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经济学类 > 金融学 > 正文

基于二元logit模型的中国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2021-03-10 11:03  

1.目的及意义
课题目的: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金融行业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扩大、金融创新产品日益丰富与复杂,国内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形式趋于多样化,这种复杂的风险形式也对国内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风险形式,其中,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重要也是最古老的一类风险。随着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国际监管的压力逐步增强,银行间竞争的日趋激烈,商业银行必须对自身的信用风险进行更加灵活、积极和主动的管理。本文的研究目的有以下三点:
(1)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所面临的信用风险问题,提出二元logit模型并证明其合理性;
(2)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提取近年的数据并用SPSS进行回归。选取适当的财务指标,运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进行检验;
(3)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对中国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对策和管理方法提出建议,为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供借鉴意义。

课题意义:
经过将近30年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信用风险管理起步较晚,数据信息有所缺失。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较晚,在此之前的数据记录不完整或有的已有所缺失。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用来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但各种虚假信息混淆视听,增加了银行所面临的信息的不可靠性。
(2)信用评级体系不健全,缺乏科学的计量模型。
目前我国参考的商业银行评价体系,是以穆迪、标准普尔为主的国外商业银行信用评价体系。而我国的信用评价体系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采用以财务数据为主的静态经验型信用评级方法,这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评价体系相比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同时,这也不利于我国银行业的长足稳定发展,不利于我国金融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我国面临的当务之急就是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权威的全面的风险评价数据库,并针对所面临的不同程度的信用风险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信用风险度量方法是伴随相关研究理论产生的,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的研究轨迹来看,它的发展经历了最初的定性分析方法开始,到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的阶段,最后以定量分析方法为主的过程。Beaver最早利用财务分析方法度量企业信用风险的单变量判定模型。Martin(1977)是最早使用Logit回归模型来研究企业违约状况的学者,实证结果表明Logit回归模型的预测效果要优于Z模型和ZETA模型;Ohlson(1980)Logit回归模型是由Berkson研究出来的,1980年被Ohlson首次用于企业信用风险的度量研究,并提出了防止预测结果出现高估的现象,建议在建立模型时应选用违约发生前两年的数据;Madalla(1986)使用Logit回归分析建立借款人的违约模型时,得出了以0.551为违约与否的临界值进行区分借款人的违约情况;David West(2000)在研究企业的信用风险问题时,建立了多层感知器、分类树法、多元判别分析以及Logit回归分析等10种信用风险判别模型,比较其计算结果,发现Logit回归分析的预测能力是最强的。
我国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研究与国际水平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自20世纪90年代沪、深证券交易所的先后成立,为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带来了便利,尤其在基于Logit回归模型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王春峰等(1998)将Logit回归分析与多元判别分析对信用风险的度量效果作了对比分析,得出在大样本情况下,Logit回归分析的判别效果是最理想的;陈晓amp;陈治鸿以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筛选ST企业和非ST企业各37家,选择样本数据的时间跨度为10年,以14个财务指标为自变量,构建了Logit回归模型预测企业的信用风险,其预测准确率达到了86%;李志辉amp;李萌在建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时,使用贷款不良率来区分企业是否存在风险,对比BP神经网络技术、Logit回归模型和Fisher线性判别分析法,发现Logit回归模型风险度量的准确率最高;顾乾屏等(2008)在多个判别精度较高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两阶段非线性变量的边界Logit回归模型。
{title}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
基本内容:
1.介绍信用风险研究的理论背景;这部分主要讲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以及国内外学者在信用风险量化管理的研究领域做出的重要成绩。首先介绍了信用风险的基本内涵,包括定义、诱因、特点、测量等,信用风险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急需面临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如何测量和规避信用风险迫在眉睫。然后阐述了国内外信用风险理论背景,其中Logit回归模型准确度高,是目前测量信用风险比较常用的方法。
2.具体介绍二元logit模型;这部分先后详细介绍了统计分析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及该方法中主成分个数确定的问题、logit函数模型相关理论。
3.通过工商银行客户资料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本部分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详细的描述了基于logit模型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模型的构建过程。利用SPSS软件对企业的多为财务指标进行t检 验和主成分分析,从而对工商银行的信用风险进行具体分析并得出结论。

4.对研究进行总结性阐述并提出建议。这是本文的最后一个部分,主要针对上述的实证分析证明二元Logit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并针对商业银行如何规避信用风险提出建议。


目标:

通过建立二元Logit回归模型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作出准确的测量,证明模型的可信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商业银行如何处理信用风险提出意见和建议。


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和措施:
利用SPSS软件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运用主成分分分析方法得出能够反映企业信用风险高低的关键的财务指标,并利用这些指标建立二元Logit模型。
3. 参考文献
1.贾帅.基于logistic模型的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J].财经纵览.2016(32)
2.张国政,姚珍,杨亦民.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农户小额信贷风险评估实证研究[J].金融与理财.2016(27)
3.郭鹏飞. 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实证研究——基于Logit模型. 专家论坛.2014(02)
4.蔡明. 基于LOGIT模型的中小型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研究[J].市场纵横.2014(11)
5.张传新, 王光伟.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Logit模型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研究[J]. 金融研究.2012(04)
6.刘美秀,周月梅.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J]. 宏观经济研究. 2012(08)
7.翟清兰. 基于Logit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的实证研究[J]. 经济与管理2010(01)
8.金成晓,纪明辉,邵鲁. 基于Logit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失效问题的实证研究[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02)
9.郑艳会. 基于Logit模型的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度量研究. 东北大学.2014
10.曹胜杰. 基于logit模型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管理[D]. 西南财经大学.2011
11.汪冬华,编著.多元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M].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
12.赵守盈,编著.矩结构分析模型[M].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0
13.吴青,著.信用风险的度量与控制[M].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8
14.Mu-Yen Chen. Using a hybrid evolution approach to forecast financial failures for Taiwan-listed companies[J]. Quantitative Finance . 2014 (6)
15. Comelli F.Comparing the Performance of Logit and Probit Early Warning Systems for Currency Crises in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 IMF Working Papers,No 14/65 . 2014
16. Christine A. Parlour,Andrew Winton. Laying off credit risk: Loan sales versus credit default swap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2013 (1)
17.David Saunders,Costas Xiouros,Stavros A. Zenios. Credit risk optimization using factor models[J]. 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 2007 (1)
18.Kanak Patel,Ricardo Pereira. Expected Default
Probabilities in Structural Models: Empirical Evidence[J]. The 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 . 2007 (1)
19.Kevin J. Stiroh. New Evidence on the Determinants of Bank Risk[J]. 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 . 2006 (3)
20.Gordy Michael B.A comparative anatomy of credit risk models.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 2000
21.Nobuyuki oda,Jun Muranaga.A New Framework for Measuring the Credit risk of A Portfolio: The ’ExVaR’ Model. Monetary and Economic Studies . 199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