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土木建筑类 > 建筑学 > 正文

从废墟到永恒——路易.康的“纪念性”精神文献综述

 2020-04-29 18:51:49  

1.目的及意义

1.目的及意义

路易·康(Louis Kahn,1901-1974年),作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两位美国建筑师之一,在其职业生涯中设计了大量的建筑作品。在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下,康长期默默无闻的执着于研究建筑的本质。他从来不拘泥于某一种建筑形式、空间或结构,拒绝简单的抄袭和模仿,每一次的设计都回到建筑本身,深入探索,极富创造性。他的作品,体现了对空间完美形式的探索与对建筑的热情,不仅感动了建筑的使用者与参观者,也让人们能够通过这些充满构筑诗意的作品,感受到他传奇的建筑创作能量。

在建筑史的发展中,路易·康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作为少有的在建筑理论与建筑实践中均有所建树的建筑大师,他毕业于现代主义建筑方兴未艾之际,成名于后现代主义建筑蓬勃发展之时,并一直坚持将自己的建筑理论运用于实际的建筑项目中。在20世纪50年代现代主义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国际式建筑席卷全球的时候,全球各地的玻璃方盒子使得现代城市过于统一而失去了地方性、历史性和文脉性。到了60年代,就在现代主义做最后挣扎的时候,在路易·康的带领和社会文化界的声援之下后现代主义应运而生。康对于现代主义建筑所作出的努力以及推动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是很值得研究的话题,也将为今天建筑学的发展带来启迪。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在,国内外各个城市里的高楼大厦一座座拔地而起,这无疑已经成为城市繁荣发展的一种象征,也似乎印证着汉宝德先生在《大乘的建筑观》里对建筑发展“商业化、大众化、艺术化”走向的一种猜测。离路易·康的去世已有近半个世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在拥有越来越多可能性的现在,建筑的发展将走向何种方向也为现在的建筑师们带来了新的问题。此时研究路易·康的“空间意欲为何”、“建筑始于不可度量的起点”等建筑思想似乎再合适不过。在建筑过度商业化和大众化从而失去其存在意义的时候,建筑师们重新回到对建筑本质,空间秩序的探索说不定是一条新的出路。在这里,并不是说重新回到康的时代,根据其思想而简单的模仿,变成第二个路易·康(当然也不可能那样轻易达到他的成就),而是希望能够通过对康建筑思想和建筑设计的研究,给现代的建筑师们一些启发,让大家重拾作为一名建筑师的职责,对建筑和我们周围的建成环境负责。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康的研究是从国外开始的。最初关于他的研究,大多是资料收集性质的,包括生平简介、作品介绍以及康的论文、演讲的记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从设计方法的层面去解析路易·康的作品,并以此深入挖掘康的设计理念。戴维·B·布朗宁的著作《路易斯·I·康:在建筑的王国中》,对康的生平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以路易·康的建筑类型为研究的切入点,并对每种建筑类型的特征和设计手法进行了一定的叙述。克劳斯·彼得·加斯特编著的《路易斯·I·康:秩序的理念》一书,通过专门绘制图纸,从几何学的角度,深刻地剖析了康的创作过程以及各种空间的尺度关系。肯尼斯·弗兰姆普顿的《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一书,以建造为研究的出发点,分析康是如何实现纪念性,以及平衡与现代化之间的矛盾。日本建筑师原口秀昭的《路易斯·I·康的空间构成》通过图解和与其他建筑大师作品的对比分析了康的空间构成。

应当说国外对于路易·康的研究,无论在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方面,还是对康的设计理念、手法的研究等方面都比较深入。然而这些书籍似乎都偏向于研究康对于结构、构造、空间的处理手法,而对于康的建筑思想与建筑设计相结合的方面却很少涉及。

国内对于路易·康的研究相对于国外起步较晚,并且以人物、作品介绍性质为主。最初关于路易·康的相关书籍,应当是李大厦编著的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系列《路易·康》。2012年,汤凤龙编著了《“间隔”的秩序与“事物的区分”——路易斯·I·康》一书。作者选择“建造”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并分析其如何通过“建造”实现“秩序”,研究深刻,观点独到。台湾作者施植明,刘芳嘉编写的《路易斯·康:建筑师中的哲学家》则从康的生平、建筑作品、空间和设备系统的整合三个方面对康进行研究。着重为我们讲解了康的作品中材料、设备、结构等方面在现代主义建筑方面的革新。讲述了康在推动现代主义建筑发展上做出的不懈努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