估计或政策的变更涉及损益的变化,这必然会影响企业会计利润发生变化。

2.5 盈余管理的利弊分析

盈余管理行为具有较大的投机性及选择性,管理层如何运用盈余管理对企业未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5.1 盈余管理的积极影响

一、降低违约风险。盈余管理能降低契约成本。企业日常的各种经济活动等大都离不开契约条款,如:销售契约、债务契约等,而契约的签订一般是有成本的,且契约的刚性特点使得其一旦签订就不易更改。由于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公司内部经济业务活动的复杂性,公司难免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从成本效应及有效契约论的的角度出发,企业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实施盈余管理,将财务报表中的数字控制在限制性条款的范围之内,以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契约成本加以控制,从而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8137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