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设计学类 > 艺术设计学 > 正文

试论中国山水画的披麻皴

 2024-02-06 10:02  

论文总字数:6862字

摘 要

山水画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独具风采,它包含了中国画中表意写心的深厚传统文化底蕴,而且山水画的绘画技法也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体系,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山水画的皴法是山水画创作的重要技法之一,其中披麻皴是皴法技巧中的常见形式。披麻皴是山水画上的肌理,也是一种文化痕迹,演绎着动人的情感。也许只有借助艺术真迹才能看到在那宣纸上如麻的线条中流露着的动人旋律——悟道、图真、宁静。披麻皴有长披麻和短披麻之分,这些绘画技法在传承中不断发展。

关键词:披麻皴,悟道,图真,宁静

Abstract: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in the traditional painting style China most unique traditional culture, it includes the China ideographic writing heart, and China landscape painting techniques have formed a relatively complete system, and has its own uniqu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China texturing method of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echniques of landscape painting, which is a common form of pimacun Cunfa techniques in. Did not wrinkle landscape texture, but also a cultural traces, interpretation of emotion. Perhaps only by history to see as in the paper on the lines of his painting melody, lyric, really -- Enlightenment figure. Pimacun did not have long and short wearing points, and constantly in the process of inheritance. The contemporary landscape painting should be good at utilizing and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traditional, in the premise of the traditional pimacun under control.

Key words: pimacun, enlightenment, figure really,  tranquil

目 录

引 言 4

1山水画披麻皴的定义和运用 4

2山水画披麻皴的艺术特质与审美精神 4

2.1披麻皴的“悟道”与笔墨形式 4

2.2披麻皴的“图真”与江南启示 6

2.3披麻皴的“宁静”与离别感伤 7

3创作体会 8

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引 言

在传统的中国画中,附着中国人敏感心灵和微妙哲学的皴法,虽静静的躺在幽暗的帛绢中沉默不语,却万丈光华。披麻皴更是以其独特的形式意味开皴法表现形式之创造源流。披麻皴有长披麻和短披麻之分,我们借助古代帛绢上似麻的线条,可以体会到画家表现的真情、图真和抒怀。画家根据自己观察到的自然景色,结合真切的生活感受,让艺术语言注入精神活力,按照一定的审美意图对真山真水进行选择、提炼、加工、改造,从而在艺术作品中充分表达出来。

1 山水画披麻皴的定义和运用

披麻皴亦可称之为“麻皮皴”是中国山水画皴法之一,其描绘在山石上的像麻线一样的线条,构成了山石的纹理、质感以及结构,也就是披麻皴的外在的表现特征。皴法是古代山水画家在师法自然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感悟和实践而形成的表现技法,并在艺术实践训练中提取出来的一系列完备的艺术言语表达方式。五代末到两宋期间,北方大山大水峰峦雄壮美观,南方山水秀丽润泽,启发南方和北方山水画家创建了各式各样的皴法,充实了山水画的艺术表达方式。不同种类的皴法,使得南方和北方的山水画千差万别。披麻皴由五代董源创始,经巨然、黄公望等很多画家继承发展。董源善用短披麻皴,短披麻皴用线比较短,中锋用笔而一气呵成,其动势和长披麻皴差不多,其特征是构造圆润且变化丰富,而巨然喜欢长披麻皴。董源和巨然成功地运用披麻皴创造了江南山水画派。古代山水画家大都是长短皴相互结合体现南方山水特征,山坡使用此法最多。这种画法最讲究用笔的顿挫起伏、用墨的干湿浓淡和用线的参差不齐。要做到用笔、用墨、用线都恰到好处,需要对自然长时间的观察、思考和体会。元朝的黄公望,明代的沈周等善用这种方法。

2 山水画披麻皴的艺术特质与审美精神

山水画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一大门类,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中国画产生以来历经几千年的继承、创造和陶冶,开创了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优秀传统。披麻皴作为表现山水画的方法和灵魂,为现当代山水画的发展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在千年之后,透过历史遗迹如何把握艺术家的生命情愫与艺术脉搏,解析皴法的秘笈呢?也许只有借助艺术真迹才能看到在那宣纸上如麻的线条中流露着动人的旋律。下面以董源的披麻皴为主例,对其艺术特质和审美精神进行深入地剖析。

2.1 披麻皴的“悟道”与笔墨形式

山水画中,披麻皴的外形是以犹如麻线一样的线条组合而成的。而它本质上是有长有短、有浓有淡、有干有湿、有疏有密、有虚有实的线条形成的一种笔墨形式。五代董源通过披麻皴描绘岩石纹理和表现不同的地质面貌,披麻皴线条之间扑朔迷离的关系组成了皴线的笔墨形式,这种形式不仅是为了表现形体结构上的明暗关系,更多的则是表现刚柔、浓淡、干湿、疏密、虚实、粗细的参差离合的抽象含义,体现阴阳之道的本质即崇尚自然,道法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倡无为而治和无神论,追求一种形而上的精神(图一),淡漠政治情怀,民族意识,试图建构自我的宁静的精神世界。董源对“道”的感悟就是从这些参差离合的抽象线条排列中得出的,并以此来显示审美情绪。传统的哲学思想根植于董源的心里,他的绘画总是表现虚无之道。中国画以笔、墨、色来破译大千世界中万物运动变化的阴阳之道的理想,同中国人的哲学思想有着密切联系。如此我们才能从披麻皴上嗅出“道”的味道——那些错综复杂,似平行却又交错的线条,仿佛就是“道”的经纬。而其笔画中的长短、浓淡、干湿、疏密、虚实、粗细的参差离合,形成的结构、力量、气概、势能和运动的痕迹或旋律,又恰好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自然的、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道”的观念(图二)。元代的著名山水画家黄公望,他的山水画作品《富春山居图》是运用披麻皴的典型的代表,他从董源、巨然那学习绘画,后得到元代的绘画大家赵孟頫的指导。《富春山居图》(图三),是一幅长卷,这幅画在整体上是黄公望对富春山居活动时所见景象的描绘。这些景物有着自身的特点,总体来说可以分为江和岸两大部分。水面以空白为主,水岸之际以延伸的弧曲线表现动态的水波,以水墨湿笔横皴表现水面深色处,更有浅水低坡相间若水若坡之处。披麻皴的用笔轻柔,以中锋为主,侧峰为辅,加之拖峰和逆峰。绘画山石的步骤是先用像麻线一样的皴法画几条皴线,然后在皴线的周围皴擦并用突出暗面,线条婉转,弯曲好像画兰草,一气呵成;从起笔到收笔都要到位,勾皴并用,线条遒劲。行笔的时候错落有致,有节奏感,用皴笔的时候要干些,擦笔要干枯。擦笔是为了帮助皴笔,让其表现更加完美,皴擦结合使用为山石暗部增添了层次感和厚重感。明清时期,画家众多,形成了很多画派,画法也因此变化万千。沈周,我国明代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吴派”的创始人,擅长画山水,开始绘画时是从他的父亲和伯父那里得到指导,后又继承了董源、巨然的画法。在他中年的时候又开始学习黄公望的风格,晚年时痴迷于吴镇的画法。传世作品《庐山高图》(图四),沈周的《庐山高图》将解索皴、披麻皴和牛毛皴结合起来,创造了圆润朴拙的披麻皴。

显而易见,在披麻皴看似简单的形式背后折射着国人的哲学观念,积淀着华夏民族对大自然的节奏、秩序、感受、呼应和同构的情感。在“笔墨意识”成熟的基础上,披麻皴完成了对宇宙自然之“道”的表现。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6862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