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机械机电类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 正文

年产15万吨氯乙烯筛板精馏塔的设计文献综述

 2020-05-28 06:05  

文献综述

1.前言

氯乙烯又名乙烯基氯(Vinyl chloride)是一种应用于高分子化工的重要的单体,可由乙烯或乙炔制得。为无色、易液化气体,沸点-13.9℃,临界温度142℃,临界压力5.22MPa。氯乙烯是聚氯乙烯的中间体,也是生产聚氯乙烯的原料。

精馏塔是最早应用于工业生产的设备之一,五十年代之后,通过大量的工业实践逐步改进了设计方法和结构。近年来与浮阀塔一起成为化工生产中主要的传质设备。精馏塔普遍用作H2S-H2O双温交换过程的冷、热塔,应用于蒸馏、吸收和除尘等。筛板精馏塔属于板式塔,精馏塔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板上液面落差小,气体压降小,生产能力大,气体分散均匀,传质效率高的优点,是化工生产中常见的单元操作设备之一。本设计用筛板塔设计氯乙烯车间精馏工段工艺,结以了解并指导生产。

2.氯乙烯发展情况

氯乙烯是制备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的单体,也常称为氯乙烯单体在世界上是与乙烯和氢氧化钠等并列的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氯乙烯的合成始于1835年,由法化学家Regnault用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将二氯乙烷脱氯化氢制得,并于1838年观察到了它的聚合体,这次的发现被认为是PVC的开端。1902年,Biltz将1,2-二氯乙烷进行热分解也制得氯乙烯,但当时由于聚合物的科学和生产技术尚不成熟,他的发现没有导致工业生产的结束。Klatte于1912年通过乙炔与氯化氢的催化加成反应制得了氯乙烯,成为工业上氯乙烯合成的最初工艺,但在沿用将近30多年后,由于乙炔生产的高能耗而逐渐趋于淘汰。

从1940年起,氯乙烯的生产原料的乙炔开始被乙烯部分取代,首先将乙烯直接氯化成1,2-二氯乙烷(EDC),再加以热裂解制得氯乙烯,裂解产生的氯化氢仍被用在乙炔-氯化氢法中。

混合气体法制备氯乙烯采用石脑油作原料,将石脑油用燃烧气体裂解后,制成含乙炔和乙烯的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先后与氯化氢和氯气反应,制成易分离的氯乙烯和1,2-二氯乙烷经热裂解制成氯乙烯,日本吴羽化学公司将其工业化生产。将该法中的原料从石脑油换成石油,则成为原油裂解法,可得到高浓度的乙炔、乙烯的混合气体,而且可从副产物的芳香族的焦油、沥青的物质中制造热煤油或碳纤维等物质,具有综合的经济效益。

我国从50年代开始研究和生产聚氯乙烯,1953年由沈阳化工研究院和北京化工究院开始小试,1956年小试成功,并在锦西建立了第一个生产厂家。此后各地相继投产,到1970年已经发展到20家,原料聚乙烯单体全部采用电石乙炔法制得,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已经逐步开始建设乙烯氧化制氯乙烯的生产装置。1976年,我国已经开始形成了一条新的乙烯路线。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SRI咨询公司(SRIC)近日预计,2007~2012年全球氯乙烯单体(VCM)需求年均增长4%。在这一时间段内,中国需求将最为强劲,年均增长率将达6.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