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文学教育类 > 教育技术学 > 正文

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对学习投入度的影响毕业论文

 2020-02-15 06:02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逐渐发展,大学生群体成为社交网络的一部分,社交网络也成为了大学生日常学习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探究大学生过度使用社交网络会对学习投入度有何影响,孤独感又会在其中起什么作用,本研究采用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问卷、我国大学生学习投入度调查问卷与孤独感量表,选取了70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分析。

通过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1)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在年级上具有显著差异,大四学生更容易社交网络成瘾。(2)大学生学习投入度在专业和家庭所在地上具有显著性差异,文史类的学生比理工类的学生的学习投入度更高,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的学习投入度更高。(3)社交网络成瘾倾向与学习投入度呈负相关。(4)社交网络成瘾倾向与孤独感正相关。(5)孤独感与学习投入度成负相关。(6)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通过孤独感影响学习投入度的中介效应显著。

本文的特色在于,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群体,研究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对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的影响,将孤独感作为中介变量,可以对以往的研究提供补充,为杜绝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提高学生学习投入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学习投入度;孤独感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college students have become part of the social network, and social network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aily learning and work of college students. In order to explore how college students' excessive use of social networks will affect the learning engagement,and whether loneliness will play a role in it. This study adopts the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network addiction tendency questionnaire, the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engagement questionnaire and the loneliness scale. A total of 705 college students were selected for the study.

Through the analysi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obtained: (1)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network addiction tendency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rades, and senior students are more likely to be social network addiction. (2) The investment in college students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rofession and family location. Students in th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class have higher learning engagement than those in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lass. Simultaneously,urban students have higher learning engagement than rural students.(3) Social network addiction tendency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learning engagement. (4) The tendency of social network addiction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loneliness. (5) Loneliness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learning engagement. (6)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network addiction tendency through the sense of loneliness affecting learning engagement is significant.

The paper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udy of college students as a research group, the impact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network addiction tendency on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engagement, and the sense of loneliness as a mediator, which can supplement previous research and eliminate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network addiction. To improve students' commitment to study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social network addiction tendency; learning engagement; loneliness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 1

1.3 相关内容理论研究 2

1.3.1 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概念 2

1.3.2 社交网卡成瘾倾向相关量表 2

1.3.3 学习投入度的概念 3

1.3.4 学习投入度的相关量表 3

1.3.5 孤独感的概念 4

1.3.6 孤独感的相关量表 4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5

1.4.1 社交网络成瘾倾向与学习投入度的文献综述 5

1.4.2 孤独感与学习投入度的文献综述 5

1.4.3 社交网络成瘾倾向与孤独感的文献综述 5

1.5 研究构想 6

1.5.1 研究内容 6

1.5.2 研究假设 7

第2章 研究设计 8

2.1 研究方法 8

2.2 研究工具 8

2.2.1 社交网络成瘾倾向量表 8

2.2.2 学习投入度量表 8

2.2.3 孤独感量表 8

2.3 研究对象 8

第3章 数据分析 10

3.1 量表的相关检验 10

3.1.1 社交网络成瘾倾向量表 10

3.1.2 学习投入度量表 10

3.1.3 孤独感量表 10

3.2 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学习投入度和孤独感的基本情况 10

3.2.1 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学习投入度与孤独感在性别上的差异 10

3.2.2 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学习投入度与孤独感在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11

3.2.3 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学习投入度与孤独感在专业上的差异 11

3.2.4 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学习投入度与孤独感在年级上的差异 11

3.2.5 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学习投入度与孤独感在家庭所在地上的差异 12

3.3 社交网络使用时间与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相关性检验 12

3.4 社交网络使用时间与学习投入度的偏相关分析 13

3.5 网络交往人群在社交网络成瘾倾向上的方差分析 14

3.6 社交网络成瘾倾向与学习投入度的相关分析 14

3.6.1 社交网络成瘾倾向与学习投入度的偏相关分析 14

3.6.2 学习投入度在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程度上的方差分析 14

3.6.3 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四个维度与学习投入度的偏相关分析 15

3.6.4 学习投入度的三个维度在社交网络成瘾程度上的方差分析 16

3.7 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程度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 17

3.7.1 社交网络成瘾倾向与孤独感的偏相关分析 17

3.7.2 孤独感在社交网络成瘾程度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17

3.8 孤独感与学习投入度的相关分析 18

3.9 孤独感在社交网络成瘾倾向与学习投入度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18

第4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20

4.1 讨论 20

4.1.1 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学习投入度和孤独感的基本情况 20

4.1.2 社交网络成瘾倾向与学习投入度的关系 21

4.1.3 孤独感与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学习投入度的关系 21

4.2 结论 22

4.3 不足和展望 23

参考文献 24

附录A 26

致谢 29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人际交往的重要平台。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指出,自2018年12月以来,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新网民数量增加了5653万,互联网普及率达59.6%,较2017年底提升3.8%[1]。网络社交成为了人们主要的社交方式之一。互联网的普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让人们的社交变的更为多样化,突破了原来只能面对面交流的局限性,即使相隔甚远,人们也能够通过社交网络平台随时随地进行交流,社交网络拉近了人们的距离。社交网络已经成为当今人与人之间主要的交往方式之一,大学生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社交网络[2]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社交网络当作主要的社交方式,有的甚至沉浸于网络社交,对社交媒体产生依赖。有研究表明大学生每天在社交网络上花费2个小时,而过多的使用社交网络会导致个体与现实生活脱节;使用社交网络时间越多,个人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就越少,他们的社交质量就越低,个人孤独感就会增加[3]。如今,很多大学生容易感到孤独,高孤独的人会出现许多问题,例如学习成绩下降,沟通障碍等,进而会导致更严重的例如荒废学业、心理和生理均产生异常的现象[4]。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大学生对社交网络的过度使用已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社交网络的使用是否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度?孤独感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这些问题在社交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

1.2 研究目的

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率逐年上升,大学生对社交网络的过度使用毋庸置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产生影响,从而使他们忽视学习,耽于玩乐。若想改变这种低糜的学习投入现状,需要想方法降低学生对社交网络的依赖。

本文探究网络成瘾倾向对学习投入度的影响,探讨孤独感是否会作为中介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投入度,研究结论可以为当代大学生的网络合理使用提建议,降低学生孤独感,促进学生良好的身心发展,对提高学习投入度,提升学生成绩有重要意义。

1.3 相关内容理论研究

1.3.1 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概念

社交网络,即社会性网络服务,其英文缩写为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 在互联网时代,社交网络建立了一种新的交流方式,让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与他人交流并通过电子邮件,即时消息,视频和音频分享经验[5]。如今,由于过度使用社交网络,许多大学生已经产生了诸如心理困扰和身体不适等行为反应。对社交网络过度使用的定义如今存在两种趋势,一种认为过度使用社交网络可能会使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变得消极,这类似于游戏成瘾与网络成瘾行为,可称为“社交网络成瘾”[6];第二种认为社交网络过度使用还没有达到网络成瘾的程度,所以并不应该用网络成瘾的精神标准来定义社交网络的过度使用。社交网络过度使用意味着无法或难以控制在线时间,对个体的行为,社会心理或身体上产生负面影响,但是还不至于在认知、情感或人格上对个体产生障碍,现有文献中描述的症状并不完全符合病理成瘾行为的标准,因此应该称为“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7]。目前,对于如何定义社交网络的过度使用,学术界仍然存在很多争议,在本论文中将其定义为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社交网络成瘾倾向是指个体对移动社交网络的长期和密集使用,导致个体不受控制地延长使用社交网络的时间,影响个体的生理状态和心理情绪,甚至会对正常生活产生消极影响,但还没有达到病理性或精神障碍程度的一种移动网络使用行为[8]

1.3.2 社交网卡成瘾倾向相关量表

钱铭怡于2006年编制了大学生网络关系依赖倾向量表(IRDI),这项量表侧重于网络依赖,与社交网络成瘾有一些相似之处。但这份问卷是在10年前编制的。主要关注个人对社交网络应用,过度使用等的依赖。然而在十几年前,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率较低,很少有人使用社交网络平台进行沟通交流,与现状完全不符,所以该量表与当代有一定的差异性,现在并不适用,应该编制与当前时代特征更为一致的量表。

Turel 和 Serenko于2012年编制了社交网站成瘾量表,该量表的信度效度均良好,但是问卷题目过少,只有5项题目。而且研究对象为美国大学生,该量表是否适用于中国大学生还有待考究。

2013年,Wu等人直接将 Young的网络成瘾量表(ITA)中的网络成瘾改为社交网络成瘾,编制了社交网络倾向量表。该量表将中国人当做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但是该量表是完全模仿Young 的网络成瘾量表,社交网络成瘾的特殊性并没有展现出来。

Facebook成瘾量表(BFAS)是2012年由Andreassen等人编制的。在测量Facebook成瘾程度时,该量表时应用最为广泛的测量工具之一。但是该量表主要是针对Facebook成瘾,而中国在Facebook上的用户不多,所以该量表并不适用于中国。

Wang等人在2015年编制了社交网络成瘾量表,该量表是直接翻译了 Andreassen 等人编制Facebook成瘾量表(BFAS ),并直接将Facebook改为社交网络。该量表的局限性在于直接用社交网络替换为Facebook,量表主针对的还是Facebook的主要特征,并没有考虑到其他社交网络的特征。

西南大学王晓静于2016年编制了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问卷,共有3个维度:强迫性维度、情绪改变维度、社会适应性维度。该量表虽然直接引用了国外对于社交网络倾向的定义,但是在问卷的编制上综合考虑了各种社交平台,并没有仿照国外问卷进行编制;不过该问卷采用的是方便抽样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3.3 学习投入度的概念

学习投入度是个体专注学习,通过积极努力以提高学习成果,并使自己身心感到愉悦和满足感的一个状态过程[9],其包括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行为、情感和认知三方面的投入程度。学生的学习投入度可以很好的解释学生辍学的行为,也能够通过研究学生学习投入度降低学生辍学率。学生的学习质量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投入度来预测[10]

1.3.4 学习投入度的相关量表

关于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的调查问卷,目前国际上比较有影响力的主要是乔治·库等学者编制的全美大学生学习投入度调查(NSSE)。该量表共有42个题目,包含五个指标,分别是学业挑战度、主动和协作学习、师生互动的水平、教育经历的丰富度和校园环境的支持度。此问卷强调的是学习投入度的行为维度。

詹姆斯·阿普尔顿等学者编制了学生学习投入度问卷(SEI),然而,问卷并没有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可,因为他们只关注学生情感和认知的投入度。

清华大学对美国全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问卷的汉化版本(NSSE -China),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使用最多的大学生学习投入度调查量表。该量表时经过汉化,非常适合测量中国的学习情况,有些测量指标甚至要优于NSSE。然而,NSSE的五个指标无法区分学生的个体投入与环境的影响与互动作用区,此问卷基于NSSE,强调的是学习投入度的行为维度。

汪雅霜将大学生学习投入度定义为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行为和情感三方面的投入度,并于2015年编制出了我国大学生学习投入调查问卷。该量表是根据我国大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进行编制的,所以非常符合我国大学生的学习特征,对测量中国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度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1.3.5 孤独感的概念

对于孤独感的定义,至今没有统一的标准,依恋理论是社会学家Robert S. Weiss发展的一种有影响力的孤独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他确定了六种社会需求,如果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导致孤独感。这些需求是依恋的需要,社会整合的需要,养育的需要,价值保证的需要,可靠同盟的需要以及在有压力情况下的寻求指导的需要[11]。Jen de Jong-Giereld认为孤独个人在察觉自己与他人产生隔阂或者缺乏交流接触时产生的痛苦的感觉,是一种主观的社交孤立状态[12]。李传银等则认为孤独感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当社交的实际水平不能达到个人对社交的渴望时就会产生孤独感[13]。黄希庭认为孤独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当一个人的社交关系和与他人的亲密度不能达到理想状态是会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14]。综上所述,孤独感可以概括为是一种负面的情绪,它会产生在个体的人际交往不能满足内心需求时。

1.3.6 孤独感的相关量表

Russell于1978年编制了UCLA孤独感量表,用来测量实际社会交往与个体渴求之间的差距。分别在1980年和1988年进行了修订,同时衍生了UCLA-4,UCLA-6,UCLA-8等简化版,其中,UCLA-6具有较高的参考性。

加拿大学者Schmidt和Sermat编制了孤独感分类量表(Differential Loneliness Scale),用来测量个体感觉到所拥有的人际关系与希望拥有的人际关系之间的差距。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