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法学类 > 法学 > 正文

知假买假的法律问题研究毕业论文

 2021-02-27 02:02  

摘 要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诚信体制不健全,行政监管不力,导致我国市场上生产经营者制假售假现象普遍,使消费者面临生命财产安全受损的风险,同时也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现55条关于消费者可以获得惩罚性赔偿金制度的制定使一些聪明的消费者看到了有利可图,于是他们知假买假向法院提起诉讼以获得惩罚性赔偿。由于法律对消费者、欺诈的概念并没有做出明确统一的规定,导致在理论界和实务界中引发了关于知假买假能否获得惩罚性赔偿的争论。本文围绕消费者的身份界定、欺诈的构成要件,《消法》的立法宗旨和社会效用四个方面来论证知假买假行为应该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以及最后为完善《消法》、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出建议。

关键词:知假买假 消费者 欺诈 立法宗旨 社会效用

Abstract

A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rket economy is not perfect, the credit system is not good and the poor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resulting in the phenomenon of China's producer and operators producing fake and selling fake widespread. It is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life and property of consumers, and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rket economy .And the 55 rule of "the Consumer Protection Law" is that consumers can get punitive damages which makes some Smart consumers think profitable. So they buy fake on purpose and go to law in order to obtain punitive damages. The law did not make clear provisions about the meaning of conssuser and fraud, which caused a wide range of debate on whether buying fake can get punitive damage in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ircle .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definition of fraud and consumer, the legislative purposes and social effects to prove the people of buying fake can get punitive damages . And finally making recommendations to perfect the Consumer Protection Law and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nsumers .

Key words:buying fake; consumer; fraud; legislative purpose; social utility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3研究方法 1

(1)文献研究法 1

(2)规范分析法 2

(3)比较分析法 2

第二章 知假买假概述 3

2.1知假买假定义 3

2.2知假买假产生的原因 3

2.2.1知假买假产生的外在原因 3

2.2.2知假买假产生的内在原因 3

2.3知假买假的现状 3

第三章 知假买假行为是否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争议 6

3.1知假买假者是否为消费者 6

3.1.1否认知假买假者的消费者身份 6

3.1.2肯定知假买假者的消费者身份 6

3.2知假买假过程中经营者是否成立欺诈 7

3.2.1知假买假中经营者不成立欺诈 7

3.2.2知假买假中经营者成立欺诈 7

3.3知假买假是否符合《消法》的立法宗旨 8

3.3.1保护知假买假不符合《消法》立法宗旨 8

3.3.2保护知假买假符合《消法》立法宗旨 8

3.4有关知假买假的社会功能的争议 9

3.4.1知假买假具有社会负面效应 9

3.4.2知假买假具有社会正面效应 10

第四章 我国知假买假法律规范的不足 11

4.1消费者身份认定标准的不明确 11

4.2欺诈行为构成要件的不统一 11

4.3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不完善 12

第五章 完善知假买假法律规范的建议 13

5.1应明确规定消费者概念 13

5.2统一经营者欺诈的要件 14

5.3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 15

5.3.1区分故意和过失设置不同惩罚幅度 15

5.3.2有条件设置无上限的惩罚性赔偿金档次 16

结语 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0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不断向前发展、程度日益加深,不同市场主体利益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地产生。从1995 年开始的最能表现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之间尖锐矛盾的“王海现象”浮出水面,在社会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学者、法官、社会民众对这一行为的理解截然相反,有人认为“知假买假者”能够获得惩罚性赔偿,有人认为他们不能够获得惩罚性赔偿,因此就出现相同性质的案件在不同的法院得到不同判决的现状,“知假买假者”是不是消费者,知假买假行为中是否存在受欺诈的消费行为,知假买假可不可以获得惩罚性赔偿,这都是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同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笔者针对现实实际情况,结合理论和司法实务做法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众多对“知假买假”现象的评价中,一方面支持者认为“知假买假”是广大消费者对经营者的制假售假经济活动进行积极监督、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直接方式。但另一方面,也有人担心如果放任职业打假阶层发展下去,惩罚性赔偿制度将沦为牟利工具,这与《消法》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目的背道而驰。“知假买假”行为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下的产物,需要社会对其作出明确的判断标准、进行正确的引导,并以配套的法律法规来合理规范。对于知假买假行为,我们应当结合当前的市场经济实际和社会生活,从法律规范本身、社会效益、《消法》立法宗旨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如此我们才能更加理性地认识它,并正确地对待知假买假行为。并从知假买假的发展和影响来看我国的《消法》的不足,结合外国立法,借鉴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消法》,对相应的条款作出修改,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发展。

1.3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利用中国知网和学校图书馆等资源,查阅有关知假买假的文献资料。除了通过中国知网和学校图书馆查询相关的中文参考资料,在查找英文文献时,笔者还利用了bing,百度学术,谷歌学术等网站。查阅大量相关的国内文献和外文文献,进行筛选、分析、比较,为本文的论述提供支撑。

(2)规范分析法

以知假买假的司法实践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为研究对象,分析规范性文件的体系与矛盾之处,对知假买假的现状进行研究,以及对知假买假的法律规范提出完善的建议。

(3)比较分析法

以各国对消费者的定义为着眼点,并结合国外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做法为研究对象,吸收其中的优秀经验,完善我国保护消费者的法律规范制度。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