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物流管理 > 正文

基于个体消费者讨价还价能力下互联网供应链双渠道回收定价机制及协调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2021-12-25 04:12  

全文总字数:2725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为破解当前“回收难”的瓶颈?“互联网 回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一方面,它具备“个体回收”的低成本优势,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可实现高效整合,即将许多看似零散的点有效地连接起来。

建立在了我国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上的回收政策与处理现状!电子垃圾问题的严峻性不容忽视.我国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大部分并没有得到正规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多数被走街串巷的小商贩以较高价收走后!转卖给维修商进行翻修处理!价值不高的旧品则被小作坊粗放拆解或直接随生活垃圾倾倒掉'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电器电子产品的拆解活动必须由环保部门严格审核并颁发拆解资格证书!无资质的拆解活动是被严厉禁止的'目前!具备拆解资质的正规回收企业却存在处理设备闲置产能过剩的状况!在与非正规回收渠道的竞争中长期处于劣势地位'长期回收量的不足和昂贵的处理成本使得正规回收企业无法维持生计!这就使得如何制定合理的回收价格和扩大盈利空间变成了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

其次,就个体消费者而言,不具备回收的数量优势与议价能力.不论是线下与个体回收户之间的交易还是从现在兴起的互联网 回收渠道来说,个体消费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极其有限,基本上价格都由回收者单方面制定.而往往正规回收企业的回收成本较高,消费者得到的回收价格一般小于向个体户回收的价格,由于消费者本身对电子废弃物的危害又缺乏一定认识,导致正规企业回收量不足的恶性循环局面.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闭环供应链问题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成果Savanskan等在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构成的市场结构下研究了废旧产品的最优回收渠道问题,发现最接近消费者的回收机构,即'零售商'回收时最优,在此基础上,Savanskan等在零售商竞争环境下进一步研究了制造商的回收渠道选择和产品定价策略的相互影响问题.胡燕娟等在零售商回收渠道的基础上加入制造商回收渠道,分别研究了单一回收渠道和复合回收渠道的最优定价决策.陈娟等以高残值易逝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单%双回收渠道下产品销售率和回收速度对闭环供应链再制造的经济效益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关的管理建议.王玉燕基于制造商直接回收和零售商间接回收的双渠道回收结构!在无政府干涉和有政府干涉下分别建立闭环供应链模型研究了闭环供应链的管理模式.Hong等研究了制造商委托第三方处理废旧产品的情形下,是否委托零售商回收废旧产品的渠道决策问题,得出的结论是当第三方回收商为非营利性机构时!零售商参与废旧产品回收能够使回收率%制造商利润和系统总利润均达到最优. 在闭环供应链契约协调方面.邱若臻等研究了制造商和零售商同时负责废旧产品回收情形下制造商与零售商的协调问题,通过两部收费制(契约实现了闭环供应链的协调.孙浩等建立了新产品与再制造品差别定价的两周期决策模型!并对分散式决策和集中式决策的最优结果进行了比较!最后提出了收益共享契约来协调闭环供应链.陈菊红等在制造商领导的博弈下,针对第三方负责回收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设计了一个收入费用共享协调机制!实现了闭环供应链的协调,Kaya在随机需求下研究了制造商对回收再制造进行激励的最优决策问题!并对分散决策进行了协调.熊中楷等考查了原始制造商通过专利授权允许第三方再制造商从事回收再制造活动的契约协调问题以上文献均是在单渠道销售模式下研究闭环供应链问题!忽略了双渠道销售模式下的闭环供应链问题.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文研究了制造商网上直接回收与零售商进行传统销售与回的废旧产品回收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协调问题!并将回收过程中消费者的以及能力作为一个变量因素考虑,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并提出改进措施,使个体消费者能够自主选择正规渠道回收.本文首先对双渠道闭环供应链集中决策模型和分散决策模型的最优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能够发现分散决策会导致整个闭环供应链的效率损失,供应链处于不协调状态!然后设计了一个利润共享'费用分担契约机制以提高分散决策时的系统效率实现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的协调!结论表明#采用利润共享'费用分担契约使得协调后供应链系统的总利润与集中决策时相等,提高了系统效率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获得的利润比分散决策时都有所增加%保效用和消费者效用也得到了提高.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一 查阅文献(三月之前)

中文文献、外文文献

二 撰写初稿 (四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bhaskaran, s., s. gilbert. 2009. implications of channel structure forleasing or selling durable goods. marketing sci. 28(5) 918–934.

[2]olivia, r., j. quinn. 2003. interface’s evergreen services agreement.hbs case 9-603-112,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boston.

[3]huhtula, a. 1997. a post-consumer waste management model fordetermining optimal levels of recycling and landfilling. environ.resour. econo. 10: 301–31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