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社会学类 > 思想政治教育 > 正文

党的组织网络与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研究毕业论文

 2020-03-27 11:03  

摘 要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逐渐从领导人民夺取政权的革命党,转变为带领人民执掌政权、建设国家的执政党。如今,国家、社会的发展和世界局势的变化,都要求中国共产党不断提高政治适应性,才能使执政地位长期保持下去。党的组织网络在党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中是需要严格把握的,党内组织、单元过多则会造成组织网络的臃肿,使组织网络过于复杂化。党内组织、单元过少,则使组织网络覆盖面出现空缺,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党的组织网络与长期执政能力建设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提出的背景、组组织网络对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影响。其次主要从中央、地方、基层三个方面阐述了组织网络的发展变化。然后介绍了当前组织网络对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挑战,主要的挑战是地方党组织机构改革反复、基层党组织建设受到冲击、党组织的覆盖面存在空白、党组织“空壳化”现象存在。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推进地方党组织机构改革、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扩大党组织覆盖面、深化党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联络。以期对实现党长期执政有所帮助。

关键词:组织网络、长期执政能力、基层党组织、政党空间、网络节点

Abstract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in 1949, the CPC gradually changed from a revolutionary party that led the people to seize power to a ruling party that led the people to take over power and build the country. Nowaday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society and the changes of the world situation all require the CPC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its political adaptability so as to maintain its ruling status for a long time. The party's organizational network needs to be strictly grasp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s long-term governing capability. Too many party organizations and units will result in the bloat of the organizational network and the complexity of the organizational network. If there are too few organizations and units within the party, the coverage of the organizational network will be vacant, which will not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s organizational network and long-term governance capacity through various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research. First of all, the paper expounds the background of the long-term governance capacity construc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group organization network on the long-term governance capability construction. Secondly,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the organizational network are expounded from three aspects: central, local and grassroots. And then introduces the organization network of long-term challenges, of the reigning ability construction of the major challenges is the local party organization institutions reform hit repeatedly, grass-root party construction, organizing coverage gap, a "shell" phenomenon exists. Finally,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local party organizations,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expand the coverage of party organizations, and deepe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party organizations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arty's long-term governance to help.

Keywords: Organizational network, long-term governance capability,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party space, network nodes.

目录

第1章 绪论 2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2

1.2 研究现状 2

1.2.1对政党长期执政能力的研究 2

1.2.2对政党组织网络建设的研究 3

第2章 研究背景及核心概念 5

2.1研究背景 5

2.2核心概念 6

2.2.1 执政能力、长期执政 6

2.2.2 组织网络、政党组织网络 7

2.3组织网络对党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影响 8

2.3.1是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的组织基础 8

2.3.2是党执政合法性的堡垒 8

2.3.3是党执政地位的基础 8

第3章 党组织网络的历史阶段性变化 9

3.1 党组织网络单元的发展变化 9

3.2 中央党组织结构的变化 9

3.3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结构变化 10

3.4基层党组织机构变化 11

第4章 当前中国共产党组织网络面临的挑战 13

4.1地方党组织机构改革反复 13

4.2基层党组织建设受到冲击 13

4.3党组织覆盖面存在空白区 14

4.4 党组织“空壳化”现象的存在 15

第5章 当前党组织网络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措施 16

5.1加快推进地方党组织机构改革 16

5.2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 16

5.3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 17

5.4去“空壳化”,深化组织之间的联络 17

结语 19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1

第1章 绪论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研究目的:政党的组织网络建设情况是影响其执政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探讨了共产党组织网络的发展状况及其目前党组织网络存在的问题的探索性研究,试图提出优化党的组织网络建设的路径,为促进党长期执政能力的提升提供依据。

理论价值: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以来,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引起高度重视,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方面的研究更加丰富,主要从政治制度、体制、党内民主、指导思想、基层建设等方面展开研究,但从政党组织网络角度开展的研究较少,本文力求从这方面探索党长期执政能力的提升之道。

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能在1949年执掌政权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它带领了中国从最初的一穷二白走向今天的繁荣昌盛。但经历了东欧剧变中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政权丧失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意识形态的渗透及影响,中国共产党要带领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实现社会主义的最高目标,不仅要执好政更要坚持长期执好政。随着历史任务的变化和国家社会的发展,党的组织网络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结合中国国情,探索合适的解决之道,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对政党长期执政能力的研究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直是国内学者的一个关注点,尤其是近年来以中国共产党第18次和第19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对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研究的关注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学术界对于政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政治制度和民主发展的角度:吕元礼(2003)、李路曲(2012)通过对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的研究认为人民行动党之所以能长期执政的原因在于其政治发展具有适应性,政治制度化水平和现代化水平较高,且将政治发展与国情结合起来。尤其注重与时俱进的发展民主,为人民行动党注入活力,保持廉洁。

从执政意识的角度:王向东(2013)以墨西哥革命制度党为例、汪永成(2011)以苏联解体和2008年中国国民党在台湾地区重拾执政权为例说明了要实现长期执政必须要坚持适合国情的政治路线,在严峻的国境环境下,政党要实现长期执政,必须不断强化执政意识,增强执政的紧迫性,将实现政党长期执政作为党领导国家不断发展的一面旗帜。

聚焦到中国,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地位、能力方面的研究持有不同的态度:托马斯·海贝勒(2005)认为中国的政党制度已经实现了转型,已经从动荡时期转入平稳发展时期,具有一定的适应性,相信共产党有长期执政的能力且会带领中国走向繁荣昌盛。Bruce j.Dickson(2006)认为中国共产党已经不再是以往专注于阶级斗争的政党,已经融入到多极化的政治格局中,紧跟时代的步伐,具有世界眼光。共产党想要实现长期执政必须要注重提高党员质量,坚持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有外国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现在面临一些严重的危机,威胁到党的执政能力。Tony saich(2004)提出中共产党内部存在着严重的腐败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则会影响其执政能力建设。由此可见,国外学者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既有看好的态度也有怀疑的态度。国内的相关研究则更为丰富,赵淑芬(2008)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分为4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一直注重且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体现了党在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方面不断与时俱进,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张明玉(2013)研究了党各个历史时期对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探索,将党长期政治能力建设的着力点放在反腐倡廉上面,提出反腐工作在党长期执政能力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冯华昕(2004)主要研究加强党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方面的原因和实现长期执政能力的措施,主要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自身执政规律的要求,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制度化为保证,抓住执政兴国这个要务,最终实现党长期执政。

1.2.2对政党组织网络建设的研究

不少学者注意到了基层组织网络的重要性:朱孟光(2016)、陈玉华,刘奎(2006)建议实现共产党长期执政,必须注重党执政的基础,即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只有基层稳固,才能为共产党长期执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李培培(2010)提出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不可忽视,基层党组织在联系、管理群众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长期执政的关键点。但我国目前的基层党组织还面临着组织网络僵化,地方组织过于庞杂等问题,带来信息的不通畅,不利于集中反映民意,解决民生问题,对共产党实现长期执政这一目标起着阻碍作用。

政党组织网络方面:乔瓦尼·萨尔托里(2006)认为组织网络的重点在于重视网络中的每个单元,发挥每个单元的作用,同时注重扩大在草根层面党组织的覆盖面,提出组织网络的难点在于如何使政党组织网络达到一个平衡的范围。Tang Xiaju(2012)则从共产党党组织的纵向角度即党的中央组织,地方党组织和基层党组织三个方面的变迁来阐述中国共产党的与时俱进和逐渐变强的执政能力。冯静(2009)、罗干(2016)认为政党应该转变扩大党组织覆盖面的方式,不再以行政式的命令来加强对社会的控制,而是通过加强党组织与其他组织的联系间接扩大覆盖面。提出从组织网络的深度和广度两个层面来实现党长期执政。王淑梅,祈刚利(2007)指出传统金字塔型政党组织结构在过去及现在带来了诸多有利影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会带来严重的官僚主义,效率低下,政党僵化等一系列问题,因而更加看好网络型扁平化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有利于优化党内权力结构,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减少党内腐败现象。

党的组织网络是一个复杂的需要严格把握的体系,对党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影响也是多方面。一个政党的组织网络的发展变化体现了政党体制变化、基层政党发展变化、党内民主进程等方面。只有政党的组织网络不断与时俱进使组织结构更加优化合理,扩大网络组织覆盖面,加深党执政建设的影响范围,才能有利于实现党长期执政。目前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政党组织网络两个方面的研究都较多且教偏重某一方面,对两者结合起来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新意。

第2章 研究背景及核心概念

2.1研究背景

中国共产党初步提出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在中共中央七届二中上全会上,“毛泽东首次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认为在不同的时期,党都应该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革命胜利只是道路的一部分,更为重要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1]。”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指出掌握执政地位后要求党员要保持谦虚敬慎的心态,正确应用手中的权利,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面对十年文革带来的创伤和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指出中国共产党要抛弃陈旧过时的思想观念,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引领中国走向新的时代。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突出强调了把党的执政问题放在明显位置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党要实现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任务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2004年,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分析了党执政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指出了中国共产党党在执政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提高执政能力的举措。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里程碑中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结合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总结共产党执政以来的经验,提出了党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总要求。只有牢牢把握住这个总体要求,才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党组织的战斗力,应对国际环境带来的挑战。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到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更多更新的挑战,中国共产党要实现长期执政,必须将这一国情结合起来,不断进行改革,深化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保持党的先进性。

可见中国共产党在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乃至长期处于执政地位的历程中,自始至终都非常重视执政能力的建设和提升,现如今,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这一议题对于党和国家来说,目前面临着更多、更新的挑战。从国内看:第一,“一党长期执政对国家和社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执政时间过长则会使执政党丧失危机感,权力过于集中。[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转变,经济不再以单一的公有制为主,其他非公有制经济形式飞速发展,市场更加活跃,为社会组织和团体的出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上个世纪70年代登记成立的社会组织共有几千个,截止到2016年登记成立的社会组织就有66万余个[3]。”同时随着社会创新和科技的不断提高,新兴的经济形式增多,带来新型职业如模特、网络主播、大数据工程师等。而上个世纪70、80年代的烧水工、送煤工、材料抄写工,90年代的寻呼员、出版行业的铸排工、铸字工、活版辅助工等这些职业在现代都已经消失。传统职业的消失、新兴职业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使党组织的覆盖面出现了空白。如何在新兴团体、组织、商圈中建立党组织并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建立起多元、交叉的局面是党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中需要思考的问题。第二,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经济复苏的同时也带来了市场主体的兴起,利益的纠纷和冲突增多,社会关系更加复杂化,同时部分党员思想作风存在问题,没有贯彻执行党的宗旨和原则,受到名利的诱惑走上了与人民群众日益背离的道路,影响党的纯洁性,影响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地位。第三,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为人民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同时科技的进步解决了修建铁路、公路的技术难题,我国目前已经建立起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为出行带来了便利使人口的流动性加大。我国流动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从2000年的9.55%到2013年18.01%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同时由于经济、家庭、工作等方面的原因,在工作点、暂时居住地、原本居住地和短期出行目的地之间的流动加大,一个地区或一个组织人员的不稳定性给党组织的覆盖面工作和管理工作带来困扰。

从国际环境来看:首先东欧剧变使苏联和东欧共产党领导的11个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发生转变,造成社会的动荡,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社会主义遭受到挫折与打击,也让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坚持长期执政地位的重要性。其次是当前世界的局部冲突不断,恐怖分子和极端势力对国家和地区的和谐稳定造成威胁。政治上美国为谋求世界霸权,利用新干涉主义渗入到其他国家,干涉他国内政外交,威胁国家独立和主权。经济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其他国家经济交流日益频繁,虽然给我国经济带来了有利影响,但使我国的经济至于全球危机之下,大多西方国家被“中国威胁论”恐吓,使我国企业面临较多的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对经济的发展带来影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加剧了对人才、市场、资源的争夺,要实现在经济战、贸易战中获得最终的胜利,要求要有良好的政治基础,稳定的政治环境。最后,目前社会主义国家包括我国在内只有5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数量上差距较大,虽然社会主义国家在数量上微乎其微,但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还是较为明显,为了应对这些冲突与挑战,党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2.2核心概念

2.2.1 执政能力、长期执政

要理解“执政能力”,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执政”。执政一词最早的含义是指掌管国家政权和掌握国家大权的人。在出现三省六部之后,执政又泛指高级官员。在我国古代宋朝执政又指参知政事这一官职,主要职责是掌管国家政事。现代,执政由以往的执掌国家政权的人或者掌管国家某一方面事务转变成掌握国家权力,成为整个国家的掌舵者。当今世界,各主要主权国家实行的是政党政治,相应的,“执政能力”也主要就是指处于执政地位的政党,执掌中央国家权力,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中发挥领导能力。掌握政权是政党执政的前提和基础,有无作为是执政能力高低的标准,领导和管理国家社会事物是执政的主要内容。“执政”的这些内涵,决定了“执政能力”有必要从执政地位稳固与否、执政水平高低与否等方面去衡量。事实上,中国共产党已然提出,“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 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4]。”

对“长期执政”这一概念,目前学术界尚未明确加以界定,但一提到长期执政的政党,却又可以举出一些典型的例子,比如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埃及民族民主党、叙利亚阿拉伯复兴党、日本自民党、新加坡人民制度党,以及原苏东地区共产党等等。可见,长期执政的政党是指在历史上通过各种方式取得并长期执掌国家政权的政党。深圳大学黄卫平教授在对各国长期执政政党加以归类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长期执政政党”的三个必要条件:“其一,在执政时间上,连续执政达20年及以上;第二,在所掌控权力的地域范围上,执掌国家中央政权而不仅仅是地方割据政权;第三,在所掌控权力的性质上,执掌国家的行政权力[5]。”长期执政就是在主权国家中某个政党连续执掌国家中央政权时间超过20年。按照这种标准,从新中国的成立到现在,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长期执政是一个不容置喙的事情。但是一个政党过去执政不代表现在执政,现在执政不代表永久执政,中国共产党必须要有长期执政的忧患意识,不断在政治体制及自身建设方面进行创新,不断改革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不忘初心坚守人民群众的利益,以科学思想指导全党和人民不断前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长期执政。

2.2.2 组织网络、政党组织网络

组织:根据研究领域不同,组织有不同的含义。在管理学中,组织指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合理划分组织成员的职责,形成有层级和隶属关系的结构。组织有多种类型,按照组织成员数量划分为小、中、大型组织,按照组织产生的依据划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网络:是指由点和线段构成的多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组织网络:“组织单元之间通过一定关系而形成的网络结构,组织单元可以是个体、团体以及机构等等,组织网络主要有组织单元,各个组织单元间的相互联系的关系、关系所形成的结构,整个有机体中组织之间的密度[6]。”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