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土木建筑类 > 土木工程 > 正文

新义学校教学楼设计开题报告

 2020-02-10 11: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设计的目的
毕业设计是毕业前的最后一次大型课题设计,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将运用我们大学四年所学的全部专业知识来完成。通过此次设计,我们对将来的民用及工业建筑物的设计、施工、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有深入了解,熟悉工程建设设计与施工的整个过程,并对一般框架类型的房屋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熟练使用各种绘图、计算软件。从自己的课题出发,学会应用知识于现代建筑的具体实践中,从设计之中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并获取经验。

2.设计的意义
此次的毕业设计对我们将来从事建筑行业有重大意义。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们可以对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做一个系统的总结和应用,提高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对所学过的知识得以系统的深化。并培养我们独立解决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的内容和步骤,掌握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纸绘制的方法。也可以使我们懂得工程技术工作中所必须的全局观念和经济观点,掌握、了解建筑结构和施工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来源及作用,设计中应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保持严格认真的科学工作作风。以及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综合分析思考能力,以及查阅技术文献、资料和手册,拟定设计方案,计算、绘图和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为今后独立从事土建设计和施工打下基础。
3.研究现状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重要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十分迅速。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我国各类型建筑中使用最普遍的结构形式之一。
混凝土结构使用历史较长。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造价低,防火性能好,刚度大,可减少侧向位移的特点,它在材料来源的方面也有许多自身优点,发展迅速,应用也最广泛,已从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设施转到了近海工程和海底工程等。我国应用混凝土的时间比较短,但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我国的发展势头非常好,所以深入了解混凝土的性能非常有必要。
框架结构是由梁和柱连接而成的,是如今常用的一种建筑结构,以坚固耐用而著称,还有如下优点: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有利于抗震,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注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4.可行性
教学楼的主要功能是满足教学要求,其主要功能分别为教学空间、办公空间和交通空间。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产品的要求,即安全、经济、使用、美观,在适应时代需求的同时,不仅有与其他公共建筑的共性,也有自己的独特的特点。

(1)教学楼一般为多层建筑,多层建筑的防震能力强,它的平面类型较多。
(2)主体采用框架结构,以满足教学建筑的大开间、大进深要求。材料上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满足承受自重、活荷载以及教学用具荷载,并保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独立完成新义学校教学楼设计的建筑方案和建筑施工图设计、进行结构计算并完成整套施工图设计,施工图深度应达到规范要求,结合设计内容翻译2万印刷字符(或译出5000汉字)以上的有关技术资料或专业文献。


教学楼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安全、经济、适用三要素;建筑设计注意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功能区组合合理;以实践和观察为出发点,对交通、采光等进行分析研究。

完成建筑部分的合理设计之后,选取其中主要的建筑进行结构的设计,结构设计应该按建设单位要求和设计标准、规范,运用pkpm计算软件进行整体结构计算,先是进行结构建模,输入梁间荷载后进行楼层组装,接着是对各楼层板厚进行修改和更正以及荷载传递方式,然后是输入楼层恒载和活载,最后是进行计算,显示各柱子梁和楼板配筋图,pkpm计算完之后,就是运用tssd结构绘图及其他计算工具根据pkpm建模计算配筋结果绘制全套基础、梁板柱结构施工图和结构构件计算;这样电算的计算画图部分就完成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2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研究内容,了解研究所需相关规范,设计手册,施工图集以及相关的中文和外文参考文献。

确定方案,完成开题报告。


第3-4周:在建筑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进行建筑方案的设计,绘制建筑施工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龙驭球,包世华.结构力学(上册)(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沈蒲生,梁兴文.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沈蒲生,梁兴文.混凝土结构设计(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7]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9]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14]B.S.Smith. A Coull.Tall building structures:analysis and desig[M].New York:John Wiley amp;Son Inc,1991.
[15]R.H.Wood. Plastic and elastic design of slabs and plates[M].London:Thames andHudson,1961.
[16]Baikov,V.N.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Specialization Course[M].Moscow:Mir,197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