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土木建筑类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正文

不同水分条件下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对芦苇生长及生理抗性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0-04-29 06:04  

1.目的及意义

1.1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等,世界各地均有生长,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芦苇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多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浅水地区,常形成苇塘。芦苇为全球广泛分布的多型种。除森林生境不生长外,各种有水源的空旷地带,常以其迅速扩展的繁殖能力,形成连片的芦苇群落。分布于中国各地,生于江河湖泽、池塘沟渠沿岸和低湿地。由于芦苇的叶、叶鞘、茎、根状茎和不定根都具有通气组织,所以它在净化污水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芦苇具有很强的耐污能力,在生化好氧量高达每升一千毫克的污水中仍能正常生长。对城市生活污水和造纸、制糖等企业排放的有机废水有较强的适应性。德国已将芦苇塘作为一万人口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场并获得成功,前苏联用苇塘(芦苇占70%,还有香蒲、黑三凌、菖蒲等植物)处理生物化学和维生素生产厂及制糖厂废水,六天后,生化废氧量减少99.5%,化学耗氧量下降92.8%,磷酸盐下降99.8%,部无机盐下降32.7%。我国还报道过苇塘水中氯化物可减少90%,有机氯可减少60%,总硬度减少33%。苇根还能杀灭大肠杆菌,去除某些金属离子。

芦苇高超的净污能力是与其植株特点、光合能力、输氧本领分不开的。芦苇是一种多年生的水生维管束植物,其茎叶挺出水面,又称挺水植物,根、地下茎生于泥土及水中,相互交织,水下部分具有水生植物的特点,而水上部分又具有陆生植物的特性。芦苇具有很强的蒸腾作用。盛夏,每平方米稠密的芦苇每天散发到大气中的水分可达7.5升,每年能将一至二米深的水蒸腾到空中。芦苇光合能力强,太阳辐射能的利用率可高达3.5%,在绿色植物中是较高的,它能在水中吸收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每公顷芦苇去氮量达680-1650公斤,去磷量达48-154公斤。芦苇还能将氧从叶部经茎、地下茎输送到根端,每平方米芦苇每天向根部土壤及水中供氧量可达5-47克,从而为根部附近的微生物及细菌繁衍创造了良好条件,使之在根部附近密集孳生,比周围高出几个数量级,而这些微生物和细菌是分解有机物的好帮手,它们分解的产物正好被自身和芦苇所利用,起到了净化污水的作用。

芦苇的治污能力为人类带来了希望。由于常规污水治理工程投资大、技术难度和运转费用高,其适应范围受到很大限制,而将芦苇与其它水生植物及稳定塘等结合,建成污水净化生态工程,既能较好地解决污染问题,又可节投资和运转费用,还能促进芦苇的生长。我国芦苇分布极广,在河滩等沼泽地带,生长着无数的芦苇,如能结合具体条件,用于净化污染水源,是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极有生命力的治污之路。

1.2.1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不是一个科学的分类单元,而是指存在于健康植物根的表皮、皮层甚至维管束组织的细胞内或细胞间隙的一类共生真菌。这类真菌的定殖模式在不同天模式中是相似的,一般特征是菌丝颜色较深,具有明显横隔。DSE分布广泛,研究发现,几乎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境中都有发现。许多研究表明,DSE与宿主植物形成互惠共生的关系。

1.2.2促进宿主矿质营养的吸收

Haselwandter和Read(1982)给苔属植物接种一种未作鉴定的DSE后,发现接种能增加植物的生物量和茎秆中的磷含量。Wu和Guo(2008)用DSE接种天山雪莲幼苗,发现接种可以提高幼苗的生物量。Jumpponen和Trappe(1998)发现,接种DSE能增加植物中的磷含量,补充N元素同时接种DSE能够明显增加植物的生物量。而在Newsham(1999)的研究中,接种DSE对植物整体生物量、磷含量和根长及根部氮含量均有所增加。有研究表明,DSE给宿主提供N源并从宿主处获得碳源。还有研究表明DSE能够分解不溶性磷元素供宿主利用。以上说明接种DSE能促进宿主矿质营养的吸收,提高植物的生物量。

1.2.3促进宿主对有机养分的吸收

有研究表明DSE更多的在根系中较老的部分定殖,这说明DSE更喜欢老化的根细胞或DSE从衰老或死亡的细胞中将营养再循环到活的根细胞中。DSE可以在鸟嘌呤或尿酸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揭示其对有机氮素的利用。DSE具有多种胞外酶活性,并且有研究检测到某种未经检定的DSE菌种具有纤维素水解酶和蛋白水解酶。在另一些研究中,发现DSE中还含有漆酶、脂肪酶、多酚氧化酶、淀粉酶等。DSE所具有的这些胞外酶表明其对有机碳、氮、磷具有潜在利用能力。

1.2.4提高宿主的抗逆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