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文学教育类 > 正文

粉丝群体的心理解析

 2023-05-26 14:49:16  

论文总字数:9816字

摘 要

现如今信息和传媒高度发达,“粉丝”群体已经发展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 “粉丝”现象也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并反映时下青少年的特殊追求。“粉丝”一词也成为一种新兴青少年亚文化的代名词。许多青少年希望通过追星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及生活方式。本文以青少年“粉丝”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促使“粉丝”行为形成的心理机制以及粉丝群体的特征,进而提出正确的引导方法。

关键词:青少年,粉丝行为,心理机制

Abstract: Nowadays information and media develop highly. “Fans” has developed into a powerful social force. “Fans” phenomenon has become a unique social and cultural phenomenon, and reflects the special pursuit of teenagers. The word "fans" has become a new youth subculture. Many teenagers want to make track for a star to express their attitude to life and their way of life. This article uses adolescents" fans group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iscussing which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prompt fans" behavior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n group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oday"s era. Then I will put forward the method to guide them correctly.

Keywords: Teenagers, Fans’ behavior,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目录

1 前言...........................................................3

2 粉丝群体的行为特征 3

2.1 粉丝群体具有组织性 4

2.2 粉丝群体目标性强 4

2.3 粉丝群体凝聚力强 4

2.4 粉丝群体的归属感强 5

2.5 粉丝群体的忠诚度高 5

2.6 粉丝群体的忠诚消费 5

3 粉丝群体的心理成因 6

3.1精神分析理论 6

3.2 社会心理学理论 6

3.3 人本主义理论 7

4 粉丝行为的利弊 8

4.1 有利的一面 8

4.2 有弊的一面 8

5 对粉丝行为的正确引导 9

5.1 家庭 9

5.2 学校 10

5.3 主流媒体 10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1 前言

近日,一则新闻标题“李敏镐飞抵杭州女粉丝接机被挤头破血流”,乍一看,有些惊奇,这是何等的狂热啊。李敏镐因为一部韩剧《继承者们》而大红,又因为之后在春晚上与庾澄庆一起合唱《情非得已》在国内吸引了不少粉丝。他的爆红有其自身努力的结果,当然粉丝们的力挺也是重要因素,可见当今社会,粉丝已经是不可小觑的群体了。

粉丝,本是我国一种很廉价很普遍的食物。可是,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粉丝一词因与“fans”一词的音很相似,着实火了起来。fan 的英文原意是狂热者、爱好者,现在主要用来指某个人或者某种事物的崇拜者。通俗些,也就是歌迷、影迷、球迷等等。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娱乐至死、物欲横流的时代已经到来。当代青少年对以消费为特征的流行娱乐现象耳濡目染。又因为大众媒介不遗余力的对娱乐化概念的建构和表现,当下大部分青少年是娱乐明星的“粉丝”。本文主要讨论的就是娱乐界的粉丝群体。而且,信息时代的便利更是加速了粉丝群体的壮大,也给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平台让他们表现自己,当然在某种程度上,微博,贴吧,微视等社交网络平台,拉近了明星与粉丝的距离,满足了粉丝们想时刻关注偶像的愿望。如今,在媒介的全球化发展和各种选秀节目的轮番轰炸下,粉丝已不仅仅只是一种现象,而是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可见的群体,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本文就各种粉丝群体行为,来分析其背后的心理机制。

2 粉丝群体的行为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E·梅耶根据群体内各成员相互作用的性质和目的提出可以把一切群体分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即根据定员编制、章程或其他正式文件而建立。而非正式群体是指仅仅是在心理动机上的方向一致,没有定员编制,没有条文规定的,不必有固定的形式的团体。

粉丝群体最初形成的时候必然是非正式群体,他们只是有共同的观点,信念一致。后来在群体人员越来越庞大,目标越来越明确的时候,群体内部开始出现越来越明确的分工,有些个体在这个过程里慢慢显露出领导才能并在群体的支持下列出一些章程,那么这个团体就开始从非正式群体往正式群体转变了。社会心理学研究与生活实践表明,在正式群体中总会存在着各种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正式群体,当然影响的结果有可能是积极的也有可能是消极的。所谓的“路人粉”就是这样一个随时存在在粉丝团里的非正式群体,他们可能变成“真爱粉”,也有可能变成“黑粉”。

综合来看,粉丝群体的行为特征可概括出以下几点:

2.1 粉丝群体具有组织性

当粉丝团发展到一定数量和规模之后,元老级粉丝或有特殊技能的粉丝就自动晋升为领导阶层,后加入的粉丝由于前辈们对偶像了解得极为透彻而表示发自内心的依从。他们之间有细致的组织架构和周到的分工和合作,例如,胡夏的粉丝后援团就有28个地区分会,有专门管理财务的,专门负责投票和打榜的,还有专门负责美工和影音的,总之滴水不漏。再如,贴吧上每一个吧都有吧规,加入此吧的人都要遵守吧规,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群体规范,他们用一定的行为准则来统一粉丝的信念、行为和价值观,以保障这个群体目标的实现和群体活动的一致性。群体目标并不作为一个人的权威,而是作为大多数人的意见,虽然不具有强制性,但这个群体内的每一个个体都能感觉到心理上的压力,这种压力可以使每一个群体成员承担明确的分工和相应的责任。可见,每一个粉丝群体都是有一定规范性,组织性的。

2.2 粉丝群体目标性强

在选秀节目泛滥的时代,粉丝在一定程度掌握了偶像的命运,有了主动权,不仅仅是追星还参与了造星的过程。从05年的超级女声开始,越来越多的真人选秀节目都关注大众投票,李宇春当年因为超高的场外人气而夺得冠军,至此可算是全民选秀的时代开始了。纵然偶像的实力是一部分,但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大众的口味并不只局限于实力,按照人际吸引的观点,接近性、相似性、互补性、仪表与能力与特长一样重要。广大媒体利用粉丝群体需要掌握主动权的快感,而使粉丝成了造星路上的铺路人,虽然最累的是他们,最后看到被自己一手捧红的偶像最开心的也是他们。在那些参与比赛的选手的贴吧里经常看到被置顶的任务帖,他们的目标很明确,投票,为的就是要自己的偶像有更好的成绩,在舞台上走得更远。

2.3 粉丝群体凝聚力强

粉丝群体的凝聚力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粉丝名,比如李宇春的“玉米”,郭德纲的“钢丝”,胡夏的“虾米”。每当粉丝们说出属于他们共同的名字的时候,他们的心理上是很有归属感的。

群体的凝聚力表现在群体成员的心理感受上。作为群体的一员,他们会有“我们”“我们的”这种情感,这是在情绪上认同该群体的表现。看贴吧的帖子可以发现,属于正式群体里的粉丝经常会说“我们的XX”,“我们要支持他”,心理上就有这种认同感,总是与群体里的成员情感上保持一致。

2.4 粉丝群体的归属感强

贴吧经常会有一些粉丝写一些表白文,无非就是写些对偶像的喜爱与幻想,也会有一些粉丝写对这个群体的感谢,他们把每一个粉丝当作家人一样,可以分享喜悦可以诉说悲伤,虽然大部分时候都围绕一个人。“因为偶像认识一群很可爱的小伙伴,那是生活中所不能体会到的,我们有着同一个偶像,同一个信仰,同一个信念,同一种爱,所谓朋友,不是在你身边随时陪在身边的,而是我说的你都懂。”这是一位粉丝发自肺腑的发声,她得到的是理解是陪伴,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归属感。

2.5 粉丝群体的忠诚度高

粉丝群体对偶像的爱是炽烈而持久的,他们可以每天刷他的微博,每天听他的歌,每天关注他的动态,可以看他参赛的视频几十遍,不厌其烦。有一些粉丝会给偶像拍照,当他们的照片被很多粉丝喜欢的时候,他就会很开心,当偶像穿了一件粉丝送的衣服的时候,这个群体也会被感动被鼓励。当然,有些人会不理解,但这是他们的忠诚,“粉丝之声”里面大多数状态都是粉丝写给偶像的,经常有类似于“远方有多远,我就陪你走多远”的状态。当偶像被“黑”时,他们一致对外,理智一点的为偶像辩解,不理智的就会开一场骂战。他们支持的偶像是理想的自我,完美的幻想的偶像,不容任何人践踏,忠于偶像就像是忠于自己的心一样。

2.6 粉丝群体的忠诚消费

根据相关文献调查显示青少年粉丝群体倾向于通过消费行为支持自己的偶像。正所谓“不花钱的粉丝是没有价值的粉丝”。他们不远千里参加偶像的签唱会,就是为了买一张正版的签名CD,他们为了偶像的活动早早地准备鲜花,省吃俭用为了买偶像演唱会的门票,更有甚者,偶像到哪里他就到哪里。“粉丝”的这一连串的消费行为并不仅仅是因为需要这些商品,他们的消费实质上是一种符号消费,一种对与偶像相关的表象商品的消费。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9816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