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设计学类 > 艺术设计学 > 正文

弹性生态景观-南京秦淮区汉中门地块景观改造设计(二)文献综述

 2020-05-11 11:05  

中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蔓延带来众多弊病,如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内涝与干旱并存等成为中国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越来越紧迫的问题,推进海绵城市景观设计在中国的应用迫在眉睫。从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形势和观念看,当前是应用海绵城市景观设计技术的最佳时机和地点。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强调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式”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海绵城市是当下我国推以解决城市雨洪管理难题的新建设模式。通过梳理海绵城市概念提出的背景和源起,指出弹性城市、低影响开发和可持续资源管理是海绵城市理念的核心思想,认为海绵城市比雨洪管理更加准确,体现城市雨洪管理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完整内涵,海绵城市与生态城市,低碳城市存在理论递进的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海绵城市的概念与思想具有先进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推动我国城市雨洪管理模式的转变和发展,保障城市水生态安全。

城市发生内涝,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地下排水系统落后于城市建设,但从根源上说,是建设和建筑改变了地表径流量,增加了地下管网的负担。”当地面径流量得到有效控制时,对地下管网的要求相应变低。尤其是对于改造难度较大的老旧城区而言,这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内涝。

国外对”海绵城市”的城市设计策略已经有了成熟的案例。在蔡凯臻的《缓解雨洪内涝灾害的城市设计策略》中提到的德国柏林波茨坦广场水环境设计,曾在1994~1998年就设计完成。标志性的波茨坦广场承载着东、西柏林分裂而遗留的历史创伤。流动的台阶形成波光粼粼的韵律表面,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亲水、戏水乐趣。此城市水环境设计使得波茨坦广场成为柏林著名的游览场所之一,并在建成十余年之后收获德国DGNB绿色建筑认证体系可持续城市区域设计银奖。在设计中,除了尽量采用绿色屋顶截留降水外,对于不宜建设绿色屋顶的建筑,设置专门管道将暴雨降水导入建筑及广场地下的总蓄水箱,还在局部空间根据地形,植栽设置景观化的导流渠,结合下凹式绿地、植被渗沟等方式,有效降低了场地内的径流流速和流量。

我们国内一样有着成功的探索。金华燕尾洲公园重点探索了如何与洪水为友,建立适应性防洪堤、适应性植被和百分之百的透水铺装的设计,来实现景观的生态弹性;适应与多方向人流的步行和桥梁系统,建立社区纽带。灵动的流线设计语言,将场地上的原有流线型建筑、季节性的水流和川流不息的人流有机地编织在一起,溶解场地,解决了瞬时人流和日常休闲空间的使用矛盾,创造了富有弹性的体验空间和社会交往空间,实现了景观的社会弹性;设计从当地富有历史和文化意味的”板凳龙”传统舞龙习俗中获得灵感,设计了一条富有动感、与洪水相适应的步行桥,将被河流分割的两岸城市联接在一起,并使河漫滩成富有弹性的可使用景观,形成了被称为金华市最富有诗意的景观,将断裂的文脉联接起来,强化了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实现了景观的文化弹性(by土人设计)。

本次毕业设计的目的是让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我们所选地块位于南京汉中路与虎踞路相交十字路口的东南角。北至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园,南至石鼓楼小区,西临秦淮河,总占地面积约为74500平方米。吸取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措施经验,并结合古都南京的风貌,使改造后的城市体从固有的传统城市建设模式,扭转成以”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