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设计学类 > 艺术设计学 > 正文

传承·嬗变—南京中山码头改造(二)毕业论文

 2022-04-25 08:04  

论文总字数:3396字

本次设计主要为中山码头文化传承设计,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作为南京的城市名片。

设计布局以对称形式,以交通轴线将整个空间改为三个空间,文化广场,文化公园以及码头公园,整个空间横向分为三个平台,设立三个防水平台,保证其水位的变化。

南京市作为中国的六朝古都,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物产资源,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处于中国腹地的重镇。南京作为六朝古都,长江横穿城市中心,具有很多历史性的码头,而码头作为城市滨水景观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城市名片的代表,城市形象的代言。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南京在码头滨水景观上并未取得很大的成绩,由此可见它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次课题的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现在存在的问题,从历史文化的传承,对码头滨水景观空间进行改造。

南京中山码头拥有近百年的历史,进行过一次改造,虽说回归民国气息,但还是引发争议。由旧翻新,原本是好事,但也有专家指出,中山码头就算逐渐丧失了轮渡功能,但仍是重要的历史遗迹,上一次的改造,掩埋了码头的历史气息,生硬的套上民国外衣,有形无神。

中山码头位于南京长江沿岸,于1928年建成,原名为津浦铁路首都码头,已有近百年历史。1929年奉安大典时为迎接孙中山先生的灵柩改名为“中山码头”,并沿用至今。“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时,渡江部队就是在中山码头一代登陆,进入南京城的。”今年已80高龄的南京老市民金秀华回忆:码头已成为纪念渡江战役的重要场所,以前常常会有参加过渡江战役的革命前辈回到中山码头,回忆解放军渡过长江的情景。然而修缮后的码头确很冷清。

在中山码头调研中,通过时间、空间、社会三个方面来对中山码头做了全面性的分析,发现场地现状中存在四大问题:历史文化气息不浓厚、功能不完善、空间组织破碎、社会差异大,基于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从而对其的改造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1. 对地域文脉特色性反应不够

“一页一页叠加起来的才是一部历史,而一页替代一页,或不断地在一页纸上擦掉重来,得到的只能是一页灰色的现实。"滨水景观承载着不同城市阶段的记忆,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特色,或高大壮美、或精巧细致。尽管城市历史文脉越来越受到尊重,但并不是所有。任何一种城市形态都不仅仅是空间的概念,它是经文化长期积淀和作用而形成的。城市空间只有具有了自己的地方特征,才能真正吸引人的注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是城市空间可识别性的元素之一。

如今南京下关的一些码头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其重大问题就是无特色,没有深刻的文化余韵到景观里面去,人们不会应为码头就想起南京,这就足以让他成为失败的码头景观建设,外地游客体会不到它有什么与众不同,本地居民也不能够产生认同感,不能形成代表南京的地域文化。码头的景观在南京能有,在广州也能有,在沈阳可能有,并没有重要的元素体现南京的江南到底怎么样。虽然对历史的尊重也和眼前经济利益之间存在着很打的矛盾,实现这种尊重的阻力也是相当大的。但是不注重传统风貌的保护与继承,导致原有的风貌特色和历史文化遭到破坏,也最终将影响到城市的发展,也还是在长远的角度上影响了经济利益。提到如何延续和发扬地域文脉特色,多数城市就必然是雕塑手法的重复。

2.整体功能空间受到制约

通过研究中山码头沿江一带,整个功能空间的分布呈现出散漫特征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地理空间等方面。

  1. 历史文化的传承:中山码头位于南京中山北路上,迎接孙中山灵柩、渡江战役等很多具有历史意义的都在此发生,这些历史文化影响着码头的变化,与沿江一带的滨水景观也密切关联。

(2)经济飞快的发展:近几年的经济发展飞快,交通的运输方式也不断地更新着,因此码头的运用已经不在那么主要。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具有历史文化的中山码头也是南京具有代表性的建筑。

(3)地理位子的制约:中山码头位于中山北路最北边,西部只有一些新建的居民区,东部是废旧的码头,交通不便捷,因此功能区的分布散漫。

3.空间组织破碎

南京中山码头周边用地类型丰富,功能混合度高。其中居住用地和公共空间用地最多。总体来说,码头以中山北路为主干道,西侧主要以居住为主;东侧为电厂旧址公园以及一些下关码头;南部主要以教育、商业以及行政办公用地为主。研究地区内建设区域主要分为三类:在建区、在评区和在拆区。在建区主要分布在地区的西南面,建成主要以行政办公为主;在评区位于地区的东部,该区域将以休闲、娱乐、居住为一体;在拆区位于地区的东南面,主要为破败的厂区。地区内建筑高度以高层为主,主要分布在南部,北侧沿江一带的建筑普遍较低。

通过研究分析,得出该区域功能空间结构的特征:南部往上,主要为行政空间,商业空间,人流量比较大;东部为一些废旧的码头和改造过后的电厂旧址公园,人流量很小;西部主要为刚建成的居住区,人流量也比较小。从整体的功能空间分布来看,中山码头一带的人流量比较小,功能不齐全,空间不完整,与城市社会存在着差异。

导致出现以上这些问题的原因当然有很多,有观念的、也有操作的、也有政策管理方面的。一方面由于管理者阶层的狭隘初衷导致的总体规划定位的失误,另一方面也由于规划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的滞后,或是缺乏应有的滨水景观设计相关知识所导致的。那么这两种情况综合就导致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严峻的现状。

  1. 景观规划理念的错误

许多城市管理者和设计师,一味模仿国内外视觉效果好的景观形式,没有很有效果的吸收转化,缺少因地制宜的造型、断面设计和护岸绿化、美化配置,丧失了水体原有的个性和特色。往往只是在规划设计上相互照抄、一图多用,而且也毫无创新,使滨水设计方案一旦流传于全国,就豪不修改直接套用,最终形成相互雷同,千城一面的中国特色的城市滨水景观。

南京市中山码头项目的开发,则是在这样的一种文化遗产热的社会大潮中发展起来的,缺乏总体规划的指导,管理层采取国内外各种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单纯的追求文化保留,结果导致功能单一,文化保存不完善。

  1. 上级意志与形象、政绩工程

长官意志与严重的形象工程问题在我国许多大城市都是大量存在。滨水景观的建设是城市规划建设的一部分,也就成为“形象工程”所关照的重点。主要在展示政绩因素下,不少城市滨河地区更新的行为往往急于求成,违背了城市建设的自身规律,出现改造规模较大。速度较快的突发式改造,这种方式必然导致更新改造模式不顾具体情况的盲目化,其结果是破坏了原有滨水景观内在的组织结构"对这样一种景观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浪费了纳税人的公努。

3.“空间形态主义”规划与设计理论的影响

所谓空间形态主义是指那些“注重城市空间与形态的特定原型或是整体轮廓的方法。”空间形态主义关注城市中物质层面的建筑和空间形态,其焦点是实物形态和附着于实物的意义,它认为建筑和建筑所围合的外部空间是城市设计的主要问题。

空间形态主义倾向通过对类型学的研究认为存在着超越时空的美的设计形态,从中能够得到一切美好城市的借鉴。因此,空间形态主义不着重追求解决城市问题的新的技术和方法,而是认为能够满足人类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模式已经存在于现有的城市强调城市外部空间的形状、长宽比例和距离的关系等。因此有黄金分割原理的运用,以及几何学拓扑学原理在分析城市空间图底关系的运用。文化遗产中,只要悉心研究,传统的形态中已经包含了现代城市设计问题的解决之道。但这种立场有时过度重视美学而缺乏对实际需要的考虑。美学原则不能凌驾于都市的建设上面去。人类的生活与科学文化在不断地进步,这种进步决不是旧的城市形式所能完全满足的。但是如果在城市滨河区规划设计中,过分地重视空间形态常常是造成特色丧失的重要原因。如在城市滨河区规划的城市广场和所谓制高点的建筑,但对于广场的尺度、绿带的位置和宽度等却不考虑城市或区域的具体人文环境和历史变迁,而是根据一般的理论教条来加以设定。

在当代的滨水区景观规划实践中,以“体验·活力·生态”的景观规划目标对景观规划实践的内容进行归类,体现了滨水区景观规划的多元理念,“体验”体现了滨水景观规划的空间维度,“活力”是对功能维度的概括,“生态”则是坏境维度的体现。基于空间、功能和环境三个维度,本次课题对南京中山码头一带的滨水景观规划进行了三个规划:视觉规划、社会发展规划、自然发展与保育规划。

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3396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