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类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正文

钙离子和底物浓度对酶法制备S-烯丙基-L-半胱氨酸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0-04-15 06:0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文 献 综 述

s-烯丙基-l-半胱氨酸(分子式c6h11no2s,以下简称sac)是一种水溶性的生物活性物质,无色无味,性质稳定,无毒性[1],具有抗氧化[2]、预防老年性痴呆[3]、提高免疫力、抗肿瘤[4]等生理功效。目前,sac被认为是大蒜水溶性硫化物中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该成分主要存在于大蒜[1]、洋葱[5]等植物中,但是含量较少(例如,新鲜大蒜中sac含量仅为20-30μg/g)[6-7]

目前,sac生产主要有富集法、化学合成法。与化学方法相比,富集法不需要sac提纯操作,能够保证食用安全。很多研究文献报道了原料大蒜的休眠状态、处理温度、乙醇溶液浸泡、时间对富集法sac生产的影响。例如,将新鲜大蒜在湿度70%-80%、温度65-80℃的条件下进行处理,其sac含量实新鲜大蒜的8倍[4];经过冷冻-解冻处理的大蒜材料以匀浆状态在40℃条件下贮藏15天后,sac含量达到8.02mg/g-干物,是新鲜大蒜的5倍[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2.1 研究内容

(1) 均相反应中液料比对sac生成的影响;

(2) 均相反应中钙离子对sac生成和γ-谷氨酰转肽酶酶活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