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经济学类 > 金融学 > 正文

我国中小银行的利率风险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24 09:04  

1.目的及意义

目的及意义:

在商业银行体系中,大型商业银行与众多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银行市场。中小商业银行通过其灵活的市场灵敏度和较高的金融服务效率,支持大量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并且其金融制度的变革与创新,推进了我国金融业的市场化进程。从国际经验看,在实现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 中小型的商业银行竞争将会更为激烈,面临的挑战也更为艰巨。 现在国内银行普遍业务模式较为简单,主要收入还是依赖于存贷差,而利率市场化后,经营业绩差,风险管理能力低好,竞争力不强的商业银行将会被迅速地淘汰掉。因此,对我国中小型商业银行在实现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利率风险的分析与研究,探索其在新时代新环境的发展战略,对我国金融的稳定,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现状分析:

国内情况分析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市场化已成趋势,但在1995年之前我国改革的进展非常迟缓,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九五”时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初步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1996年6月1日,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实现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拆借利率。

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同时放开了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

1998年,将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由10%扩大到20%,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由40%扩大到50%。

1998年3月,改革再贴现利率及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放开了贴现和转贴现利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