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社会学类 > 社会工作 > 正文

理念与路径;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毕业论文

 2022-01-12 09:01  

论文总字数:14755字

摘 要

如今,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之一。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不仅与青少年自身的光明前途有关,同样也关乎着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而青少年社会工作者作为一个制度化的利他使群,介入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时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成效。本文从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社会背景切入,简要总结了影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相关因素,我们认识到改变环境对于预防青少年犯罪是十分关键的一点,并针对本课题,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对青少年犯罪预防进行对策构建,从个案、小组、社区三种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讨论了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的路径。社会工作专业的资源整合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包括它“助人自助”的核心理念都可以在其中发挥巨大作用。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社会工作 预防犯罪

Idea and path: social work involves youth crime prevention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has always been widely concerned by all sectors of society. As an institutionalized altruistic group, juvenile social workers often have unexpected effects when they are involved in juvenile crime prevention. This paper cuts through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juvenile crime prevention, briefly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factors affecting juvenile delinquency in China, and discusses the research on real and effective policy and practice changes. We recognize that changing the social environment is critical to preventing juvenile delinquency, and the social integration professional's ability to integrate resources, communicate and coordinate, including its core concept of “helping people to help themselves” can play a huge role. At the same time, this article also refers to many American scholars' relevant factors that will be involved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f young people, so as to put forward more practical sugges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Key Words: juvenile delinquency; social work; crime prevention

目录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

1、研究背景 1

2、研究意义 1

(二)文献综述 2

1、相关概念界定 2

2、前人已有文献评述 2

(三)研究方法 3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剖析 4

(一)青少年自身因素 4

(二)家庭因素 4

(三)学校因素 5

(四)社会环境因素 6

三、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的渠道 8

(一)学校层面 8

(二)家庭层面 8

(三)社会层面 8

四、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理念与专业方法 10

(一)社会工作的专业工作理念 10

1、社会工作内涵 10

2、接纳尊重,真诚信任 10

3、助人自助 11

(二)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犯罪预防的专业方法 12

1、个案工作方法 12

2、小组工作方法 13

3、社区工作方法 14

结语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9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发展,青少年犯罪行为不断增加,世界各国都将青少年犯罪问题视为公害,积极地探索着改革制度的相关措施,争取针对青少年的偏差行为的良好有效的相关制度。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充满社会矛盾,青少年犯的总人数占所有刑事作案人员的比例和二十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相比明显增加,犯罪率出现了十分惊人的涨幅。

青少年群体在不知不觉中慢慢从一个温暖而阳光的群体,发展成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群体,这个转型过程也许充满争议,但实际上,这种转变十分符合当下青少年的社会角色特征:他们已经具有了破坏社会秩序的能力,但还没有完成社会化的过程。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青少年问题往往也是这个社会上发生问题的缩影。我们进入了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就这样成为了第一批脱离传统社会控制机制的人群。据统计,每一年都有数目高达15万的新增的少年犯[1],如何有效控制青少年触法现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2、研究意义

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起源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为止,它在学科实践以及制度建设方面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发展道路,也有了一些初步的成果。虽然青少年群体从生理方面来看并不是弱势群体,但是,他们人生重要的过渡时期,刚好处于这个全球化和逆向全球化交错的时代,他们也就这样成为了社会问题,以及社会矛盾的直接承载者。

由于社会舆论与公共政策受老龄化和政策问题支配的大背景,中国的青年研究可以以一种相对独立的姿态发展。发展过程证实了青少年发展在新时代社会建设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时也证明了当代年轻人对于诉求有十分迫切的渴望。预防青少年犯罪已经不仅仅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它早已经变成了整个社会平稳安定的必然要求。

(二)文献综述

1、相关概念界定

刑法中,青少年犯罪指年满14周岁,未满25周岁的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符合犯罪构成要件,成立犯罪的行为。

学者王芳认为青少年犯罪应该这样界定为:14周岁以上25周岁以下的人实施的,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包括法定犯罪行为、违法行为、不良行为等。[2]学者路琦认为,犯罪动机是刺激和鼓励犯罪者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在原因,可以直接反映犯罪者的主观恶性。[3]学者柳丽丽认为,青少年对所有领域知识都有迫切的需求。如果没有正确的知识,负面的错误知识很容易被强烈的求知欲所接受。如果缺乏正确指导,这种需要很可能就会变成犯罪的动机。[4]

2、前人已有文献评述

学者韩央迪提出,青少年社会工作者作为一个制度化的利他使群,坚持着多元文化的敏感性,他们是青年社会福利传达系统的核心媒介。青少年社工在同一时刻,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实践着自己的使命,则个体与社会,积极地由里及外促进拓展了青少年的相关工作机制,也推动着它的改变。[5]学者曾培芳在研究中提出,社会工作在建立青少年犯罪预防及矫正社会支持网络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比如改善社会福利,通过在社区内开展服务,进而促进社会平稳安定,努力去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统一。学者许书萍提出,社会工作是不可代替的,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止帮助个人解决了眼下的问题,同时也给受助者增能,激发了他们的潜力,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变革。[6]

学者许莉娅指出,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管理机制,它具有着从学校到社区,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应措施,也起着十分关键的预防作用,但同样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想要解决需要社会工作的良好整合及发展。[7]学者柳丽丽指出青少年犯罪具有很强的暴力性、目的单一少有预谋和常带有报复性三个特征,这也许是因为一些年轻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形成健全。[8]

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4755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