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机械机电类 > 工业工程 > 正文

基于flexsim的工业工程培养方案仿真设计文献综述

 2020-04-13 01:04  

文 献 综 述

一、引 言

工业工程专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一种旨在提高企业总体效率和效益,采用工程技术手段(分析、计算、设计以及优化等),从事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随着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制造业发展迅速,粗放型经营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快节奏、高效率、高质量的市场需求,工业工程这门学科的得到前所未的发展机遇,IE人才需求急剧增长。面对机遇,各高校纷纷设立IE专业,迄今全国已有200多所高校设立了IE专业。但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IE人才,取决于学校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也就是IE人才的培养模式。由于培养目标、办学思路和办学条件不同, 各高校要在激烈竞争的IE人才培养大战中占据一席之地,确保高就业率,就必须结合本校的办学优势,合理确定学科定位,探索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此,根据我校办学条件和办学优势,根据我校已有的专业建设和办学思路对IE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研究,目的为了实现现有模式的完善。

二、工业工程定义及人才需求的认识

工业工程( 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是一门系统优化技术,它是将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相结合,以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应用工程技术、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等知识,对其进行规划、设计、管理、改进和创新等活动,从系统的角度对制造业、服务业等企业或组织中的实际工程与管理问题进行分析、优化与设计,使其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的目的。当前,企业在市场竞争压力下,普遍追求系统的高效率、高效益和高质量。因此,迫切需要大批量的具备系统设计与优化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工业工程的人才培养正是基于这一市场需求在国内得以蓬勃的开展。本文将从区域集群产业的生产实际出发,分析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在区域经济建设中的应用需求,探讨构建面向区域集群产业的工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建设机制。

三、我国IE学科的现状与分析

1、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 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 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1]。它是人才培养目标、制度、过程的一种简要组合, 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途径、教学运行机制和教学组织形式等要素[1]。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遵循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规律[1]。工业工程专业人才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培养模式:(1) 四年制本科;(2) 五年制双学位;(3) 六年制本硕连读形式 。具体到我个人则只是针对四年制本科的研究。在国外,IE专业大都设在工程学院( school of engineering) , 是与机械、电子工程等并列的工程专业之一[2]。

2、课程设置情况

(1) 公共基础课:人文社科、数理化、计算机基础、英语、体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