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文学教育类 > 正文

高中生历史发展性学力生成策略实证研究

 2024-02-03 03:02  

论文总字数:12467字

摘 要

现阶段高中生历史发展性学力总体水平较为低下,随性别、年级和班级性质不同差异只是一定程度上存在,但并不呈现显著性差异。历史教学中理应注重发展学生性学力培养,通过激发历史学习动机、强化问题意识、指导学习方法和关注学力落差等多种有效手段提升高中生发展性学力。

关键词:高中生,历史,发展性学力

Abstract: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history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overall level is relatively low at present stage, along with the gender, grade and class nature of the differences, however, exists for a certain extent, but it doesn"t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 History teaching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raining students" developing study capability, through stimulating history learning motivation, strengthening problem consciousness, guiding the learning methods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study capability divide and other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developing study capability.

Keywords: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history,developing study capability

目 录

一、研究设计 4

1.研究对象 4

2.研究方法与内容 4

3.结果处理 5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5

1.学生历史发展性学力总体水平分析 5

2.学生历史发展性学力性别差异分析 7

3. 学生历史发展性学力年级差异分析 7

4. 学生历史发展性学力班级性质差异分析 8

三、结论与对策 9

结 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5

附录 16

学力指“通过学习获得的能力,尤其是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的能力”,[1]从纵向上大致可分为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基础性学力是学习过程中习得的基础知识与生成的基本技能,为后阶段进一步学习提供支持,以记忆与再现为主要特征。发展性学力指学习主体以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主动高效的开展学习活动,以自我发展的态度、能力与知识的统一体为主要特征,其核心是内在主动的积极学习动机,强烈的问题意识。创造性学力是学习者具有的探究、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复合,以发现为主要指证。

在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构成的学力体系中,发展性学力居于中间层次,是基础性学力的升华和创造性学力形成的基础。因此,了解学生发展性学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高中生历史发展性学力现状作初步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设计

目前国际上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项目主要有两种,一是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于1995年开始实施的大型国际比较研究项目TIMSS,另一个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6年发起的PISA计划。[1]在世界各国中,日本非常重视学力研究,二战后已数次开展全国性学力调查。TIMSS、PISA和日本学力调查都是通过学生对具体试题的解答结果,来测试与评价学生学业成就和学力。上世纪90年代末,上海市课程发展研究所课改综合研究课题组和长春市教育局都对学生发展性学力进行了调查研究。基于条件所限,本研究无法开展类似的试题编制、测试和调查。但学生在学习目的、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等诸方面表现出的潜意识、外显行为及自我评价亦能折射出其发展性学力水准。本调查研究正是基于这一思路设计和开展的。

1.研究对象

研究对J省H市一所三星级高中和一所四星级高中,各选择高一至高三 6个教学班,各年级均涵盖该学校普通班级和重点班级,文科和理科班级,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6个教学班中高一年级247人,高二年级101人,高三年级219人,合计567人。其中男生211人,女生356人。回收有效问卷555份,有效率97.8%。

2.研究方法与内容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一般来说,学力评估包括认知、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的学力。本问卷内容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分为三方面:(1)学生学业整体情况。调查项目主要包括:语数外三门和历史学科年级大致名次,历史学习满意度及原因等。(2)历史学习动机与习惯。主要有:学习内驱力源泉,历史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3)历史学习方法。主要有:历史学生是否靠考前突击,是否会对历史知识归纳整理,历史学习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及解决策略,是否反思总结历史学习方法等。问卷调查各项目主要采用1—5级由低到高五级评分制。

3.结果处理

问卷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管理与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学生历史发展性学力总体水平分析

表1 学生历史发展性学力总体水平相关事项描述统计

历史学习态度

知识归纳整理

分析能力自我评价

总结改进历史学习方法

N

Per

N

Per

N

Per

N

Per

1

13

2.3

72

13.0

34

6.1

33

5.9

2

29

5.2

233

42.0

138

24.9

190

34.2

3

197

35.5

184

33.2

268

48.3

245

44.1

4

213

38.4

41

7.4

82

14.8

55

9.9

5

97

17.5

22

4.0

23

4.1

24

4.3

表1显示高中生对历史学习持有积极态度,较喜爱和喜爱的比例达55.9%。2002年,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曾就高中生对历史课程的认知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高中九门课程中,超过调查样本半数以上的学生将历史课排在喜爱第一位、第二位和第三位,说明学生对历史课有较强的兴趣。[2]对历史课程的兴趣方面,两次调查结果是相一致。但同时学生的知识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改进历史学习方法的能力均表现出严重不足,三者较强和强的比例分别只有11.4%、18.9%和14.2%。表明高中生在历史学习中,具有较强的内在学习动机,但尚无法高效的开展学习活动,也不能实现自我发展的态度、能力与知识的统一,发展性学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一结论在学习动力、学习成就、学习习惯、学习困难、困难态度和教学方式等具体的量化指标中得到印证。

表2 学生历史发展性学力量化多选变量描述统计

变量

指标

N

Per

变量

指标

N

Per

学习动力

兴趣爱好

135

12.9

学习习惯

强记课本内容

157

22.8

事业发展

284

27.1

强记老师课堂所讲

264

38.4

找个好工作

174

16.6

多做练习

44

6.4

父母要求

127

12.1

常课外阅读

80

11.6

求知

210

20.0

提出自己观点

50

7.3

其他

119

11.3

其他

93

13.5

历史成就

老师表扬

44

6.9

困难态度

请教老师

53

7.8

考出好成绩

363

57.1

请教同学

180

26.6

学以致用

124

19.5

自己解决

150

22.2

研究历史

40

6.3

等老师讲解

183

27.0

过关就行

35

5.5

放弃

61

9.0

其他

30

4.7

其他

50

7.4

学习困难

记不住

184

23.9

教学方式

师讲生记

98

13.9

头绪多归纳难

213

27.7

师启发生思考

254

36.1

史料解析难

127

16.5

告考试要点即可

24

3.4

简答论述难

176

22.9

将知识化为问题

48

6.8

其他

70

9.1

多些讨论

27

3.8

多补充趣味性知识

227

32.3

其他

25

3.6

从表2可以发现,高中生较强的学习动机,选择兴趣爱好、未来事业发展和求知者分别为135人次、284人次和210人次,合计629人次,占60%。这与高中生逐渐心智成熟,同时面临升学和就业等现实问题有着紧密的因果关系。具体到历史学科,前文曾述及学生较为喜爱历史学科,学生学习的动机仅仅只是想获得较高的成绩,选择该选项者高达363人次,占57.1%,这种近景性动机难以维持学生历史学习的持久。这样就不难理解学生历史学习方法一味以强记为主的了,强记课本与教师所讲内容分别有157人次和264人次,计达61.2%。由此高中生历史学习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就是因缺乏分析能力,而难以对归纳、史料解析、简答和论述等方面问题有所作为,选择这三者的有516人次,占67.1%,说明了高中生发展性学力总体水平较为低下。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2467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