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经济学类 > 金融学 > 正文

基于互联网下生态银行的盈利方式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9 09:04  

1.目的及意义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自2015年,我国开始逐步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整顿,因此实现自身规范化、专业化、个性化发展是互联网金融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已进入绿色发展和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实现节能减排、发展绿色金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作为传统金融业的补充,互联网金融模式为生态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提供了新思路。同时绿色金融这一国内外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也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因此,本文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和绿色金融的有机结合,顺应金融业实施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战略,不仅为现存的生态银行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高速稳定的道路,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也对于推动绿色金融理论和互联网金融理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中国来说,商业银行是国内金融资源配置的主体,为了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号召,加大发展绿色金融业务,用金融力量来支持国家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等一系列举措,不仅履行了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要求,也对推动银行自身转型和变革以及提升自身企业价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内生态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积极拓宽绿色金融产品的互联网属性,寻求环境保护与盈利的双赢,十分有利于商业银行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通过详细分析国内第一批试水互联网绿色金融的企业以及银行的盈利模式,探究出其中较为成功的盈利模式以及效果不太显著的盈利模式,并分析其原因,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尝试在已有的盈利模式基础上创新提出盈利能力良好的盈利模式,对其可行性以及优缺点进行客观系统的分析。

1.2国内外研究状况及评价

1.2.1国内研究状况

刘璐,查娜,黄旭东(2017)[1]对传统绿色金融积极采取新兴互联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指出,虽然短期之内,互联网绿色金融及其相关领域的发展对传统银行影响有限,但其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传统银行积极发展互联网绿色金融业务,能够有效推动自身可持续发展。该文的研究对于传统银行发展互联网绿色金融具有重要启示。陆岷峰,杨亮(2017)[2]对于互联网绿色金融发展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作者从金融市场自身发展、互联网技术革新、金融和互联网的结合等三个方面探讨了这种爆发式增长的原因,对于互联网绿色金融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作用。娄飞鹏(2015)[3]运用长尾理论,对于互联网金融绿色金融盛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互联网绿色金融突飞猛进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延长了长尾的尾部包括客户群体以及资金的尾部资源,对发展互联网绿色金融具有一定参考作用。查娜,刘璐,王帅(2017)[4]提出,生态银行盈利模式是企业投入自身资源,充分利用企业与其相关者的经济关系及相关资源而形成的企业创造价值、取得收入并最终实现利润分配的企业组织机制和架构。李勇(2015)[5]提出,生态银行的盈利模式对其自身资源、外部资源、技术能力与品牌价值的综合利用,以此达到提高企业价值目的的经营模式。陈宇(2017)[6]提出盈利模式是一个生态银行的运营模式,包括生态银行的基本章程、组织框架、规章制度、业务布局和企业战略等要素。林宝胜(2017) [7]盈利模式是生态银行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的情况中,合理分配自身资源,优化业务布局,以最少的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运营模式。龚哲(2018) [8]完善了生态银行盈利模式的框架,认为生态银行的盈利模式包括四项要素,即战略规划、战略资源、客户界面和价值网络。刘宏斌(2017) [9]对当代14个最富竞争力的生态银行调查分析,提出各个行业均有不同的利润区域,从生态银行盈利角度,必须开拓利润区域,其中最重要的是发掘盈利要素以及升级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匹配度”。

1.2.2国外研究状况

MartinaK.innenluecke,Tom和Smith,Brent McKnight(2016)[10] 认为用互联网金融信用评级系统对绿色金融项目进行了系统的评级,认为此举能够有效规避互联网金融理念运用到绿色金融领域将可能产生的风险。Tommy Laukkanen (2016)[11] 等人对针对于绿色产品的生态银行的互联网业务服务质量、客户满意度、客户忠诚度等问题进了研究,并对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互联网生态银行发展进行了对比,并对两者的差别进行了分析,认为发达国家生态银行风险要远低于发展中国家,且盈利能力也更为稳定和突出。Daniel Mehrad,Shahriar Mohammadi(2015)[12]认为使用网络银行的生态银行以及没有采用网络银行的生态银行,他们在获利能力上有重大的不同,相比于其他生态银行,互联网生态银行有更快的运行效率以及更高的回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资产少于一个亿的网络生态银行获利能力仍低于没有采用网络银行的传统银行。作者通过对以上网络生态银行现状的分析,指出互联网生态银行会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Chiara Criscuolo,Carlo Menon (2015)[13] 以美国为例,对于互联网生态银行开展过程中的客户关系管理问题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一家生态银行通过互联网的宣传,如果具有良好的客户关系和公众形象,能够极大刺激其绿色金融业务的开拓。同时因为互联网传播范围的广泛性,环保业务能够给生态银行带来良好的社会形象和提升银行的声誉。这一良性循环促进的生态银行的发展。Linda Bergset(2017)[14] 调查得出欧洲众多银行已经把环境风险评估和可持续发展融入到日常经营和管理之中。J.D. González Ruiz,C.A. Arboleda,S. Botero (2016) [15]研究表明虽然进行放贷时,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所给出的风险评估标准严格执行风险管理评估会带来成本的上升,但是长远来看,会带来更高的声誉,进而带来更高的长期回报。

1.2.3评价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