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设计学类 > 产品设计 > 正文

曾侯乙编钟造型元素在当代茶具设计中的应用毕业论文

 2021-03-29 10:03  

摘 要

所谓荆楚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从断代的静态角度看,它主要是指以当今湖北地区为主体的古代荆楚历史文化;从发展的动态角度看,它不仅包括古代的历史文化,还包括从古到今乃至未来湖北地区所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因此,“荆楚文化”也可以理解为具有湖北地方特色的文化。荆楚文化的这些创新特质,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优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具体展现,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

关键词:曾侯乙编钟,陶瓷,荆楚文化,纹饰,以人为本更多还原

Abstract

Jingchu culture, as a kind of cultural form with distinctiv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static point of view of dating, it mainly refers to the ancient Hubei province as the main ancie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istory;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dynamic point of view, it includes not only Ancient history and culture, but also from ancient times and even the future of Hubei formed by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lture. Therefore, "Jing Chu culture" can also be understood as a local culture with Hubei characteristics. Jing Chu culture of these innovative characteristics, both the product of the times, but also excellent national culture and national spirit of the concrete show, is an important resource of China's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ulture.

Keyword: houyi Zeng Bianzhong,creamics,The Jing-Chu Culture,People first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研究起源

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正因如此,5000年的历史长河孕育了中华大地额灿烂文明。现今时代下,中国的陶瓷产业面临落寞时期,急需唤醒其可再生价值。在近百年中,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消费者更多的对高科技工业化下生产出的产品格外关注,审美理念也从古典,质朴,稳重转变到了新潮,别致,雅趣等特点。对于中国古典审美的继承并不十分在意,致使国家很多产业受到冲击,旅游业尤为明显。

入境旅游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旅游实力的重要标志,更是旅游目的地国家赚取外汇和解决就业的重要途。湖北省作为我国优秀的旅游产业基地,因其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虽得到了短暂性的发展,但近些年来,却面临着重新洗牌的压力,外地人来到湖北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武汉,临走前似乎能带走的只有一包热干面,一份鸭脖。而荆楚之地,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似乎早已被蒙上风尘,日益被淡忘。那些承载着本土的艺术元素越来越少的人会去挖掘,即使是本地人,也只有极少数对荆楚文化停留在保护阶段,而对其弘扬和继承并不理想。笔者作为一名武汉的大学生,对本土的优秀文化有种莫名的热爱,并有义务对其研究、保护与传承。

1.2 湖北旅游业现状综述

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的盛衰与其当地的地域文化,历史文脉是分不开的,荆楚地区文化历史悠久,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大地最为闪耀的地域文化之一。但是,与旅游业发达的省份相比,湖北省还存在着许多症结,如:

①旅游区域拓展滞后

②旅游开发体制不够完善机制等不够活泛

③旅游产业结构不平衡

④荆楚文化产业发展滞后

其中第四点强调说明了荆楚文化的落寞严重影响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1.3 中国陶瓷产业现状综述

中国作为传统陶瓷文明古国,如今只是一个陶瓷生产大国,陶瓷中的“中国创造”已不被世界所认可,而大多所认可的是“中国制造”。中国陶瓷文化日渐落寞究其根本原因,除了新时代的高科技背景,人类审美观的改变,经济因素等客观原因以外,国人对陶瓷制品及其衍生品的创新,经营,宣传和继承理念等方面是最突出的,其中,创新尤为重要。

1.4 中国荆楚文化和陶瓷文化继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陶瓷文化和荆楚文化都存在着日趋遭到冷落的现状,人类祖先的宝贵的智慧结晶正面临着消失的威胁。
  2. 荆楚文化传承至今,其本质博大精深,却越来越少被外人熟知,如何对其深度地挖掘,系统地整理,有效地传播,是全湖北人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使命。
  3. 由于在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地域文化的流失,导致旅游业及其他文化产业面临窘境,如开发地区有限,游览项目和设施匮乏,旅游纪念品及其他衍生产品的单一,乏味等。

1.5 研究的目的、方法和预期创新点

1.5.1 研究的目的、意义

希望可以通过这次的研究,一方面给大众带来功能与艺术相结合的产品,丰富人的生活,增添情趣。另一方面可以带动美术,设计及相关行业发展,促进湖北甚至全国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拉动内需,丰富湖北文化事业。用以弘扬民族文化,挖掘出荆楚地区地域文化的传统价值,使其为今天湖北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产生新的价值。

1.5.2 预期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1. 预期成果
  2. 揭示中国传统陶瓷文化和荆楚文化的继承与传扬对相关产业发展的影响
  3. 对荆楚文化、陶瓷、饮茶文化等做系统研究,寻找阻碍其发展的症结并作解决之策。
  4. 开发新式旅游纪念品,做代表本土风格的设计,并解决现存相关产品所存在的使用方面的弊端。
  5. 形成5000字的论文。
  6. 创新点
  7. 将中国陶瓷文化与荆楚文化相结合,设计符合当地文化特性的产品。
  8. 讲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结合,古为今用,相互融合。
  9. 找到市场中现存个别茶具设计中影响用户使用的弊端并解决。

第二章 曾侯乙编钟造型元素及相关文物的研究

2.1 荆楚文化的历史文脉

襟江带湖,惟楚有才,楚文化发展至今,纵横中国华夏几千年。荆楚文化的地位和历史文脉,学界已对其有准确定位:通常所谓荆楚,指的是今天的湖北地区,早在东周时期,荆楚文化就已雄踞南方中原。

“荆人”“楚人”之所以得名,是因为他们居住的地方生长着许多被称“荆”或者“楚”的灌木。商代作为族称的“荆”和“楚”,都在商朝的南境,大致为淮水迆南地区。1而荆楚文化的发展最具代表的即是楚国时期,楚国国力的鼎盛时期几乎南半个中国都受其统辖,经过800多年的经营开拓,在中南地区留下了极高的精神文化和物质遗产。

这些楚人智慧的结晶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部分都已消逝,专家只能通过考古途径和从书籍中去寻找其存在过的踪迹,而世人也在其消逝的过程中努力保存下来了一部分供我们今天受用,最具代表的就是曾侯乙墓葬文化。

2.2 曾侯乙编钟的造型研究及其历史价值

曾侯乙墓是战国时期曾侯乙的一座墓葬,位于湖北随州城西两公里的雷古墩东团坡上。挖掘出了九鼎八簋,编磐,尊盘等历史文物,其中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钟是一种打击乐器,用于祭祀或宴饮时。最初的钟是由商代的铜铙演变而来,按其形制和悬挂方式又有甬钟、钮钟、镈钟等不同称呼。频率不同的钟依大小次序成组悬挂在钟架上,形成合律合奏的音阶,称之为编钟。钟的大小和音的高低直接相关。商代的钟为3枚一套或5枚一套,

西周中晚期有8枚一套的,东周时增至9枚一套或13枚一套。

春秋战国时期编钟风靡一时,和其它乐器如琴、笙、鼓、编磬等成为王室显贵的陪葬重器。编钟,又叫歌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乐器。用青铜铸成,依钟的大小而有次序地挂在木制钟架上,音色清脆、悠扬,穿透力强。历代的编钟形制不一,枚数也有异。古代用于宫廷雅乐,每逢征战、宴享、朝聘和祭祀都要演奏编钟。它可以用于独奏、合奏或为歌唱、舞蹈伴奏。如今编钟多用于民族管弦乐队,是色彩性很强的旋律乐器。

1《楚史》张正明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5

目前这套编钟之王陈列于湖北省博物馆内,大家视其为镇馆之物。整座编钟浓缩了几千年以来楚文化的精华。。钟架全长10.8米,高2.7米,由六个佩剑的青铜武士和一些圆柱承托着,外观上威严,大气,庄重。

曾候乙编钟每个钟体上都刻有错金篆体铭文,正面刻“曾候乙乍时”(曾候乙作)。钟背则记有与晋、楚等国律名的对应文字,共标有关于乐律的铭文2800多字,记录了许多音乐术语,在科学概念上表现出相当精确的程度,显示了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高水平,表明我国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已使用十二平均律了,

这比欧洲要早1800年。

2.3 曾侯乙编钟纹饰研究

楚青铜器纹样复杂多变,随着时代的不同其纹饰也不尽相同,不过楚青铜器纹样主要来源于东周时期,他和中原地区的青铜器纹样大致相同,主要以三类纹

样为主:龙凤纹,几何纹,以及其他动物纹样。

而曾侯乙编钟上的纹样主要是龙凤纹类和几何纹。而大多以龙凤纹类为主,龙凤纹类又多表现为几下几类纹样:

(1)蟠绕龙纹

这类纹样多作为侧视蟠曲型,其纹饰单元是由两条以上的龙相互缠

绕,形成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纹样,这是东周时代从春秋中期起分布南北各地最常见、最主要的一类纹样,一般称为蟠螭纹。1

几种常见的青铜器纹饰

(2)蟠虺纹

1《楚系青铜器研究》 刘彬徽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5

这种纹样是一种在一种近似于正方形的细花纹内填充两条小虺龙的尾部扭

结,其头部各自对着两个正方形的对角处。另外两个对角各分部两条小虺龙,与之呼应。多分为一粗一细两个式样,这简简单单的纹样在其纹样史上却经历了三个时期,这种纹样多施于编钟的底部,钟座上。此外,在楚鼎,盏,盥否等器物上也极为常见。

这两种纹样看似简单,却只是楚青铜纹样中最为典型的两种,它们更代表着楚文化瑰宝中独特的印记和历史缩影。

2.4 荆楚相关文物的研究

楚国士兵

湖北省博物馆内另一个具有代表有意的陈设莫非曾侯乙棺椁了,主棺由内外两层组成,外棺长3.2米,宽2米,高2.2米。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铜木结构以铜

为架,以木做棺。体现着楚国时期森严的等级制度。

内棺整体外观是楚国特有的楚红,其底为黑色,给人以庄重威严的震慑力,髹漆极为讲究。曾侯乙棺椁内棺上的花纹无疑是属历年来出土的棺中花纹最复杂、最繁缛的了。2整个棺面有条理德分为了矩形块面,块面中填充纹饰和楚人形象。棺材的盖面纹饰多为龙凤纹饰,在棺侧修饰以窃曲纹,凤鸟图,蟠曲龙纹等,最典型的莫属楚国士兵的纹样。

门侧武士整体造型上夸张,通体为楚红色,外衬托黑底。双眼圆睁,身披铠甲,最典型的他们佩戴的头盔,头盔两侧突出的部分呈倒三角,像两只巨大的耳朵,头顶突出两根角,用来震慑外敌,手中握着楚国兵器,是一种特有的直角

曲尺造型,每个人都站在火焰上,可推断,在统治阶级人物去世时,士兵要将自己作为祭品祭祀。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