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社会学类 > 思想政治教育 > 正文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及实现路径

 2023-12-28 09:12  

论文总字数:8963字

摘 要

本文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对社会的建设影响、对国家发展的作用展开了论述。然而现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难以理解、教学方法简单划一、教育评价标准单一、师生关系疏离等。为此,本文在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创新教育手段、完善评价机制、融洽师生关系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功能;实现路径

Analysis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the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and its realization paths

Yang Yan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Jiangsu, 223300)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effec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from the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for students, the impact on social construction, to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still has many problems, such as teaching content i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eaching methods are simple, educational evaluation standards are single, estrange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etc.. Therefore, strength the practice of educational content, innovate the means of education, improve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establish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necessary.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educational function; realization path

我国现阶段在普通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由此不难看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为核心价值、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社会认知和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为基本内容、以培育公民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培养目标的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注重培养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当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现代高校普遍开设的课程,对学生、社会和国家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在当今社会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正面作用和它所包含的隐性价值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因此,我们更要了解当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并努力把其正面价值发挥到最大。

(一)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和谐社会建设培养合格人才。[1]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再加上各种西方思潮的入侵,大学生对个性发展的过度崇尚、叛逆心理等等,都使得新一代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他们找不到自己的信仰,随波逐流,有的甚至自甘堕落,做事急功近利,一旦失败便怨天尤人,暴力事件也层出不穷。就拿上海复旦大学投毒案来说,案件的主人公之一林某,是被公认的“才子”,为什么最后却落得杀人入狱的结局?大学生之间矛盾突出,同室操戈的背后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这些没有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高智能学生,是社会安全的隐患,严重威胁到社会的和谐。

这个时候,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传授适应社会发展的道德观念、政治观点以及道德规范等,使大学生们清晰的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能背叛和违反的。纠正部分大学生扭曲的价值观,调控偏差行为,使偏离社会发展轨道的学生重新找回自己的定位。[2]因此,加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力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重大的意义,是人成为人才的一个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

(二)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

大学生作为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未来的主人,他们肩负着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重大使命。而要建成和谐社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在学校所受的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为和谐社会的建成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由于政治涉及到国家的政权、阶级关系及各阶级的利益问题,而公民对这些问题的认同程度又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决定了当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必须与统治阶级的立场、观念、方针相一致,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思想道德、法律意识、行为修养的教育,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不动摇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意义,找准自己的人生方向,发现自身的价值并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同时,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向学生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政治观点和道德法律规范,使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成为社会的主导思想,并融入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而影响其行为举止,从而维护和巩固国家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三)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促进国家繁荣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3] 当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不管是国家内部还是各个国家之间都在进行着激烈的角逐,而竞争来源于实力,实力来源于人才。大学,作为国家人才的最广输出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不容忽视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是党一贯坚持的基本方针,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特色和优势,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加强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了解自己享有的权利以及应当履行的义务。

近段时间一些媒体爆出中国游客的丑行使许多人嗤之以鼻,走出国门,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只有具有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大学生才会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举止,自觉的维护国家利益,把为组织、社会做贡献的信念贯彻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所以说,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意义,不仅关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二、现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局限性

虽然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高校学生的思想素质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足之处,再加上高校硬件和软件设备的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时代人才的培养,本文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理论知识灌输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注重的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就拿学习毛泽东思想来说,老师要求学生掌握的是其形成时间、过程及其主要思想内容,这些通常都需要学生死记硬背下来。首先记住时间这种耗费脑力又没有实际意义的事,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显得更加的枯燥乏味,令人反感。其次老师传授的知识大部分是个人研究的结果,已经讲了一遍又一遍,至于授课内容的新颖程度及学生对其的感兴趣程度似乎就不在老师的管辖范围之内了,难以使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就缺少吸引性,加之老师放任不管的教学态度,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到最后也不清楚自己学的是什么。

另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形式也比较单一,缺乏实践性。虽然现在已经进入新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倡导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教育模式仍然是“老师讲,学生听”,自主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在课堂上也比较少见。学生走出课堂,拜访和接触政治名人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对于所学理论知识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老师也较少提及,使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升。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强调整体规范性

1.规范化的管理,无法挖掘学生潜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上,为了方便省力老师必将对学生进行规范化管理。首先统一授课,深浅难度由老师全权决定,不考虑不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以及对此知识点的了解和熟悉程度;其次统一安排作业,作业题目答案一般在书本上就能找到,等同于抄写作业,无法挖掘出部分有思考能力和探究精神的学生;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面相对固定,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不密切,这样就难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阻碍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2.活动形式单一,参与对象相对固定

高校的各项有关红色经典的活动形式单一,官方化、政治化。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敬党意识,通常会采用唱红歌的形式来歌功颂德。过于频繁的举行这样形式单一的活动,会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劳,难以产生共鸣,会像对待任务一样敷衍了事。造成的结果便是,既没有加深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又让学生疲惫不堪,极大的遏制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再加上参与这些活动的只是固定的一小批人,得到锻炼的也往往都是与老师接触比较多的学生,这就造成学生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

3.师生的关系疏远,师生之间有代沟

中国自古以来就提倡“尊师重道”,所以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一直是令人敬畏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老师为了维护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严,有必要保持自己严肃的形象,所以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有一定的困难。再加上现在高校政策都偏向科研,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也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搞自己的研究创作,对教学比较忽视,所以教师的责任心大大减少。另外,许多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照本宣科,不听老师讲课后自己看看书也完全可以掌握。由于双方忽视,师生之间就会产生误解和隔阂,不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效率,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要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还有很长一段路程要走。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的标准单一

1.老师评价学生以成绩为主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理论知识色彩比较浓厚的课程,几乎是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很多老师抱着这样的观念:学习好的学生品质也不会差到哪去,至少说明他们认真。这点确实不可否认,但是认真并不能说明一切,在我们身边往往会存在这样的现象——部分成绩好又与老师关系融洽的学生却被周围同学孤立。很多学生的好成绩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得来的,但是仍然存在部分同学靠着作弊把自己总分提上去。这样的状况会让辛辛苦苦努力的人感到不公,自信心和积极性都会受到打击。在这样环境中学习,会使其认识产生偏颇,对性格的形成和人生的发展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2.学生评价老师流于形式

学生除了课堂没有其他接触和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老师的途径,因此,许多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往往流于形式,以满意和不满意区分,这样就失去了评价活动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另外,由于政策的影响,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了科学研究上,对于学生的需求以及学生对自己的评价都很少关注。换言之,学生的评价对老师没有太大的影响,老师也不会因为学生的看法而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老师没有变化便会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无力感,只有学生积极去适应老师,而老师却很少关注学生的需求,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就很难建立相互信任的和谐关系。虽说学生才是校园的主人,但是学生的心声却没办法得到传达,这将打击到学生积极性,会使学生缺乏主人翁意识,摆着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习惯,变得麻木,把评教当成任务完成。

3.激励机制过少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激励机制过少,通常与学分挂钩,而学分又与奖学金紧密联系,虽然很大部分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但是仍然有不少学生认为奖学金的奖状无所谓,重要的是奖金金额,极大的助长了学生的“唯物”之风,甚至会导致恶性竞争。这样既没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又不利于融洽学生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友爱互助的精神。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现路径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令人担忧,作为人才的主要输出地,高校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思考如何增加学生理论知识、提高其理论素养的同时,更应考虑如何将理论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智慧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高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性

当今社会是一个创新的社会,有创新才有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离不开创新。在教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高校教师应该主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入手加以创新,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的兴趣和积极性,以达到培养新时期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1.创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在结合形势政策的同时也要与学生实际相联系。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眼界也比较宽广,他们并不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感到无聊,而是对教师的空洞说教感到无趣,老师讲的理论知识大都比较老旧,而且重复一遍又一遍。所以高校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应该结合形势政策,这能帮助学生认清国际国内的形势,了解国家的政策,内容一定要新,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他们在具体的小事中感悟到大道理,这样不仅吸引了学生兴趣,增加了知识,还能提高他们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创新教学方式,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应采取积极措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比如,启发学生利用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对当前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展开讨论,或者开展一个辩论赛;也可以邀请社会上的成功人士或政治名人到课堂上做讲座,跟学生交流自己的人生之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理论知识与自己的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交流工具,发布一些时事政策、就业或者招聘信息,使大学生在学校接受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不与时代脱节;增加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主动研究自己感兴趣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点或政治名人,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不断的改变教学方式,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行为自觉性。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应该得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足够的重视,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有更多方面需要教师加以探索创新。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时刻把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性放在突出地位。

(二)重视高校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

大学生是独立个体,有共性有差异,他们有理想有抱负,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但在他们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会遇到挫折和挑战,思想上会产生迷茫困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应该多与他们交流沟通,了解和尊重他们的差异,对大学生作出正确的指引。

1.加强师生交流,融洽师生关系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关系淡漠,老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家庭和科研上,与学生的沟通较少,使得学生不理解老师,老师也不了解学生,师生之间产生隔阂,不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效率的提高。中国有个成语叫“爱屋及乌”,同样,一个学生对老师的喜爱程度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喜爱程度。而老师要让学生喜欢自己,首先要热爱学生,与学生沟通,多听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感兴趣的理论知识点。同时也多对学生诉说自己的心里话,只有坦诚相待,才能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才可以减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隔阂。民主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效率,也有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2.尊重学生差异,提倡因材施教

古代圣人孔子早就提出要“因材施教”,学生各不相同,性格、学习能力、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都不尽相同,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接受程度。例如,对于一些知识功底较厚又具有探索精神的学生,老师可以布置难度较大的探究性作业;而对于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可以布置一些合作性作业。从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积极的探索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本着“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理念,能使学生主动去接触自己感兴趣的社会问题,通过思考这些问题完善自身的认知、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并加以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学生的潜力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4]孔老先生因材施教,才在他的三千弟子中培养出来了七十二贤来。

(三)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丰富评价机制。在现有的评价机制基础上实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即时评价,将对学生课堂表现的即时评价与对老师授课过程的即时评价相结合,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彼此磨合适应才能更好的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老师对学生的意见做出积极的回应,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立多种激励机制。不要总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出席率以及考试成绩与学分、奖学金挂钩,虽然直接又有效,但是功利性太强。可以设立多种激励机制,严格区分奖金激励和荣誉激励,可以把表现好的学生名为“某某达人”,比如说把在制作海报活动中胜出的学生命名为“海报达人”,把做好事做得多的学生命名为“善心达人”等等。另外,对学生的评价除了利用卷面评价的方式,还可结合观察法、档案袋评价法、调查法以及自我评价法。

(四)以学生职业规划为载体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结合大学生自身实际条件及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客观情况和实际需要,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学习职业规划方法,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并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做出合理规划的教育。[5]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8963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