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经济学类 > 经济学 > 正文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文献综述

 2020-04-19 09:04  

1.目的及意义

现今全世界正处于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国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地取得了各个领域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的进步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建设。与农业相关的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进步,使得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稳步提升,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就让我国有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释放出来。

因为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在所有的劳动力资源中,农村劳动力占了极大的比重,所以由于科技进步,从农业生产中释放出来的劳动力数量极其庞大。虽然随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不断地取得喜人的成就,城镇的经济实力迅速发展,但是现今的劳动力市场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接纳数量这般庞大的劳动力,这样就导致我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堆积,势必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的过程中,也会给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带来极大的冲击,并且会涌现出大量的问题。

从现有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于相关制度、政策,市场机制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等方面。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的调查,2007 年在我国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仅有20%左右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具体结构分布是:文盲劳动力占 1.5%,小学程度占 16.5%,初中程度占 61.7%,高中程度占 13.6%,中专及以上程度占 6.7%。直到2017年我国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未上过学的占1%,小学文化程度占13.2%,初中文化程度占59.4%,高中文化程度占17%,大专及以上占9.4%。可以看出十年之间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上升了6个百分比,但是平均受教育水平依然不高,Yinhua Mai and Xiujian Peng(2012)表明农村劳动力普遍文化素质较低是影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问题,所以提高农村的教育普及程度及教育质量是重中之重。

有关调查表明,农民工 85%以上的就业信息来自于朋友、亲属的介绍,另外就是靠自己在劳动力市场等到工作。转移劳动力缺乏必要的协调、组织和信息。刘扬(2013)指出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自发性和盲目性,是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的滞后,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信息不顺畅造成的。

由于城乡二元化制度的存在,导致农民工难以在城市定居,过着“候鸟”式的城乡两栖生活,把青壮年的黄金时间贡献给城市,而将教育、培训、退回农村结婚、生子、培养下一代劳动力和自己养老的成本都留在农村,造成对农村资源的一种过度掠夺。长远看来,这种情况将加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而城乡发展不平衡以及相对落后的地区发展劳务经济与繁荣农村经济之间的两难困境也使得依托城镇化,来化解就业矛盾变得极为复杂,增加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难度。王天伟(2015)表明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具备基本条件的前提下,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如果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不在根本上予以消除,就无法从根本上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转移、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制度保障。Li Yi-nan、Qiu Hong(2015) 也在自己的研究中表明在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发展不均衡,只有将二元结构向着三元化结构进行转变,才是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问题的方法。

李娟和葛慧珍(2014)认为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有效渠道。因为如今农村地区由于地广人稀,所以大多数都是以发展种植业为主,从而忽视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这就导致农村劳动力的需求远远小于供给水平,以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堆积,只能选择向城镇市场转移,但是城镇的市场需求也满足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情况,所以如果农村第二、第三产业能够蓬勃发展的话,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于开红(2016)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一文中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必然产物,既是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表现,同时也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进程中必然会面临的过程,从近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及现状分析来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还有着很多的滞碍,亟待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完成,如何才能够高效并快速的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小康社会的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