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文学教育类 > 汉语国际教育 > 正文

留学生习得“比”字句的偏误分析毕业论文

 2020-02-19 04:02  

摘 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一股“汉语热”和“汉文化热”。出于各种目的的汉语学习者都对中国文化展现了极大的兴趣。众所周知,汉语学习难度较大,同时受母语习惯、文化冲突以及教材差异等因素影响,汉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遇见许多问题和困难。

作为汉语中的常用句式,“比”字句是汉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语法点。其本身的灵活性和复杂性使留学生在应用中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偏误,由此,“比”字句也成为了汉语学习的难点。本文将基于“比”字句的本体研究,通过使用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总结各种偏误类型,并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偏误进行归因,最后提出创新性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 “比”字句;偏误分析;教学策略

Abstract

With the dynamic economic growth and significant promotion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prestige, the fad of Chinese and Chinese culture learning has gained attention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Chinese learners with all kinds of purposes have shown great interest in Chinese culture. As it is known to all, the process of Chinese learning is full of difficulties. Chinese learners will come up against lots of problems and hardships when they are influenced by native language habits, cultural conflicts and differences of textbooks.

As one of the common sentence patterns in Chinese, the “bi”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grammar in Chinese learning. With its flexibility and complexity, there are different types of errors that foreign students may have when they use it. Therefore, the “bi”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an obstacle to Chinese learning.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ummarize different types of errors based on the ontological study of “bi” construction by using the HSK Dynamic Composition Corpus built by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then use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 to analyze the causes. In the en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nd innovative instructional design will be demonstrated in detail.

Key word: BI construction, Error Analysis,teaching strategies

目 录

第一章绪论 1

1.1选题意义 1

1.2研究现状 3

1.3理论基础 3

1.3.1偏误分析理论 3

1.3.2中介语理论 4

1.3.3对比分析理论 4

1.4研究方法 4

第二章“比”字句的本体研究 4

2.1“比”字句成分 5

2.2“比”字句句法结构 5

2.3“比”字句语义分析 8

第三章“比”字句的偏误 8

3.1比较项的偏误 9

3.1.1结构助词“的”的误用 9

3.1.2比较方式的偏误 9

3.2比较点的偏误 9

3.3比较方式的偏误 10

3.4结论项的偏误 10

3.5否定式的偏误 11

第四章“比”字句的偏误原因 12

4.1,母语负迁移 12

4.2目的语规则的泛化 13

4.3对外汉语教学的其他因素 13

第五章“比”字句的教学建议 14

5.1教材编写建议 14

5.2教学方法的教学建议 15

5.2.1直观教学法 15

5.2.2情景教学法 15

5.2.3公式法 16

5.2.4演绎法 16

5.3教师的教学建议 16

5.4偏误的教学建议 16

5.4.1结论项的教学建议 17

5.4.2否定式的教学建议 17

5.4.3比较项以及比较词遗漏的教学建议 18

5.4.4比较方式的教学建议 18

结语 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0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意义

“比”字句是汉语中进行比较的典型句式,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蓬勃发展,留学生在“比”字句上出现的大量偏误引起了学者的注意。在资料收集时我们不难发现,众多学者已经发现“比”字句的重要性,对其本体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出发,研究“比”字句教学和习得的还很少,并且研究缺乏系统性,即使提出了偏误也并未进行深入研究,很难对实际教学提供有效的帮助。本文将通过对“比”字句的本体研究,分析留学生语料偏误,将偏误归因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和进行科学的教学研究。总之,“比”字句的偏误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能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科学的参考。

1.2研究现状

比较,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具有某些关联的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对比,通过对比他们间的异同关系来认识事物,这种客观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在语言中不可缺少。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比”字句的表达不可避免。最早提出比较概念的是马建忠先生,他给比较句下了一个初步定义,《马氏文通》中说:“同一静字,以所肖者浅深不能一律,而律其不一,所谓比也”。[[1]]他将汉语的比较范畴分为三类:平比、差比和极比,而现代汉语中的“比”字句则是差比义的典型句式。吕叔湘先生(1942)较为全面地提出了比较的概念,他在《中国文法要略》中提出“‘比’字句是‘对两件东西进行同中有异的比较,表示前者胜过后者。’在“比”字句的整体结构上,他认为比较句包含五个要素:比较主体、比较客体、比较词、比较点、比较值,基本结构为:A(比较主体) 比较点 比较词 B(比较客体) 比较值”。[[2]]

在“比”字句的语义结构上,黄伯荣(2007)首先提到了“比”字句是由“比”字介词短语作状语而构成的“比”字句,通过比较表示甲和乙两种事物在数量、性质、程度的差别,这种比较句也叫差比句。例如“哥哥比弟弟大三岁”,哥哥和弟弟存在着三岁的年龄差距;还有一些“比”字句可以省略一些重复的句子成分,例如“哥哥的年龄比我大”,就把我的年龄省略了”。刘月华(1982)也提出这种观点,她提出在不改变句义的情况下,如果两个比较项中有相同的词语,可以省略比较后项中相同的成分,这是由于语言中也存在经济适用的原则。邵敬敏(2002)也赞成这种观点,他提出“想要进行相同成分的省略,主要是由两方面决定的:一是前后项两个中心短语的中心语是否相同,二是前后项主谓短语中的主谓语是否相同。从语义平面继续深入研究,提出‘比’字句的强制性语义要求是‘究其差异,体现比较的结果’,并在这一语义基础上逐一阐释了‘比’字句中形容词、动词和动词短语作谓语项时以及比较结果由状语、补语、宾语的修饰语充当时的句法表现。文中特别对动词或动词短语构成的谓语项进行了认知上的解释”。 [[3]]

在“比”字句的特殊句式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否定句式方面。胡斌彬(2005)[[4]]对“比”字句的一些特殊句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语用功能,适用场合和制约因素等。吕叔湘(1980)提出“不比”跟“没有”语义上不对等,“X不比Y”实际上是“X和Y差不多”,例如“我不比你差”。是表达“我和你差不多”。的意思。刘月华(1982)也认为,“不比”看起来是“比”的否定形式,但实际上,“没有”才是“比”字句的否定形式。例如“我比他快”。的反义是“我没有他快”。。杨惠芬(1998)认为“‘没有’句有两种句义,一是表示‘不如’、‘不及’,基本句式为‘x没有y 比较词’,其中最常用的是‘x没有 y 形容词’、‘x没有y 动词 得 形容词’和‘x没有y 主谓结构(形容词谓语)’等比较语中含形容词的句型;二是表示还‘没达到’、‘不够’,常用的是‘x没有y 这么/那么 形容词’”。[[5]]

二十世纪90年代的“比”字句研究偏向于其本体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研究者们开始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比”字句习得进行研究。王茂林(2005)在“《留学生“比”字句习得的考察》中,通过收集留学生的偏误语料,对留学生的偏误进行了偏误类型的整理。该文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的留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为研究对象,对留学生使用“比”字句是所运用的不同句式都进行了偏误考察与统计,并将偏误分为误加偏误、误用偏误、搭配偏误和错序偏误等类型”。 [[6]]从王茂林开始的学者们已经开始注意到了留学生“比”字句偏误的问题,但王茂林的描写还比较粗疏,偏误分析得不够全面。虽然具有“比”字句研究的时代意义以及创新价值,但对留学生实际的课堂与学习没有帮助。周小兵、陈珺 (2005) 通过对留学生偏误类型的分析以及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将比较句使用的语法项目进行了选取和排序,并对留学生使用中出现的偏误进行了统计。马英明(2015)、张飞祥(2015)以“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以及调查问卷收集的偏误语料作为理论依据,探寻了偏误原因,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比”字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众多学者对偏误进行了收集与整理,对所收集的偏误语料进行分类,并探寻造成偏误的原由。部分学者从学习者的母语出发,按照不同国籍进行分析;也有学者按照年龄对学习者进行考察,探究偏误原因,最后提出解决方案。阅读大量文献后发现学者们探究偏误原由,提出解决方案,但所提解决方案都比较笼统,不好实施于教学当中。本文从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收集客观语料,立足于“比”字句的本体研究,探寻“比”字句偏误原由,最后紧扣实际教学活动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

1.3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关理论,包括偏误分析理论、中介语理论和对比分析理论。

1.3.1 偏误分析理论

偏误分析,可以反映出学习者学习目的语时的中介语系统。收集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时产生的偏误,将偏误进行系统分析,探寻其来源,总结出学习者目的语学习过程中的规律。偏误是指学习者在目的语的学习过程中,有规律的、系统的对目的语的使用不自觉的产生了偏离,这种偏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反映了学习者的语言思考,属于语言能力范畴。从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偏误分析已被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活动当中,促进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偏误分析法一般分为五个步骤:(1)语言材料的选择:从学习者的听说读写中选择可供分析的语料;(2)鉴别语料错误:排除学习者“失误”的情况,将口误、笔误和偏误区分开来,再鉴别是结构上的偏误还是语用上的偏误;(3)对偏误进行分类:主要从形式上进行分类,并对各类偏误进行一定的描述;(4)对偏误进行解释:解析偏误产生的原因;(5)对偏误进行评估:评价偏误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程度,提出有效的对策。

1.3.2 中介语理论

中介语理论,中介语也称“过渡语”或“语际语”,是指学习者在目的语习得过程中,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出现了一种不同于目的语也不同于母语的过渡性语言。这种过渡性语言是动态的,随着学习的深入,输入的语言项目越来越多,这种过渡性语言的语言系统也越来越复杂。赛林格(Selinker)1969年提出中介语假说,他认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中介语语言系统是一系列的心理语法组成,这些心理语法影响着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语法解释与语言产生。同时,这个心理语法系统是动态的、变化的,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心理语法系统也会越来越复杂。中介语系统揭示了学习者动态的二语习得过程,因此在我们对二语习得者进行偏误分析时有科学的参考价值。

1.3.3 对比分析理论

对比分析是对比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预测出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困难,通过预测提前规避可避免的学习难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对比分析的目的是为了预测二语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学习难点。对比分析一般分为四个步骤:描写、选择、对比、预测。描写是对二语习得者的母语和目的语进行详细的描写,特别是语法系统的描写,然后选择二语习得者母语和目的语中有意义的,有代表性的语言项目进行对比,探寻两者的异同点,通过对比母语和目的语后,预测二语习得者在学习目的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3.4 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方法主要采取:

(1)数据分析法:从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对留学生的“比”字句进行分类整理;

(2)对比分析法:将得出的结论与现行教材进行对比分析,寻找教材和教师教学过程中不足的地方;

(3)文献研究法: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对“比”字句及“比”字句教学形成综合认识。

第二章“比”字句的本体研究

2.1“比”字句成分

马建忠最早在《马氏文通》中将汉语比较分三个类别:平比、差比和极比。“比”字句是差比句的典型句式,“比”字是比较句中差比句的标记。差比句是两个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比较。“比”字句遵循的结构类型是“X比YW”,在这个结构中包含了五部分:比较主体、比较客体、比较值、比较点和比较词。X为比较主体,Y为比较客体,“比”为比较词,W为谓语中心语。例如:

(1)小明的年纪比小张的年纪小。

(2)今天的天气比昨天的天气好得多。

(3)他比我更喜欢看喜剧。

例(1)中“小明的年纪”是主语,“比小张的年纪小”是谓语,“小”是谓语中心语。“小明的年纪”是比较主体,“小张的年纪”是比较客体,比较词是“比”,比较值是“小”;例(2)中“今天的天气”是主语,“比昨天的天气好得多”是谓语,“好得多”是谓语中心语。“今天的天气”是比较主体,“昨天的天气”是比较客体,“好得多”是比较值;例(3)中“他”是比较主体,“我”是比较客体,“比”是比较词,用来比较的部分称为比较点,“喜剧”是比较点,把表示喜欢的结果称为比较值,“喜欢”是比较值。上述三个例子清楚地把比较的事物和比较的结构说明了,所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比”字句需要有比较主体、比较客体、比较词和谓语中心语,根据不同的需要,句法成分可以有不同的组合方式。

2.2“比”字句句法结构

从句法结构来看,我们发现,“比”字句各句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W”上,即结论项上。所以分析“比”字句,我们将分析结论项W的具体成分。任海波(1987)“把‘比’字句的结论项W总结分为AP、VP、AV、NP四种类型(AP表示结论项的谓语结构只有形容词;VP表示结论项的谓语结构只有动词;AV表示结论项的谓语结构既有动词又有形容词;NP表示结论项的谓语结构由名词短语被修饰构成谓词)”[[7]],构成“比”字句这四种类型的结论项各自的句法特点又各有异同。

2.3“比”字句语义分析

从“比”字句的语义层面来看,“比”字句的基本结构可以表示为“X 比 Y VP”(VP为谓词性结构)。我们根据VP的成分构成将“比”字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 X 比 Y VP(X、Y是名词或代词,VP为形容词)

(4)他比我高。

(5)中国的面积比韩国的面积大。

(6)小明比我优秀。

在这个句式中,形容词可以用程度副词“更”、“还”等词修饰。VP=程度副词 形容词,例如:

(4)'他比我还高。

(5)'中国的面积比韩国的面积还大。

(6)'小明比我更优秀。

注意,不能使用“十分”或“很”等程度副词修饰。另外,如果需要表达比较主体和比较客体具体的差异,可以在形容词后添加准确的数量补语,即VP=形容词 数量补语。若没有具体的数据差异,则可用“一点儿”、“一些”或“得多”来修饰。例如:

(4)''他比我高一点儿。

(5)''中国的面积比韩国面积大96倍。

(6)''小明比我优秀得多。

  1. X 比 Y NP(动词 宾语)

(7)小红比我有能力,所以她成功了。

(8)她比我爱看书,所以她知识渊博。

同样的,在使用此句式时如果需要强调比较主体和比较客体的程度差异,也可以在动词前使用程度副词“更”或“还”修饰,但同样不能用“十分”或“很”等程度副词修饰。例如:

(7)'小红比我还有能力,所以她成功了。

(8)'她比我更爱看书,所以她知识渊博。

注意,这种“比”字句句式中只能使用少数表示心理活动或能愿的动词(如“喜欢、希望、要、能”等)或者表示状态的“有 抽象名词(如:办法、能力、头脑、主意等)”结构等。

另外,这个句式可以表示程度的变化,也可以表示数量的变化。动词后面可以跟具体数量的数量词,也可以跟模糊数量补语加“了”。例如:

(9)粮食生产比解放前增加了三吨。

(10)北京的空气质量比之前好了很多。

(11)由于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拍摄进度比以前提高了很多。

  1. X 比 Y VP(动词 得 状态补语)=X 动词 得 比 Y 状态补语

(12)她的口语比我的口语说得流利。=她的口语说得比我的口语流利。

(13)这部电影比那部电影拍得有意思。=这部电影拍得比那部电影有意思。

同样的,如果需要反映程度的变化,可以用“更”或“还”等程度副词修饰。例如:

(12)'她的口语比我的口语说得还流利。

(13)'这部电影比那部电影拍得更有意思。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