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土木建筑类 > 建筑学 > 正文

曲阜高铁站站前区规划设计文献综述

 2020-04-14 04:04  

1.目的及意义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快速发展中的大型城市大都进行了城市交通结构的调整,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大运量和快速度为城市公共交通提供了一种选择。但是在轨道交通建设中,目前地铁的建设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

1. 规划目标单一:在地铁轨道交通规划中仅仅进行单一的规划与建设,忽略了地铁轨道交通是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策略。忽略了站点作为城市发展的触媒作用。

2.地铁轨道 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各自为政,轨道交通建设与沿线土地开发不相协调,使得站点区域没有形成足够的开发强度。

3.地铁轨道交通沿线、尤其是站点区域规划设计忽视了沿线商业、娱乐、 办公等其他城市功能的开发,导致轨道交通客流不足。

4.缺乏地铁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统-规划,不同工程之间缺乏有机协 调、导致建设成本的增加。
5.缺乏对于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与统一的管理组 织机构以及运行体制。

因此,地铁沿线站点的开发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单一的地铁车站建设上,而是致力于解决地铁建设与城市地上、地下空间开发的协调发展、促进城市功能交混、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以及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等城市发展问题。

其中,城市设计作为对于工程设计的二次设计,是在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各站点的初步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展开的更为详实和深入的研究与设计工作。它将进一步论证地铁建设与城市地上、地下空间开发的协调关系,研究地铁建设对于城市建设的影响,对于地铁沿线各个站点的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进行设计,从而为下一步的施工图设计以及地铁的开发建设提供坚实的依据。

通过一些国内外地铁站综合开发的实例,我们可以看到:运用城市设计的手段,将地铁站这一新 元素导入城市结构中,并且对于地铁站的建设进行控制、激发和引导后续开发,将有助于实现城市功能集聚;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实现城市各要素的空间整合和引发城市立体化开发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反应。

{title}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
基本内容:在武汉在建或未建的地铁站中择一,以地铁站为圆心,以500米为半径进行城市设计
目标:我选择的是文化类设计,即通过城市设计使得这片区域富有武汉的文化性
方案及措施:
荆楚文化包括八大文化系列: 炎帝神农文化、楚国历史文化、秦汉三国文化、清江巴土文化、名山古寺文化、长江三峡文化、武汉地方文化、近现代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是武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选择的是表现武汉的红色文化,因此在未建成的地铁站中,我选择了五号线的司门口站,在这附近有毛泽东故居、武汉革命博物馆等重要建筑,通过增加一些标志性建筑或构筑物,将这片区域的重要革命建筑联系起来,形成特色鲜明的红色区域。前期通过实地调研以及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积累相似情况的处理手法,以便于后期的设计。
3. 参考文献
1. 城市规划记者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步履艰难的行程》,城市规划,19952. 韩冬青、冯金龙编著,《城市●建筑- -体化设计》,尔南人学出版社,19993. 童林旭,《地下空间山j城市现代化发展》,中国建筑1业出版社,20054. 《TOD发展模式解析及其创作实践》,金广君、许光华,规划师,2003/35. 马强,《近年来北美关丁“TOD”的研究进展》,国外城市规划,2003/5
6. 王祥骝、张雅琪,《轨道运输j城市机能结合的新思维一- TOD 的规划概念》,都市
快轨交通,2004
7. 陆人道,《关于“点一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地理科学,2002/28. 王俊,《地铁车站综合开发及影响的初步探讨》,西南交通人学硕七论文9. 俞泳、卢济威,《城市触媒与地铁车站综合开发》,时代建筑,1998/410.金广君、许光华,《TOD 发展模式解析及其创作实践》,规划师,2003
11.金)君、刘代云、斥志勇,《论城市触媒的内涵与作用 深圳市宝安祈中心区城
市设计方案解析》,城市建筑,2004
12. 「关」Wayne Attone、 Donn Logan著,干劭方译,《美国都市建筑一 城市设计的
触媒》
[10]王秀娟,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土地开发初步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同济大学,2008
[11]马雪,城市地下空间导向标识系统设计: [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9 :
[12]连粉玲,地铁站域地上地下空间整合设计初探: [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8
[13]刘狄,基于设施容量的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内部换乘客流量研究: [ 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0

[14]Sai LiXiukun Wei,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Key Equipment Failure on Subway Station Capacity,2018

[15]J. Ji; W. Zhong; K.Y. Li; X.B. Shen; Y. Zhang; R. Huo,

[14]Xiao Jun Zhou,
Study on Structural Design and Driving Process of Subway Station Passageway Crossing Urban Trunk Road by Tunneling Method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