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设计学类 > 风景园林 > 正文

南通市盐河、界港河、南川河滨河绿廊景观规划设计-5文献综述

 2020-06-03 09:06  

文 献 综 述

1.滨水区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如何营造具有地域特征的滨水景观是风景园林专业函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滨水带绿地是城市的生态绿廊,是一种非常有限的资源,它有助于体现每一个地区独特的历史与个性,具有生态效益和美化功能。滨水区绿地多利用河、湖、海等水系沿岸用地,形成城市的滨水绿带。滨水区绿化应有机地纳入城市绿地系统之中,充分利用水体和临水道路,规划成带状临水绿地,成为附近居民及游人的休息、娱乐、观光场所。

马会岭[1] 孙鹏, 王志芳[16]、张彤阳[17]认为我国城市滨水景观开发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1)滨水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缺少整体性。(2)土地使用形态单一化、片断化。(3)整治形式极端化。(4)表面化地照搬照抄。(5)缺乏地方特色。(6)对生态概念含混模糊。(7)设计缺少场所精神。(8)交通组织比较混乱。(9)管理不善。

2.影响滨水区设计的因素

吴冰璐, 李方正[2]认为每个景观空间设计均要考虑到诸多的影响要素,包括场地本身的现状环境和规划设计中欲达到的目标等。现状环境影响要素通常包括地形、水文、植被、场地本身的历史价值和周边用地性质等。欲达到的目标所包含的内容更为宽泛,如建成后的具体功能、与周边城市的关系、对周边地块的社会影响力等。在设计时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要素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王立国, 张维建, 赵胜莉[3],尹霞[4]认为滨水区沿线绿带的景观设计应注重的因素滨水区空气清新,视野开阔,视线清晰度高在滨水区沿线应形成一条连续的公共绿化地带,在设计中应强调场所的公共性、功能内容的多样性、水体的可接近性及滨水景观的生态化设计,创造出市民及游客渴望滞留的休憩场所。

冯玉璞, 哈梅娟, 张生清[5]提出要遵循”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现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理念,采用点状景观和线状景观相结合的总体布局结构,将景观分区而置,节点处理成小型集散地,通过不同的步道铺装形式、不同的植物布局和适当点缀园林小品,把公路沿线的林、河、城、田、渠、园、村、建筑等诸多景观要素融为一体,构成”塞上江南”绿色景观空问序列。

孙珊, 苏功洲[6]认为滨水景观规划首先要明确沿线功能,根据不同的功能定位来重塑滨水景观,丰富河岸空间,充分发掘两岸人文历史资源、增强休闲观景等功能,沿线应设置大量的绿地和开敞空间,成为城市的绿色廊道,为市民提供尺度宜人、绿意盎然的休闲游憩场所。在保证苏州河内环段全线滨河空间对公众开放以及加强沿线绿地建设,形成滨河绿带的同时,确保集中绿地的实施。在改造的同时也要注重延续地域文脉,对于历史保护建筑和有保留价值的历史建筑,重现原貌、重建功能,在保护和恢复外观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其历史与人文内涵,将多种形式的使用功能纳人其中,使其真正焕发光彩。

张海松[7]认为滨水景观既能够反映当地的物质文明,又能反应精神文明,因此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首先是体现地域特征,同时文化是滨水景观设计中的灵魂。地域性包括地域人文文化和地域时代特点,文化性结合了当地的传统文化,是地域传统文化和时代特征的结合,综合运用地域性和特有的文化,把握好整体性和统一性,才能创作出有特色的滨水景观。

3.滨水区设计的重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