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经济学类 > 金融学 > 正文

普惠金融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4 04:04  

1.目的及意义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2011年,小微企业的概念由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概括提出,它包含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在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占全部企业数量的90%以上,其中小微企业占据重要部分,仅以工业为例,截至2015年末,小型企业占全部企业的33.0%,微型企业占64.2%,已经超过企业的97%以上。据最新报告统计显示,小微企业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GDP的比例约为60%,纳税占国家税收总额的比例约为50%,可以说小微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截止至2017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仅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比例的37.8%,小微企业的经济贡献程度与其所受到的贷款、政策支持力度出现较大偏离,长此以往,难免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小微企业的发展有待进一步重视与支持。

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所受金融服务效率低等问题,政府不断出台普惠金融相关政策,以达到“惠”“普”,切实解决小微企业发展困境。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也提及,鼓励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国有大型银行要率先做到。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支持金融机构扩展普惠金融业务,并要求下大力气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在近几年的努力下,普惠金融的效果初见成效,在普惠金融的助力下,各地区小微企业的发展呈现上升趋势,但小微企业发展难题与我国经济的下行压力相叠加,区域经济水平呈现差异化发展,直接导致各地区小微企业发展水平不一致,因此进一步研究普惠金融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就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

1.2.1国内研究现状

小型微型企业是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占据我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为国家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提供科技创新等,是国家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主力军,因此其发展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有关小微企业发展困境方面,张捷、王霄(2002)对中美两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进行对比,并以样本企业的规模指标(职工人数)作为解释变量,企业的贷款比率作为因变量,进行广义线性模型(GLM)回归,发现金融成长周期基本规律适用于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变化,而阻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关键因素仍旧是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规模歧视[1];杨思群(2000)则从银行的视角出发,从资本缺口和借贷资本缺口两个角度解释小企业金融的困难之处,认为小微企业先债务融资后股权融资,其中股权融资对于小企业来说弥补金融缺口存在较大困难,因而并不能对小企业融资产生较大影响[2];万国才(2011)采用了问卷调查、座谈和个别访谈的方式对小企业融资渠道及成本进行探究,并以十堰市为例,经过汇总分析发现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呈现多元化,并以内源融资为基础,银行贷款为首选,但相较而言民间借贷较为活跃,但“准金融”、融资贵等问题仍旧阻碍着小微企业发展,难以满足其资金需求[3];王敏(2016)通过调研发现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并且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服务动力不足,小微企业自身也存在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发展滞后、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小微企业发展缓慢[4];蒋招宾(2019)通过长沙银行服务中小微的实践和探索,分析小微企业自身融资缺陷以及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完善政策制度、创新业务模式、提供正确产品、推进专业专营、有效防控风险等建议[5]

2005年,联合国提出普惠金融这一概念,旨在为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6];对于普惠金融体系及其指标的研究,周兆涵(2010)探究了农村金融季候小额信贷供给绩效,并以小额信贷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效应、其覆盖面和可持续性三个方面进行实证探究[7];、刘震、郭峰(2014)通过对山东省17个地区2009-2013年数据进行调查,以覆盖率指数、使用效率指数和服务成本指数为基础指标构建了普惠金融发展指数[8];李建伟(2017)利用我国30个省城的截面数据,提出从金融服务的渗透性和使用效用性两个维度合成普惠金融发展指数[9]

普惠金融在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方面作用的研究,程书华(2014)提出普惠金融体系在为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拓展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并引导金融机构提供产品创新和有效服务[10];彭锡光、焦瑾璞(2014)研究“担保 小额信贷”模式,发现其作用并非完全有效,现有条件下并不能转嫁风险,更不能促进小额信贷机构核心竞争力提升与可持续发展[11];林宏山(2015)认为通过政府主导的普惠金融模式促进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的发展,从而降低小微企业贷款风险[12];杨冬月、徐艳(2016)定量分析金融普惠指标与小企业发展相关关系,发现金融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情况对小企业的生存和成长都有显著影响,而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则主要影响小企业的成长[13]

1.2.2国外研究现状

对于小微企业发展困境问题以及金融非公平性问题,国外也有诸多学者进行探究。Fox, J. (1995)通过分析微型企业融资计划的表现:外展和财务可持续性,以此指出使用补贴和定向信贷为微型企业融资尚不可行[14];InterMedia(201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