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设计学类 > 艺术设计学 > 正文

唐代青绿山水的设色对后世的影响

 2024-02-06 10:02  

论文总字数:6050字

摘 要

本文以唐代山水画的发展为背景,以李思训、李昭道父子青绿山水的设色特点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江帆阁楼图》、《明皇幸蜀图》作品中所呈现的信息研究他们的绘画设色特点,并从中梳理对后世绘画的影响。

关键词:唐代,青绿山水,设色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painting in the tang dynasty as the background, with Li Si sixun, Li zhao dao green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of regularity of the father and the son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from the "jiang fan attic figure", "Ming huang xing shu diagram" in their painting color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research, and combing its influence on the later paintings.

Keywords: Landscape painting, Green landscape, colour

目 录

引言 4

1 青绿山水的渊源 4

2 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4

2.1 李思训的青绿山水画设色特点 4

2.2 李昭道的青绿山水画设色特点 5

3 青绿山水对后世的影响 6

3.1 对宋代青绿山水画设色的影响 6

3.2 对元代青绿山水画设色的影响 7

3.3 对明清青绿山水设色的影响 8

3.4 对近现代山水画的影响 8

结 语 9

参考文献 10

致 谢 11

引言

  我国的山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各个朝代的画家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遗产,各种画派兴起汇聚成了民族的传统艺术文化长河,青绿山水就是其中一条支流。在中国画中青绿山水的起源比水墨山水还早,但随着改朝换代,文人画和水墨画兴起,青绿山水开始受到排挤,开始没落,然而不论在过去还是在现在,各个历史朝代的青绿山水都留下了辉煌的宏伟巨作。

1 青绿山水的渊源

青绿山水是中国山水画成熟最早的一种形式,它的设色来源于谢赫的“六法”中的随类赋彩,描绘图画,青绿相映,富丽堂皇,开辟了我国绘画史上有色山水的先河。他以青绿设色构建了我国早期山水画艺术的色彩观念,青绿相映的设色不仅表现了自然的本色,对后世极具一种装饰性美,更对后世的审美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各种画派、画种在历史的发展中兴起又败落,“青绿山水”作为中国山水画的初始形态和古典样式,对中国山水画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以青绿设色,开辟了我国早期山水画设色的先河,树立了我国绘画史历史上有色山水的里程碑。青绿山水最早出现在战国以后,孕育于东晋,确立于南北朝,兴盛南宋。作为传统中国画较早成熟并在盛唐时期一度辉煌的风格样式,可以说是山水画艺术无可争议的古典形式,是山水画的正宗之源。

2 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唐代,以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为首的画家继承并发展了展子虔的一系山水画风格,并为盛唐以后兴起的水墨山水及晚唐五代山水画的成熟奠定了充分的基础。

2.1 李思训的青绿山水画设色特点

李思训为唐王朝宗室,唐高祖从弟长平王李叔良孙,李孝斌子,曾担任“武卫大将军”,画史上称他为“大李将军”。李思训的画风精致严整,他以金碧青绿的重色绘山水,细入毫发,独具一格。在用笔方面,曲折多变的勾勒出山丘的变化,意境深远,笔力刚劲、色彩繁复,显现了从小青绿到大青绿山水画的发展与成熟的过程。设色上,以石青、石绿为主,施以大青绿描绘山石,墨线转折处用金粉勾线,画面呈现交相辉映的强烈效果。在创作方面,李思训除了取材实景,大多描绘富丽堂皇的楼宇宫殿和秀丽的山川河流,此外还结合神仙题材,创造出一种理想的山水画境界。

他的代表作品《江帆楼阁图》描绘的是游人在江边欣赏的画面,江天一色,山峰高耸,密林掩映,阁楼曲折其间,游人骑马、挑担簇拥前后,画家以俯视的角度描绘了山脚下丛林中的楼阁和辽阔的江河,以及江面上的船只,意境深远。作者将树枝画的交错相连来表现它的枝繁叶茂,树的枝、干、叶用工整的双勾填色法来表现,先用石绿点染再用石青加上两笔交叉的线来表现松针,显得较为古拙,富有唐代人作画的旨意。在设色上,李思训不仅继承了展子虔金碧山水的画法,在此基础上又添加了自己的设色理念。整幅画以石青、石绿、朱砂、赭石等一些色彩艳丽的颜色为主,用石绿绘高大树木鲜嫩的树叶,而用深沉的石青、偏黑的蓝色绘画杂树的树叶,使树木颜色既富有变化又整体自然,描绘石头表面及松叶时采用鲜明的石绿,与用朱砂描绘廊檐及木柱的亮丽形成强烈的设色对比,使画面呈现给人金碧辉煌的富丽气息。

2.2 李昭道的青绿山水画设色特点

李昭道,得其父李思训真传,不仅擅长青绿山水,对人物、楼台、马匹鸟兽同样刻画细致入微,并创“海景”,被历代评论家称为“虽豆人寸马,亦须眉毕现”,对于他的山水画风,后人评价他能“变父之势,妙又过之”,称他比他父亲李思训画的更加精细巧妙。

他的代表作品《明皇幸蜀图》刻画的是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到四川避难途中的场景,整幅画面几乎被崇山峻岭所覆盖,白云缭绕,高矮错落的碧绿的树木生长在山坡间,穿着红色服饰的车队人马行驶其间给青绿的山间起到一丝点缀作用。这幅画中作者在描绘山体及树木时,相对在其父李思训的画法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改进,整幅画的山势表现呈现给人一种严整庄肃的氛围,画面中山峰崎岖连绵,高耸入天,展现了蜀中的地理特色。从画法上看,李昭道吸收了吴道子的“疏体”山水画风格,先铺墨色,再染青绿,效仿他父亲对色彩的精工细致的描绘,将这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作者根据山石的形状外貌运用色彩皴染,用较重的色彩强化线条勾勒山石的转折处,用石绿色表现青草、苔藓下的地面与用赭石等暖色表现山体悬崖的立面在视觉上形成鲜明生动的对比,使得画面颜色更加生动,这种画法被视为山水画皴法中的先声。

3 青绿山水对后世的影响

3.1 对宋代青绿山水画设色的影响

北宋时期刮起一股崇尚“复古”之风,宋神宗去世,哲宗即位,但这位年轻的皇帝一切言行都要听从他的老师程颐的,主张一切用古礼。随着政治政策的改变,艺术也受到了影响,由于皇家的审美艺术崇尚“复古”,宫廷画家为了迎合皇室的喜好,改变风格,学古不学今,在水墨画上追溯到荆浩、关仝,在丹青设色上追溯到了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青绿山水画。

所谓“盛极则亦衰之始”,当一种画风发展到了成熟时期还不变革,那么就会出现流弊,就会走到尽头。不过正是这股“复古”之风的吹动,宋徽宗时期的大青绿山水在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基础上发展的更加丰富。这一时期有以青绿为主的称之“大青绿山水”,代表作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以浅绛淡彩后敷青绿色的称之“小青绿山水”,代表作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6050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