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设计学类 > 艺术设计学 > 正文

从写实到写意——浅谈元代黄公望山水画的意象表现

 2024-02-06 10:02  

论文总字数:5706字

摘 要

元代山水画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殊的绘画风貌。元代之前的宋代画家忠实于自然,以自然为创作源泉,师法自然,形成了注重写实的画风,这为元代注重写意的山水画奠定了基础,以“元四家”中黄公望为代表的文人画家在继承前人写实的基础上,将主观情感与笔墨的美学原则相结合,完成了由尚形写实向抒情写意的画风转变。

关键词: 元代山水画,写实,写意

Abstract : Yuan landscap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showing a different style of painting in the course of its evolution. Song literati painter painter faithful to nature, learning from nature, focusing on the formation of a realistic style, 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Yuan Dynasty landscape painting, the "Element 4" is represented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their predecessors, the subjective emotions and words combine formal beauty, is still shaped by the completion of the style impressionistic lyrical realism to change..

Keywords: Yuan Dynasty landscape painting, impressionistic, realism

目 录

1 引言 3

2 意象的含义 3

3 从写实到写意的蜕变 3

4 元代黄公望山水意象表现 4

4.1 留白表现 4

4.2 线条演绎 5

4.3 墨色韵味 6

5 黄公望山水画的意象表现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1 引言

中国画在表现自然和传达情感上有自己的思维认识和独特方法。山水画作为中国画具有影响的一科,它从追求客观真实到强调主观上的意似和神韵,都颇具独特的风格。中国画的线与形,墨与色,画面空间及创作过程也极具意象性特征。

2 意象的含义

意象在艺术家看来,是主观思绪和客观物象的结合体,即“意”“象”合一。它在人的内部产生,是具有寓意的形象,能够表达作者的主观感情,使得意与象完全结合,达到全新的审美意象。通过艺术方法和艺术手段表现为作品,以意象图式展现,使人通过意象美去感受意境美。

3 从写实到写意的蜕变

中国山水画有几个特殊的时期,最具代表的是宋元山水画,这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两座突出的高峰。
中国山水画萌芽于魏晋南北朝,这时的山水画大多作为人物的衬景,呈现出“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式样。隋唐时期,山水画逐渐趋于成熟。盛唐之后的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将青绿山水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为晚唐、五代山水画的变革做了充分的准备
五代时期,水墨山水画开始趋于成熟。荆浩在他的山水理论著作《笔法记》中提出:“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意为形象与笔墨要融为一体,笔墨在自然景物的衬托下会自然产生韵味。显而易见,这时的山水画是以客观物象为标准的。

宋元初期,以李成、范宽为代表的山水画。宋人评价李、范的山水为“李成之画,近视如千里之远”,“范宽之笔,远望不离坐外”。北宋中期画家郭熙在他的著作《林泉高致》中对观察和表现山水作了详细的阐述,在创作时要对客观自然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同时,又要通过内心独到的体验来捕捉和把握自然造化的总体风格。这时,山水画的风格已经开始出现微妙的转变。
对自然山川的意象表现,要依靠笔墨作为媒介。在宋代画家留存的作品中,我们看到山石的层层勾皴,通过笔墨能积染出各种各样的形象。然而这时的笔墨并不具备独立于客观物象之外的独特审美价值,离开了客观的物象,笔墨就略加失色。这时期的山水画,以写实的画风占主导趋势。

北宋中期,文人代表苏轼参与了绘画,他们把形似放在了次要位置,以书法入画,呈现出诗书画结合的山水风格,并思考了客观物象与意象的关系,例如郭若虚的“意存笔先,笔周意内,画尽意在,像应神全”。

元代的赵孟頫作为画坛的领衔人物,在元代文人画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同时他还提出了书画同法的绘画理论,为元代文人画的用笔找到了理论依据。他的作品《秀石疏林图》中以飞白法画石头,用来表现石头的质感和形状,把篆书的用笔运用到枯树枝干的画法中,从而达到一种遒劲而苍老的面貌。

元代较为特殊的地方就在于一些知识分子的思想受到当时统治者压迫,注重内心主观意念的表达。元代中晚期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画家被称为“元四家”,元四家中的典型代表黄公望,他不得意的遭遇,过着隐居不仕的生活,促使他有机会体悟大自然给予山水的无穷变化。和前代宋人的观点差不多,“元四家”也从不忽略师法大自然。 但在塑造客观物象时,元代不同与宋人的是:宋人喜好用细致的笔墨去描绘自然,黄公望在感悟大自然给予山水之美时,融入了自己的内心体验,能传达出人的主观精神世界,使山水画有了意象表现特征。黄公望在《富春山居图》中,整幅作品“写”的意味很浓,这种墨色与线条之间的变化,画面上的笔墨表现呈现给人形式感,这就体现了黄公望山水画的意象表现特征。在元人看来,宋代写实工整的画风并未成为他们创新道路上的绊脚石。然而,通过画家稍加变化,形成了符合文人的写意,简率的意象表现风格。
宋元山水画的发展,从宋代的写实到元代的写意,体现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演变过程。我们能够发现元人山水画的改变,元代山水画风格的变化是对前世传统的继承和创新,既受当时社会政治和艺术思潮的影响,又由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内在特征,决定了这种变化只能是一种逐渐的转换过程,而不是突然地骤变,也需要一个缓冲的余地。

4 元代黄公望山水意象表现

4.1 留白表现

“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给人以视觉上的和谐,也是中国画独特的审美观点。它在绘画过程中还没开始就结束了,这部分简单理解就是留下来的地方。

“留白”是中国画形式美中最重要的一个表现方法 ,中国画的独特之处就是意境的创造,而意境大多数时候就是通过画面的“空白”去表现的。在山水画创作中,把画面上的留白作为山水画的臆造对象,使之提升为画面意象表现的重要元素。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景物和留白几乎各占一半,虚实相生,而空白处就成为了人们无限遐想的空间。黄公望在落笔之先,经过了仔细深入的思考,他先把空白也计算到构图中去,他画中的“白”既可以是江湖的淼淼烟波,也可以是若影若现的烟云,也可以是平静的湖面,这些“白”与实处的景物产生了一种的对比的效果,更加增添了画面的趣味。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5706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