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土木建筑类 > 建筑学 > 正文

北京大兴区医养结合康居园区规划和建筑设计3文献综述

 2020-05-31 20:37:10  

文 献 综 述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老年人对医疗护理的需求与日俱增,而我国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互不街接,走”医养结合”之路就成为中国养老模式的必然选择。

本文以医疗建筑和养老建筑为研究对象,在充分了解医养结合建筑发展与变革的基础上,探究我国医养结合建筑建设的现状,然后分析适应性医疗建筑的几种空间形态,探讨如何通过建筑设计手法使其满足当代对老年人独有的医疗和养护的要求。

最后通过对建筑基础理论的理解,总结出当代医养结合建筑规划适应老年人活动的设计策略,期望为以后的建筑实践提供参考,设计出符合基本国情,满足与促进新时代医养结合理念的新建筑。

关键词:医疗建筑 居住区规划 适应性 一、选题背景 世界老龄化问题由来已久,诸多发达国家如意大利、法国、德国、日本等均早早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就医养护问题成为困扰这些国家的一大问题。

而近年来,亚太地区已成为世界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的地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开始加快。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990年的6299万增加到2000年的8811万,占总人口的比例由5.57%上升为6.96%。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由2000年的6.96%上升到2010年的8.87%,而1990年一2000年10年间这一比重仅上升1. 39个百分点,快速老龄化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突出特征。

快速老龄化的严峻形势使我国的经济、医疗、社会保障等面临巨大压力。

仅从卫生系统供给方面来说,目前养老机构供需矛盾非常突出,有资料显示,养老服务机构总床位仅占老年人口的0.8%,大大低于经济发达国家5%的水平,远不能满足社会养老需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