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设计学类 > 艺术设计学 > 正文

丹阳市新区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开题报告

 2020-05-20 09:0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前言
本次的选题以丹阳市新区公园为主要对象,基于当地人文和周边环境,建立一块具有生态特点的休闲空间,为周边居民提供游玩休憩的场所,让人们在欣赏自然风景的同时也有舒适的休憩场所,也为城市展现公园的生态之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如何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尽可能的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景观规划设计上也就越来越重视和提倡生态设计。生态设计是指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 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设计中,要尽量减少对资源的剥夺,充分尊重物种的多样性。这种协调有利于改善人类健康,促进生态系统的循环发展。生态设计营造的是自然、文化、生命三者交融的环境, 让园林景观不再是孤立的特定用地, 而是人类对自然的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
一、选题背景: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广场的规划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如何使城市广场满足人们各种所需也成为研究的选题之一。
新区公园位于江苏省丹阳市南片新区。丹阳隶属江苏省镇江市,总面积1059平方公里,人口100万人,树脂镜片年产量占全国的80%,世界的50%,是世界最大的镜片生产基地。丹阳位于镇江东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圈腹地;东邻常州市武进区、新北区,西接句容市、镇江市丹徒区,南与金坛市接壤,北接镇江新区,并与扬中市隔江相望,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丹阳处在镇江经济发展的前沿和第一方阵,亦是江苏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市)之一。我国第一个国家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实验市。
该设计的选题为丹阳市新区公园环境设计。该区域位于居民区附近,设计以生态型设计为主,结合当地人文以及周边环境,为休闲公园景观设计。
二、研究现状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诸多的环境问题。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国家开始加大对城市绿地建设,先后颁布了《城市规划发》、《城市绿化条例》、《城市建设技术政策要点》等多部法规。建设部还规定了《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等规范,指导人们如何在进行人工性规划设计的同时最大程度的保护生态环境。
我国是一个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大国,但很多宜人的自然环境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因此,在城市绿地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城市绿地规划也应该受到人们的重视。
21世纪已经成为一个以人与地球可持续发展为主导思想的世纪,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思考的必要性话题,生态是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要求。城市公园的存在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对局部小气候的改造有明显效果,使粉尘、汽车尾气等得到有效抑制,在改善现代城市生态和居住环境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设计主题
”生态”与”人文”。注重生态性设计,以努力打造一个生态型休闲公园为目的。真正做到人工性与自然性的有机统一。
城市生态公园与一般城市公园的最根本区别在于其”生态性”。从生态学的体系来看,这种生态性应该满足三个不同层面的标准:
①对宏观尺度(全球生态系统)而言,它的生态过程、能源和物质的使用是有利于全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
②对于中观尺度(城市生态系统)而言,它的功能可以保护或者改善城市系统的生态基础和生态结构,减少污染,改善环境,保护景观和生物多样性。
③对于微观尺度(公园生态系统)而言,它的环境建构是符合生态原则的,生态环境系统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和合理性的特征,具有自我演替发展的能力。它的具体空间和实体形象能充分考虑到与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个体的互动关系,能唤起人对于生态意象的文化体验和美学感受。
城市生态公园的本质还是公园。《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公园的定义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由政府或公共团体建设经营,供公众游憩、观赏娱乐的园林。”因此,满足人的心理和活动要求,也是城市生态公园的一个重要功能。人有亲近自然的天性和权利,因此城市生态公园对于生态建设不应以隔离人的活动为代价,而应遵循生态原理,合理规范、引导人的活动,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所。
四、设计原则
公园是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户外科普、文体及健身等活动,向全社会开放,有较完善的设施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因此,在进行规划设计时需遵守以下原则。
地方性原则:应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吸取当地人的经验。以场所的自然环境为依据,将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体等因素结合到设计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运行。
整体性原则:公园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应当注重保持其发展的整体性,景观规划要从城郊的整体出发,以城郊的空间目标与生态目标为依据, 考虑公园建设在什么位置、建设成什么性质和多大的规模, 采用适宜的景观规划方式, 从宏观上真正发挥城郊公园景观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塑造城市形象、优化空间的作用。
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创造公园景观, 应充分认识到人在公园中的主体地位和人与环境的双向互动关系, 保证人与自然的健康发展和人与环境景观的融合协调, 强调人在公园的主体地位。人是公园空间的主体, 任何景观都应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 体现对人的关怀, 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营造优美的环境。
异质性原则:景观异质性导致景观复杂性与多样性,从而使景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趋于稳定。因此在对以人工生态主体的景观斑块单元性质的城郊公园设计的过程中,以多元化、多样性,追求景观整体生产力的有机景观设计法,追求植物物种多样性,并根据环境条件之不同处理为带状(廊道)或块状(斑块),与周围绿地融合起来。
多样性原则:城市生物多样性包括景观多样性,是城市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公园内,景观斑块类型的多样性的增加,生物多样性也增加。为此,应首先增加和设计各式各样的园林景观斑块,如观赏型植物群、保健型植物群落、生产型植物群落、疏林草地、水生或湿地植物群落。
景观连通性原则:景观生态学名用于城市景观规划,特别强调维持与恢复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即维护城市中残遗绿色斑块,湿地自然斑块之间的空间联系。这些空间联系的主要结构是廊道,如水系廊道等。
生态位原则:所谓生态位,即物种在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时间与空间中的地位。在有限的土地上,根据物种的生态位原理实行乔、灌、藤、草、地被植被及水面相互配置,并且选择各种生活型(针阔叶、常绿落叶、旱生湿生水生等等)以及不同高度和颜色、季相变化的植物,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构成一个稳定的长期共存的复层混交立体植物群落。
五、设计创意
现如今,生态环境已成为人类战略发展的主题,为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柔性结构,应当尽可能的保护生态的平衡。因此,在景观规划设计上也就越来越重视和提倡生态设计。城市公园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并且对局部小气候的改造有明显效果,在改善生态和居住环境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城市土地的深度开发,要更加注重城市绿地的生态保护,使城市绿地重新焕发活力。城市绿地融生态、文化、科学、艺术为一体,符合人对环境综合要求的生态准则,能更好的促进人类身心健康,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文化艺术修养水平、社会行为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水平,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1、整个公园围绕生态、人文这个主题,体现与普通城市公园完全不同的主题设计理念。
2、公园在建造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循环经济的技术、工艺,全面采用环保材料,凸现环保理念。
3、在公园内建设一条绿色星光大道,通过图片、文字、各种工艺品的形式向市民展示当地的人文精神,将其打造成集历史文化、旅游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等多元文化相融合的公园。
4、具有人文观赏、历史文化、教育纪念等多功能。
六、新区公园景观特点
新区公园是一座城市生态公园,这也决定了公园的独特生态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自然生态性
新区公园有别于其他公园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自然生态性。公园不仅在设计上要运用生态性的设计,而且还要充分发挥其地理位置的优势,充分利用原有自然资源去扩大生态范围,以保护自然环境。
(2)功能的复合多样
该公园位于市郊,使用人群不仅有附近居民,还有在周边办公的人们。因此,为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公园的功能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以功能为依据划分为过个区域,并且各个功能区之间既独立又联通,互为补充。
七、总结
这个选题(丹阳市新区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比较有代表性和实践性,城市化的过程虽然离不开工业经济的发展,环境景观建设生态物种的长存更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因此,在规划设计城市公园时,应充分考虑一切既有因素,包括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等,因地制宜,最大程度的创作出地域特色。
城市公园在调节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和美化城市居住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彰显出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特殊的景观价值 。将景观生态学理论引入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领域, 在应用其特有的系统理念,多目标兼顾,自然生态建设, 文脉延续等原则进行设计, 同时考虑其景观格局的动态演变,使城市公园的景观与其他景观共同形成宜人的城市居住环境。与其他公园类型相比 富于多种功能的城市公园在空间特性上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在景观设计中不能简单抄袭很多在其他城市空间景观设计过程中采用的设计原则,需要因地制宜。此外,公园还要注重各种元素的艺术打造,目的就是营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公园景观环境氛围。真正做到人工性与自然性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 走向新景观[j]. 建筑学报,2006(5):73.
2. 吴晓松,吴虑. 城市景观设计#8212;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9
3. 刘丛红,邹德侬. 生态#183;场所#183;意境#8212;国外景观设计作品的启示[j]. 世界建筑, 2005(6):80-82.
4. 朱均珍. 园林理水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
5. 何晓佑、谢云峰. 现代十大设计理论-人性化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6. 俞孔坚,李迪华. 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145-148.
7. 李静,吴人韦等. 生态设计理念的表达与运用#8212;以上海世博公园山水系统规划设计为例[j]. 城市规划, 2007(1):86-88.
8. 曲娟,张剑,付晓云.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与公众参与[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4
9. 郭美锋. 一种有效推动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方法#8212;#8212;公众参与[j].中国园林2004(1):76-78
10. 俞孔坚.《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从硅谷到中关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1. 黄春华.《环境景观设计原理》[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12. 顾朝林.《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与园区》[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8
13. 刘敏、刘荣.《科技工业园区的新发展#8212;软件园及其规划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9
14. 刘滨宜.《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15. (美)约翰#183;o#183;西蒙兹:俞孔坚等译.《景观设计学#8212;#8212;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16. 魏婷.《现代城市微观环境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7. 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8. 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19. 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20. 余新晓等著.《景观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1. 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2. 李敏.《城市绿地系统与人居景观规划》[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3. clare cooper marcus; carolyn francis: 《people places: design guidelines for urban open space》俞孔坚等译.《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4. 薛健.《世界园林,建筑与景观丛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25. (英)jim mecluskey:《road form and townscape》张仲一、卢绍曾译.《道路形式与城市景观》[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6. (英)贝尔:王文彤译.《景观的设计学要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7. 梁俊.《园林小品设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28. 徐文辉.《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9. 余树勋.lt;园林美与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0. michael laurie:《an introduction to landscape architecture》杨薰善译《风景建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31. 严钰.《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j].2011.0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本课题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一.控制好设计场地的尺度,设计适宜人的活动环境,考虑人的活动范围和适当的代步工具。

进行实地考察,查阅相关资料集,用科学的数字作保证。


二.研究选址的特殊地理位置,设计要求既安全又美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