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社会学类 > 社会工作 > 正文

论农村留守儿童抗逆力的培养开题报告

 2020-03-19 12:0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一、研究目的

全国妇联于2014 年发布《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 6102.55 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 21.88%,可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庞大。自留守儿童概念提出以来,留守儿童被“问题化”的倾向比较突出。在大多数留守儿童群体中,父母的离开和长期处于隔辈群体的照顾中,导致留守儿童的家庭监护不力、家庭教育缺失、处理问题能力弱,这些孩子敏感、自卑、多疑,再加上缺少父母的关心指导,他们的心理以及行为很容易出现一些严重的问题。如果这些留守儿童的抗逆力较弱,难以在逆境中保持健康的心态和成长环境,又长期得不到较好的解决,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性发展。因此,对培养留守儿童抗逆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赵景欣(2015)认为留守儿童在不利处境中表现出来的这种自强奋进、积极适应的力量称之为“抗逆力”,是个体面对危机或困难处境的适应、内在改变、自我矫正及复原的一种能力。吴帆,杨伟伟(2011)抗逆力是关于个体改变过程和长期发展轨迹的理论,是个体抵抗环境干扰,并保持原有结构和功能的、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一、研究内容

1、文献研究:一方面,搜集和阅读相关书籍与研究文献,结合个人理解与对文献资料的梳理,归纳和分析有关抗逆力的相关理论以及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通过学习和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提升认知水平与理论深度,扩大研究视角,拓展研究思维,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另一方面,链接有关资源,从研究场所的政府或其它部门获取当地有关数据。后期还可通过政策研究丰富研究资料,为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抗逆力提供可行的建议。

2、个案研究:选用个案研究方法,以便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与复杂性。研究资料的收集以半结构式的访谈法为主,辅之以观察法。以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选取典型案例,运用深度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对其中4到5个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访谈,通过与留守儿童沟通与互动对抗逆力的内涵获得解释性理解,系统了解留守儿童抗逆力的程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二、实施方案

整个实施过程共需一年时间(5个月)完成,分为四个大的阶段,每一个阶段中完成若干项工作任务,每一项工作任务都有相应的时间要求和内容要求。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8年2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张艳荣.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抗逆力的培养方式———基于实习中“微光成长计划”的反思[j/ol]. 现代交际[2018-01-0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2.1010.c.20170709.1311.062.html.

2.张坤. 我国儿童心理弹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3(04):58-64.

3.赵景欣. 抗逆力让留守儿童摆脱成长困境[j]. 人民教育,2015(22):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