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管理学类 > 会计学 > 正文

食品加工行业上市公司偿债能力研究文献综述

 2020-06-09 22:37:44  

1.概念及背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工作在企业日常经营业务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明显。财务报表可以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情况。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报表使用者可以对公司的财务状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其中偿债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各种债务的能力,能否及时偿还到期债务,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好坏的重要标志。偿债能力是企业经营者、投资人、债权人等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如果偿债能力发生问题,就会使企业盈利受到影响,最终影响投资人的利益;债权人关注偿债能力目的在于做出正确的借贷决策,保证其资金安全;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有利于他们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偿债能力分析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揭示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风险程度)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揭示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和债务负担及偿债能力的保障程度)。近年来我国多位学者都对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提出过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2.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黄盈盈(2011)认为与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相比,现金比率是最严格、最稳健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它反映企业随时还款的能力。并且他提出了几个有效提升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途径:强化应收账款管理,加强风险防范措施;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财会职责,落实对账制度;控制应收账款的发生。张黎、龚勋、张文斌(2012)在对湖北省综合医院的偿债能力分析研究中认为流动比率是反映短期偿债水平的重要标志。流动比率过低则企业对于清偿到期债务有紧迫的资金压力,流动比率过高又表明企业的资产结构不合理,无法盈利的闲置资产太多,资源利用率低下,长期下去会导致经营陷于萎缩。张书杰(2010)在对海信电器进行偿债能力分析时,运用了动态的视角,在分析短期偿债能力时提出了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如果这一比率大于或等于1,则表明公司可以用经营收入来偿还到期债务的本息具有稳定可靠的第一偿还来源;如果这一比率小于1,则表明公司的经营收入不能满足偿还到期债务的需要,只能通过变卖资产或者通过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取得现金。显然,第三个研究考虑到了动态变化,比较可取。而第二个研究分析只考虑了静态结果,并且也不是拿现金比率作为主要指标,相比之下显得不那么严谨科学。有些学者对于短期操作能力分析的指标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朱艳(2010)认为一年以上未收回的应收账款、积压的存货和实际价值明显低于账面价值的不良资产应当从流动资产、速动资产中剔除。对于流动负债,或有负债变成企业现时负债的概率应当考虑在内。张维、高建来(2010)提出了现行速动比率的局限性,并且提出了改进过后的速动比率。王福胜、宋海旭(2011)则是基于财务战略管理思想的角度,提出了新的短期偿债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新的指标#8212;#8212;易变现率。以上三个分析研究对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思想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3.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另一方面,对于长期偿债能力分析,许多学者也有自己的看法。曲喜和(2011)在分析中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时,运用了动态分析的方法,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考察企业内部直接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关键因素,并建立了能动态反映企业资本结构和长期偿债能力状况的数学模型。朗东梅(2010)则是从另一个角度#8212;#8212;”纳税”出发,揭示纳税对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影响。纳税会减少企业的利润,从而导致已获利息倍数数值下降,最终使得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减弱。郭秀君、马广奇(2014)在对房地产企业进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时,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构建了房地产企业偿债能力评价模型。显然,第三个研究分析能用另一种方法去分析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更加难能可贵。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对于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意见。张秀清(2012)针对长期负债比率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对利息保障倍数指标提出了自己的两个补充:固定性费用保障倍数和债务本息现金偿付比率。

4.偿债能力分析总体考虑

当然,更多的学者是从整体来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吴喜梅(2009)以高等学校作为研究目标,考虑高校的特殊性,建立高等学校偿债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孟芳(2011)以深深宝公司为例,集中计算相关的标准值和权重,以此得出企业偿债能力的好坏。夏红雨(2010)则是站在经营者、投资人、债权人三个角度,全面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并探讨其中差异的产生原因。啜华、王月(2013)从现金流量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现金流量的偿债能力指标:现金偿还流动负债比率、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负债比率、现金长期债务比、现金利息比率。韩莹(2015)从现金流量表的角度,针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运用回归分析法和构建模型进行了分析。赵彬(2013)基于现金债务总额比这一财务指标,构建了一个全面动态分析企业偿债能力的模型。

5.总结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