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管理学类 > 会计学 > 正文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与互联网 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0-05-28 23:16:08  

文献综述

一、研究意义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势头迅猛,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然而,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难题。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互联网这个新兴产业与金融行业的相互渗透、融合,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途径。

关于怎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结构与金融市场的发展所限,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融资问题仍然是大多数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巨大问题。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到转型的关键时期,加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这两个因素的同时出现使得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成为了可能。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三大外在因素为:征信体系缺失造成的信息不对称、信贷配给及直接融资市场欠发达。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

王杰、乔香兰(2013)认为原因有如下四点:1. 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2. 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体系尚未形成. 3.成熟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尚待完善4. 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

刘金燕(2014)在《基于互联网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探讨》中讲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内部原因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自身的规模小、收入增长慢和自有固定资产少等,使得银行在给中小企业贷款时存在较多顾虑。外部原因是:1.直接融资渠道窄。我国的直接融资方式主要是发行股票或债券。从发行股票融资方面看,中小企业很难做到证券市场的进入门槛;从发行债券融资看,我国现有的债券市场很难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2.间接融资渠道不畅。间接融资渠道是指通过金融机构来进行融资,其中主要方式就是银行贷款。由于中小企业的信息处理、发布等不规范,很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信用风险较大,因此无论是银行还是信贷公司都不愿意冒风险放贷。

三、互联网

(一)互联网 概述

何师元(2015)认为,”互联网 金融”作为一种新业态和金融创新,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获取中小企业信用数据、交易行为数据,从而中小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估,为符合条件的个人或企业提供资金融通服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