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设计学类 > 产品设计 > 正文

基于空巢老人情感特征的陪护机器人造型设计文献综述

 2020-06-24 07:06  

文 献 综 述

一、本课题的来源

随着经济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迁,空巢家庭成为我国老年人家庭的主要形式,空巢老人已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作为一个特殊的老年群体, 空巢老人们由于缺失子女的关心、爱护,生活单调寂寞,缺少精神慰籍,易引发心理问题,使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受到严重的影响。老年人身心孤独,是这一群体的特征之一,孤独感成为空巢老人的无形杀手,因孤独产生抑郁甚至自杀的空巢老人不在少数。因此,帮助空巢老人的解决情感陪护问题尤为迫切。基于此现状,针对空巢老人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进行陪护机器人的设计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二、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空巢,本义上是指嗷嗷待哺的小鸟长大后羽翼丰满,展翅高飞,离开巢穴,翱翔于天空,只剩夕阳中的老鸟在空空的巢穴中。顾名思义,空巢家庭就是子女长大离开家庭、独立居住之后,只留下单身老人或老年夫妇所组成的家庭,其中”巢”就是老年人独守的住房。在我国对于空巢老人和空巢家庭的研究中,由于各个学者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角度的不同,他们对空巢家庭的概念界定也不尽相同,结果到如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根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以及子女离家对老年人情感上造成的影响,这里将空巢家庭定义为所有子女已离家、且不能朝夕陪在父母身边的、只有老年人成员组成的家庭。

空巢家庭的概念已经阐述的非常详细,现在还需要弄清楚的一个概念就是空巢老人。所谓空巢老人,就是指生活在上述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年龄的划分有两个标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将 65 岁以上的人称之为老年人,而在亚太地区等发展中国家将 60 岁以上的人称之为老年人。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学会于 1982 年经过研究,决定 60 岁作为我国划分老年的标准。因此,空巢老人即为身边无子女亲属一起生活的60岁以上老年人,包括老年夫妇或丧偶独居的孤寡和未婚老人。

为了更好地应对老龄化和空巢化带来的挑战,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本课题希望通过对空巢老人情感特征需求的分析,运用设计手段,来最大程度地促进空巢老人与他人之间的互动沟通。另外,随着智能化这一概念的出现和发展,智能养老新模式在老年居家生活中广泛应用,老人陪护机器人应运而生。通过陪护机器人来满足空巢老人渴望与他人互动沟通的需求,改善空巢老人情感上的缺失,丰富他们的老年生活已成为一种常态。因此,如何将老人陪护机器人设计的更好,并且符合空巢老人的情感需求、更加情趣化人性化,为空巢老人的生活带来精神愉悦与心理慰藉成为了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三、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我国已正式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人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空巢老人问题尤其突出。空巢化家庭的老人由于缺少照料,既要面对因身体机能下降造成的日常生活方面的困扰,又要面对空巢情况下的精神孤独,与子女和外部社会缺乏联系和沟通,越来越依赖他人的帮助,心理上也越来越脆弱。因此针对空巢老人的心理孤寂及智能养老的需求,根据老年人使用的趣味性、功能性和易操作性要求,研制开发老人陪护机器人产品,填补国内老人陪护机器人产品匮乏的需求变得尤为迫切。从空巢老人情感陪护的心理需求方向来讲,设计具有情感化的老人陪护机器人切实可行。

目前空巢老人和产品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产品的功能和形态等方面建立起来的。设计师在创造产品功能的同时,也对产品的形态和外观方面进行了设计。有的形态可以赋予产品一定的性格特征。空巢老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会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产生例如感觉上、知觉上、情感上等心理反应。这个时候空巢老人的情感系统本能地支配着他的视觉、触觉、听觉等。如果产品好用就会让人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如果不好用就会让人产生消极悲观的情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