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社会学类 > 社会工作 > 正文

农村留守儿童产生越轨行为的心理形成机制的研究毕业论文

 2020-04-13 11:04  

摘 要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在城市飞速扩张的过程中,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迁移。由于经济实力以及户籍制度的限制,留守儿童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大群体。近年来,接连发生了许多农村留守儿童违反社会规范甚至于犯罪的事件,留守儿童越轨行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是,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大众关注留守儿童的着眼点较多的放在了经济、教育方面,对于留守儿童自身的心理发展并没有投入更多关注。

本文将着眼于留守儿童心理,深入探究留守儿童形成越轨心理的深层次原因。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结合一般压力理论,深入分析留守儿童越轨个案,从外部环境出发,找准压力源,探究不良的外部环境对于留守儿童心理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对于越轨心理形成的内在作用,进而总结出越轨心理的形成机制。在理解农村留守儿童越轨心理的形成过程之后,提出矫正留守儿童越轨心理的一般建议,更好地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越轨行为;心理机制

Abstract

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China,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continues to accelerate.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urban expansion, rural young and middle-aged labor force has continued to migrate to cities. Due to the constraints of economic strength and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left-behind children have become a large group that cannot be ignored. In recent years, many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have successively violated social norms and even committed crimes. The behaviors of children left behind by children left behind have aroused great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However, as far as the current situation is concerned, the focus of the public on left-behind children is more focused on the economy and education, and there has been less attention paid to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left-behind children.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psychology of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in-depth exploration of the deep-seated reasons why left-behind children form deviant psych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psychology, combined with the general pressure theory, starting from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identify the source of stress, explore the impact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n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deviant psychology, and then combine this form of psychological formation, proposes to correct the deviant behavior of left-behind children General advice.

Key Words: left behind children;Deviant behavior;Psychological process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这样的背景下,农村青壮年群体为了更好的生活必须从农村离开进入到城市打工,同时,由于中国长期的城乡户籍制度的影响以及社会对农村群体相对来说并不算友好的待遇,使得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劳动力没有办法也没有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进入城市中生活。农村留守儿童也因此慢慢发展成为了一个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留守儿童数量也相对较多。留守儿童的年龄相对来说是偏小的,并且他们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在此期间对外部环境充满了兴趣,心智的发展空间极大,心理可塑性极强,是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然而,父母因为生计等因素的影响,长期在外务工,与子女相处的时间极少,使得儿童心理上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亲子关系的疏离使得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认知因而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偏差,从而做出一些与社会规范相违背的行为,也就是越轨行为。

在现如今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所发生的越轨现象日益增多,所面临的形式还是十分严峻的。在这种局面下,留守儿童群体所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但是,社会各界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大多着眼于经济以及教育等宏观层面,对于留守儿童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关注度较低。因此,深入探究农村留守儿童产生越轨行为的心理形成过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1.2研究意义

在农村留守儿童越轨行为日益增多的背景之下,深入研究其产生越轨行为的心理因素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某一种心理的形成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在理清这一复杂的过程之后,我们才可以从心理形成的角度找到一个合理的范式来解读农村留守儿童产生越轨行为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建议,其意义在于尽可能地减少农村留守儿童产生越轨行为的现象,给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一定意义上的借鉴。

从理论上上来说,本次研究希望可以抽象出农村留守儿童产生越轨行为背后的心理形成机制,不仅仅可以更好地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心理,促使其产生越轨行为的因素,还可以抽象出整个越轨心理形成的逻辑。从实践角度来说,本次研究可以找到农村留守儿童越轨行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而为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提供借鉴,使得社会各界可以更好地参与到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去,从而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1.3研究方法

本文拟采用文献评述法,定性分析法,个案研究法,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产生越轨行为背后的心理特征以及促使其形成这种心理特征的影响因素,从这些心理特征以及其影响因素回溯其整个心理形成过程,最后在这一个过程中找到产生越轨行为的心理共性,提炼出较为完整的产生越轨行为的心理形成机制。

文献综述法:查阅大量国内外关于儿童越轨行为的文献资料,着眼于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做到以下几点:

  1. 充分了解留守儿童的界定方法,找准研究主体,确保研究是围绕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轨迹进行的。
  2. 对于越轨行为的界定要准确,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将留守儿童产生的越轨行为与其心理发展历程结合起来,从而探究留守儿童形成这种心理的影响因素。
  3. 在一定的理论体系的支撑下,从留守儿童越轨行为的心理形成过程中,找出其心理形成的基本逻辑结构。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的主体,也就是研究对象,进行“质”的分析。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的信息材料进行思维上的加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由表及里,由外而内,由浅入深地认识事物,透过表面现象看到事物发展的本质,从而找到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定性分析法主要涉及到归纳总结,演绎推理,抽象概括等思维方式。

个案研究法:找到研究对象中极具代表性的个案进行深度分析,弄清其特点以及形成过程。在本文中,我们将以某一个较为典型的产生过越轨行为的农村留守儿童为案例,深入分析其产生越轨行为的心路历程,进而找出蕴含其中的一般规律,为更好地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支持。

个案研究法涉及三种类型,本次研究我们主要运用个人调查以及问题调查的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近年来,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不断扩大,社会各界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农村留守儿童中越来越多的违法犯罪行为或者违背一般的社会秩序的行为也引起了大家的重视,针对于留守儿童越轨行为的研究刻不容缓。

葛爱荣等认为留守儿童处于身体成长、性格发展、心理完善成及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期,如果在此时期对自身的认知错误,从而产生一些的心理问题,这势必影响其身心等方面的发展[[1]]。张君临则认为留守儿童在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与父母长期不在一起,亲情上的缺失,容易产生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心理问题。在留守儿童中,相当一部分存在负面的心理问题,因此,辍学后过早的社会化现象严重,一些人甚至会因为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染上恶习,进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胡艳也认为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相当漫长的社会话题,在很长的时间段内都会存在,它涉及到这一个时代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整个农村社会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影响我国未来的发展前景。留守儿童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的前提下,留守儿童越轨行为的产生成为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因此关于留守儿童越轨行为的深入研究是非常值得投入更多精力的[[3]]。

宋俊认为心理问题是留守儿童非常容易形成的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的表现十分突出,由于很长时间得不到父亲和母亲的关心与照顾,留守儿童会感到内心的孤独,遇到问题也不知道和谁倾诉,久而久之会形成自我封闭的心理状态,最后导致心理上的失衡,产生错误的心理因素[[4]]。李海洋认为,留守儿童越轨行为的产生是留守儿童自己本身,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外部环境包括了家庭、学校以及其他社会环境,简单来说就是自身的心理因素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从而形成越轨心理[[5]]。

总体来说,学者们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度较高,但是对于越轨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探究较少,研究的深度不足。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已有的研究,都主要集中于外部环境对于儿童心理的影响方面,是由外及内的,并没有很好地着眼于留守儿童本身。笔者认为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必须要探索其真实的内心世界,找到其产生越轨行为的心理依据,从细微处入手,认识越轨心理形成的本质,进而找出解决方法,为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建议。

第三章 相关概念阐述

3.1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是指父母因为某些原因而不能够与其共同生活的儿童这种情况绝大部分发生在中国农村。本文所涉及到的关于主体只针对于户籍为农村户籍的儿童。在这样的前提下,本文提及的留守儿童特指那些不能随父母一起外出生活而留在家乡由隔代亲属照顾或自己照顾自己的十八岁以下的未成年人[[6]]。其包含的主体是父母亲因为某些缘故离开家乡的未成年人,这些儿童因为许多种限制而不能够跟随父母去到城市里一起生活,因而,只能留在家乡,与父母分隔,由其他人监护,或者自我照顾。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