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质谱标签用于4-羟基壬烯醛(4-HNE)的分析研究开题报告
2020-02-10 11: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1.1 醛类物质的危害
醛类物质广泛存在于食品、饮料、大气、生物液体中,可被催化加氢还原成醇,也易被强氧化剂甚至弱氧化剂氧化,因此醛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它的来源途径主要有两种:(1)多级不饱和脂肪酸(比如油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在化学或酶催化的脂质过氧化过程中产生的二级产物[1,2];(2)各种合成淡基化合物工厂的废气废水,内燃机尾气,光化学烟雾等。部分醛类物质在“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位居前列,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突变物之一。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目标、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及措施
2.1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2.1.1 将同位素衍生试剂C12/C13(图1)在LC-MS/MS上应用于测定水产品中的脂肪醛。通过对衍生条件和色谱、质谱条件的优化建立了脂肪醛的柱前衍生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检测方法,与已建立的醛分析方法相比较,新建立的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实际成本较低等优点,并将该方法应用测定水产品中脂肪醛,所得结果令人满意。
图1
2.1.2 将同位素衍生试剂C12/C13在LC-MS/MS上应用于测定血清中的脂肪醛。通过对衍生条件和色谱、质谱条件的优化建立了醛的柱前衍生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检测方法,将该方法进行评价验证,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较好。将该方法应用测定血清中脂肪醛,对发现某些疾病中的醛类标志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2.2研究目标
-
表征特定的荧光同位素标签;
-
探索荧光同位素标签对羰基类小分子的标记方法;
-
利用LC-MS与LC-FLD进行病人血浆检测;
-
数据分析寻找潜在的疾病标志物
2.3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3、进度安排
第1—— 2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研究内容,了解研究所需药品、仪器。确定方案,完成开题报告。
第3—— 6周:衍生条件的优化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4、参考文献:
[1]pryor, wa. s.s. godber.noninvasive measures of oxidative stress status in humans[j].free radicalbiology and medicine, 1991,10(3):177-184.
[2]cunha veloso, m.c., et al determinationof aldehydes in fish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j].journal ofchromatographic science, 2001,39(5):173-176.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行为的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Ag2O改性g-C3N4来提高可见光催化制氢性能外文翻译资料
- 一种提高锂硫电池性能的碳涂覆新型隔膜外文翻译资料
- 通过调节阳离子空位,增强钙钛矿氧化物在氧的氧化反应和氧的析出反应中的电催化活性。外文翻译资料
- 薄陶瓷涂层对锂离子电池聚乙烯隔膜的热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外文翻译资料
- 基于聚氨酯泡沫的多孔碳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由CO2作为原料制造的超级电容电极外文翻译资料
- 不锈钢电化学着黑色外文翻译资料
- 水杨醛缩氨基硫脲与多酸构筑的杂化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质外文翻译资料
- 一种新的Ni-DMF修饰的Wells-Dawson多酸化合物:合成、光谱、热特性和X-射线晶体结构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