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文学教育类 > 汉语国际教育 > 正文

基于马林诺夫斯基语境理论的汉英网络语言对比研究毕业论文

 2020-02-19 04:02  

摘 要

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构建的语境理论,发展和丰富了语境理论,使得人们开始注意情景理论,开辟了语言研究的新局面,并解释了只考虑语言的内在因素而无法解释的问题。本文从马林诺夫斯基语境理论入手,通过比较汉英网络语言在情景语境、文化语境下呈现出的特征,对比分析二者在特点、构成方式、形成动因等的方面的异同。

关键词:马林诺夫斯基;情景语境;文化语境;汉英网络语言

Abstract

The context theory constructed by polish anthropologist Malinowski has developed and enriched the context theory, which makes people begi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text theory, opens up a new situation in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explains the problems that cannot be explained only by considering the internal factors of language. Starting from Malinowski's theory of context,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network languages in situational context and cultural context, and analyzes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characteristics, ways of formation and formation motivations.

Key words: Malinovsky; Situational context; Cultural context; Chinese and English network language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现状 1

1.2研究内容及方法 2

1.3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第2章 情景语境下的汉英网络语言对比 3

2.1马林诺夫斯基情景语境理论与汉英网络语言特点 3

2.2情景语境理论下汉英网络语言构成方式对比 4

2.2.1合成式 4

2.2.2谐音式 4

2.2.3缩略式 5

2.2.4合成缩略组合式 8

2.2.5缩略谐音组合式 8

2.2.6构造新语式 8

2.2.7借鉴外语式 9

第3章 文化语境下汉英网络语言成因对比 10

3.1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语境理论 10

3.2文化语境下汉英网络语言成因对比 10

3.2.1心理层面 10

3.2.2经济层面 11

3.2.3文化层面 11

3.2.4名人效应 12

3.2.5传媒影响 13

3.2.6社会现象 14

第4章 汉英网络语言发展规律和趋势预测 16

第5章 结语 17

参考文献…………………………………………………………………………………………………………………………18

致谢…………………………………………………………………………………………………………………………………18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现状

在语言学界,网络语言的定义至今没有达成一致,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于根元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新媒体语言,是传播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也是社会个别群体的用语,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对象。网络语言起初多指计算机语言,也指具有网络特色的自然语言,现在一般指后者。”[2]目前的在线语言通常是书面的,但许多都具有初始口语的特点,特别是在某些帖子和聊天室的对话里。有许多是未经处理或不完整的大白话,极其简单又不通顺。刘海燕认为,语言学上的网络语言是指在网络上出现的一切话语,包括聊天用语、网络文化词和技术性术语。郑汉远认为网络语言分两种,其中一种是与计算机网络或在线活动相关的术语,另一个是网民上网时临时创建的特殊符号或用法。卢惠惠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汉语方言。它与日常语言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不能利用听觉来感知信息,只能使用键盘上的文字或符号来传达信息。它最大的特点是编写一种日常口头语言,主要通过视觉感知信息。

总之,网络语言的定义主要争议在是否包含与计算机相关的一切技术用语,但对于网络交际时所使用的语言是否属于网络语言,大家的看法是一致的。因此本文仅讨论网民在网络交际时使用的聊天语言。

国外网络语言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网络语言的产生与分类、构成方式、语言要素变异、网络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网络语言的发展趋势等等。著名语言学家David Crystal 于2001年出版了《Language and the Internet》一书,他在书中详细讨论了网络语言的语境以及不同网络界面的语言,并对未来网络语言的发展做出了预测,成为英语网络语言研究的领军者。 Lisa Shaw于《How Netspeak Affects English and The Way We Communicate》一书中提出了网络语言的具体概念,并分析了其优缺点。

国内网络语言的起始时间比国外晚,但是发展的速度非常快。我国网络语言研究首先是从网络语言的收集整理开始的。2000年我国第一本网络语言词典《网络时尚词典》根据网络用语的类型对词语进行重新组合,系统地收录了当时最常见的网络词汇;于根元在著作《中国网络语言概说》中系统地阐述了汉语网络语言的特征,并将其与传统媒体语言进行了比较。刘海燕在《网络语言》中系统地分析了网络语言的语境、性质、构词方式以及网络语言产生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等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论文期刊主要是研究网络语言的特点,从跨文化角度、社会语言学等不同领域的角度研究网络语言的类型、构词方式、生成原因。然而,由于网络语言更新换代太快,往往研究的内容跟不上网络语言的变化。

1.2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文以近五年汉英网络流行语为研究对象,从马林诺夫斯基语境理论出发,从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两方面对汉英网络流行语进行对比,分析二者在网络环境下的语音、词汇、语法等特点,分析二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等环境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及表现。分析二者结构类型、构成方式、特点效应以及文化意涵等方面的异同。

本文通过网络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调查法、考据法等搜集解释近五年汉英网络流行语;

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对汉英的情景语境、文化语境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二者语音、词汇、语法等特点,对比分析二者的结构类型、构成方式等。

通过理论解释法,对汉英网络语言的形成动因、效应特点、发展规律、发展趋势等进行研究。

1.3研究目的及意义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语言正在以迅猛之势飞速发展,一个网络新词能够在数秒之内传遍全球。网络语言的时效性、便携性、高流通性,使之成为全球网民在互联网交流沟通时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体现了当前语言文化发展的特点以及使用该语言的人们的思想,因此网络语言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中国网络语言词典》认为“‘网络语言’是互联网的产物。在网络日益普及的虚拟空间里,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也应与现实生活中的表达习惯有所不同,于是有的人创造出令人惊奇也令人愤怒和不断的‘网语’。大部分‘网语’是网民为提高输入速度,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对文字、图片、符号等随意链接和镶嵌。从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来看,‘网语’中的汉字、数字、英文字母时常混杂在一起使用……”[[1]]从广义上看,网络语言是指与网络相关并在网络上传播的所有语言。从狭义上看,网络语言是网民为了便于交流而创造的交际语言。尽管学界目前对网络语言的定义未能达成共识,但本文研究分析的网络语言只包括网民在网络交际时所使用的语言,其他定义和分类不作分析讨论。目前学者们主要是从传播学、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角度研究网络语言,从马林诺夫斯基语境理论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研究的较少。笔者认为从马林诺夫斯基语境理论视角分析汉英网络语言的形成动因,并对其构成方式进行分析研究,能够比较直观地发现汉英网络语言的异同,同时还能帮助我们了解其发展规律和趋势,为揭示不同语言背后社会人文动因的多元化,为引导网络语言的方向、传播语言文化、交流价值观提供参考。

第2章 情景语境下的汉英网络语言对比

2.1马林诺夫斯基情景语境理论与汉英网络语言特点

1923年,马林诺夫斯基在《原始语言中的意义问题》中首次提出了“语言环境”的概念。他认为语言不是一种“思想符号”而是一种“行为模式”,任何话语的意义都不能脱离其相应的语境。他区分了两种语言情景,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情景语境也叫言语性语境,即语言发生的情景。对于网络语言而言,基于网络实时沟通的具体环境,要求交际要具有快捷性、时效性,这种网络时效情景就制约了网络语言的发展,一方面汉字同音情况经常使汉字在快速打字时出现错别字,另一方面汉字拼音输入时经常由于键盘误按而出现汉、英及阿拉伯数字混淆的情况。因此网络快捷实时的交际情景对交际符号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所使用的网络语言符号要具备经济性的特点,也就是用最为简单的形式表示丰富的内涵,因此,网络语言作为语言的一种变体应运而生。

汉英网络语言借助计算机传播,非常灵活便捷、实效快速、简洁具象,具有强烈的群体化和个性化特点。

在语音上,谐音是汉英网络语言的主要特点。不论是英语网络语言中的字母谐音词,还是汉语网络语言中的拼音谐音词,谐音词都占据了网络词汇的主要部分,汉英网络语言都将数字作为网络谐音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汉语拼音输入法的高重叠性,汉语自身有不少读音相似或相同的网络谐音词汇,并且各地方言也是汉语网络谐音词汇的重要来源。

在词汇上,汉英网络词汇都具有创新性,结合数字、字母等,即使没有汉字依然可以表达意思,形式简单明了;其次,词汇的来源非常广泛,社会的各个圈层都是网络语言的来源地,网络词汇的创造群体和使用群体以年轻人为主;由于网络语言是社会变迁的缩影,汉英网络语言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随着年轻人逐渐走向社会,掌握网络话语权的人不停更换,网络语言的更迭速度也在加快,曾经风靡一时的词汇也有过时的时候,网络词汇的时效性也非常明显。

在语法上,网络联系着世界,因此在交流中不免出现多种语言混合使用的情况;为了提高交流效率,网络语言的句法成分能够在不影响对话的前提下进行大量省略;语序上鲜明的口语化,使得生活中大量宣泄自己情绪的口语充斥网络,难免出现粗俗化倾向;同时,网络语言在打破传统固定句法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固定句式,如“好xx一xx”,“好惨一男的”、“好可怜一小孩儿”。

2.2情景语境理论下汉英网络语言构成方式对比

2.2.1合成式

合成构词是指把两个或多个词或词素合并成一个词,按照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组成新词语。汉语网络词语可以分为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然而在网络交际中使用较多的是单音节词,甚至是独词句。例如:“秀”、“晕”、“可”等,双音节词有“番位”、“墙头”等,多音节词有“恋爱脑”、“彩虹屁”等。这些热词大多出现在粉丝圈的话题中。

英语中的合成方式是将两个或多个独立的词干或词组合成为一个词或短语。例如:youthquake(青年震荡),由名词youth和名词quake组合而成;photobomb(照片炸弹,指的是在别人照相时突然冒出来抢镜)由名词photo和名词bomb组合而成,又如facekini(脸基尼)由名词face和名词bikini(比基尼)的后缀组合而成,同理还有cakeism(蛋糕主义)、normocore(常规且硬核)等等。

2.2.2谐音式

谐音构词法指利用相同或相近语音代替原词创造出新词汇。汉语中由谐音产生的网络词汇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数字谐音

1314(一生一世)7456(气死我了)886(拜拜喽)

(2) 汉字谐音

汉字同音字和近音字较多,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默认词义不发生变化。汉语谐音词的来源主要是方言和汉语拼音输入法。方言谐音词主要受到港台地区的粤语发音和台湾语音所影响,比如 “酱紫”是根据台湾语音特点谐音“这样子”;“喜欢”除了我们知道的“稀饭”是它的谐音代替之外,通过台湾偶像剧流传出来的“宣”也能表示“喜欢”,特殊的腔调加加上较快的语速,“我喜欢你”就成了“我宣你”;“寄己”则是讲粤语的人将普通话的“自己”时容易发错的谐音,同样的还有“布吉岛”谐音普通话中的“不知道”;其他地区的方言也有谐音词,例如:四川方言中的“哥哥”被网友亲切地称为“锅锅”。而汉语拼音输入法由于同音字太多导致输出的错误率太高,网友为了节省时间忽略文字的准确性,许多音近或同音词代替原词,渐渐在网络交际时风靡起来,成为谐音型网络词汇。例如“超级”容易输出成“炒鸡”,“猪脚”则是“主角”的常见谐音输出,同样的还有“辣鸡”是“垃圾”的谐音,比原词“垃圾”在语气上含有更强的贬义。

近几年随着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在春节等节假日中举办了一系列的福利活动,其中以春节“集福卡”活动最为火热,由此也产生了一些相关的热词。例如2019年“集福卡”中出现了“沾沾卡”,因此出现了一个谐音英语女性名称“Jennifer”的热词“沾你福”,一般用于与沾服气卡的对话语境中。例如:

A:Hi, I am Jennifer.(你好,沾你福。)

B:Hi, I am Brown.(你好,不让。)

英语中的谐音方式通常是将读音相同或相似的数字、字母等词素组合以代替原词汇,并且多数词素与原词汇没有意义上的联系,省时又简单易懂。

(1)借用相同发音的字母代替整个英语单词或者词素,例如:

X U(kiss you)亲吻你

C U(see you)再见

X(kiss)亲吻

(2)借用相同发音的数字代替整个单词或者词素,如:

182(I hate you)我讨厌你

L8R(Later)后来

2day(today)今天

2nite(tonight)今晚

B4(before)之前

4ever(forever)永远

2.2.3缩略式

缩略是指为了方便,将事物称谓中的成分按照一定规律缩减或者省略。在网络交际中,无论是网上聊天还是信息查询,时间极其重要,省时及时是交际的第一原则,因此一些缩略语应运而生,逐渐风靡全网。缩略法在英语中较为常见,缩略的方式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首字母缩略

首字母缩略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缩略方式,从官方发布的专业术语到日常聊天,使用范围广泛。目前经常出现在网民日常交际中的英语首字母缩略词有:

QFT=Quoted For Truth

该词多见于网络论坛,在以下两种情景使用:

当有人说一番话,你非常赞同,类似于“+1”;

引用别人的话时,在前面加上QFT,这样原作者就不能再修改他的话了,“以此为证”的意思。例如:

A: “I gotta say, Shawn Mendes will be my boyfriend in the future.”

B: “QFT, I’ll remind you about this when you are sober.”

PAW=Parents Are Watching

如果爸妈正在旁边看你用手机或者电脑,这就是你跟网友的暗号。“爸妈在看,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了吧?”

社交网络平台常见的英语首字母网络缩略语还有:

ABT=about 关于;大概

AFAIC=as far as I’m concerned 我认为

ASAP=as soon as possible尽快

BNF=big name fan知名粉丝

BRB=be right back马上回来

DKDC=don’t know don’t care不清楚也不在乎

FAQ=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常见问题

LOL=laugh out loud笑死我了

(2) 后半部分缩略

后半部分缩略主要是因为首字母缩略容易引起重复,因此原词的开头部分得以保留,以作区分,直到缩略的形式能够得到辨认停止,这种构词方式产生的缩略词较少。如:

re=regarding 关于

dl=download 下载

“re”同时还是电子邮件中“reply”的缩写,表示回复邮件,除了邮件,在一些论坛和贴吧中也能看到“re”作“回复”的缩写。

“dl”对于大多数网友来说是“download”一词的缩略词,但是在一些专业人士的眼中,如计算机科学或电信领域的专家或学者,“dl”还是“data link”(数据传输线路)的缩写;若“dl”前出现了数字与之搭配,则该词表示容积单位“deciliter”(分升);若“dl”与表示时间日期的词搭配,则该词表示的是“deadline”(截止日期)。

(3) 发元音或不发音字母缩略

由于英语中的元音字母和音素较辅音字母和音素少,且辅音字母表示发音更容易辨认,因此缩略元音字母较为方便。不发音的字母本身不具有辨认的作用,因此也进行缩略。如:

thx=thanks 谢谢

pls-=please 请;拜托

msg=message 信息

cld=could 可能

gd=good 棒

vgd=very good 非常棒

ths=this 这

txt=text 文本

在人们的日常网络聊天中,由于在信息的反馈对及时性要求非常高,这类常见的聊天词汇通常只保留可供分辨的字母即可。

汉语拼音缩略词是借鉴英语字母缩略词的构词方式产生的,英语缩略语多以首字母缩略,汉语缩略语多以拼音声母缩略,少数是中英文结合缩略。目前网络上流行的汉语缩略语大多是明星粉丝圈的流行语,俗称“饭圈用语”,无论是什么词汇,都可以这样缩略,但是多数缩略的词语是带有贬义或者是中性的,因为粉丝们大多数情况为了吐槽又不被人发现所以打缩写,如果正大光明地吐槽甚至是带上艺人的名字可能会登上“微博广场”(带名字的实时微博页面),并且与其他艺人粉丝发生言语冲突,进而演变成互相谩骂、诋毁、侮辱等网络暴力行为。

(1)常见二字缩略语:

xj=戏精

nh=南韩

ky 在不适当的场合将不合适气氛的话,没眼色

cp=couple 一对、情侣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